国家烟草专卖局主管 中国烟草总公司传媒中心主办
首页加入收藏订阅中心
资讯搜索

中国烟草传媒网投稿邮箱:echinatobaccotg@126.com

当前位置: 业内纵览 > 多元化

​精益管理 持续改进 降本增效

——记常德芙蓉大亚化纤有限公司复合滤棒成本改善组

2025-04-25 来源:通讯员
字体:+ -

“全面加强精益管理,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是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的目标,常德芙蓉大亚化纤有限公司围绕“深化提高——精准发力——提质增效”这条主线,坚持打好精益管理持久战,着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自2013年推行精益管理以来,从理念到实践都在不断完善、创新、发展。

要将这些精益管理的理念、举措落到实处,基层是重点,一线是舞台,员工是主角。

以“全面加强精益管理,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围绕“推广精益方法、培育匠心精神”的工作要求,结合精益管理严、细、实、恒的理念精髓,常德芙蓉大亚化纤有限公司成型车间成立了一支“基于精益生产的复合滤棒成本改善”精益管理课题团队。

于接近200人的车间来说,他们所构建的22人管理队伍实在很“娇小”,不过这一支队伍虽然“迷你”,却担负着新型滤棒成本物耗管控、提升车间精益管理水平的重任。这支团队成员有的是部门管理工作负责人,有的是基层班组领头人,负责车间工艺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环境安全现场管理、班组管理、成本管控、数据统计分析等多方面的工作。在开展该项目的过程中,需要高度的团队协作精神及踏实的工作态度,他们恪尽职守、群策群力,编制精益管理活动方案,策划前期准备工作,分配各个工作任务,落实相关工作职责,以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规定时间进度内完成了自己所负责的版块。

与时俱进 转变观念

以往由成型纸推算复合滤棒消耗的统计核算方式,不能准确反映出该类品牌的物耗管控,以往的设备硬件也不能满足新品牌的生产运作要求……一切与以往不同的地方都在提醒公司现行模式要发生转变了,否则等待着的就是被淘汰。

正是在这样的现实面前,精益管理课题队伍率先发起了转变,为确定该项申报课题,团队开展调研,组织全体成员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全面分析、摸底,仔细分析了公司的发展前景、车间实际生产情况、设备改造情况及工艺质量管控重点等内容,并与公司领导、精益管理专项负责人进行沟通交流。公司生产经营通过产品战略转型,从以常规醋纤滤棒为主体的产品生产模式向复合型滤棒生产模式转变。2018年常规醋纤滤棒计划生产产量大幅度减少,而复合滤棒从2017年年度生产计划5.627亿支增加到2018年年度生产计划28.75亿支,复合滤棒成为公司当之无愧的主打产品。

由于复合滤棒需求量增加,2018年公司改造了14台成型机用以生产复合滤棒提升产能。随着改造后的设备投入使用,表现出了稳定性不够、设备有效作业率偏低、产品质量控制难度大、生产消耗较大等问题,与精益生产管理中低耗节能的目标相差较大距离。

基于以上情况,精益管理课题团队最终确定了要从公司主打产品——复合滤棒着手进行改善的管理课题,通过开展设备技术优化、提升员工操作技能水平、改进消耗控制措施、加强现场工艺质量管控等一系列工作,严格控制机台消耗,降低生产环节物耗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以达到增加企业效益的目的,同时推进车间精益管理。

优化改进 创新管理

在设备管理方面,“技术牛人”设备副主任胡开兵带领自己的维修团队齐发力,通过实地机台考察、详细分析,结合生产情况,开展了设备改造、维护工作。

班长刘保平所在的一帮维修班成员改进优化了K2改复合机组的电路系统、微波系统、上胶系统、下料系统等,提高设备生产速度,保障了复合滤棒生产任务的完成;优化胶囊投加装置的稳定可靠性,改进完善微波剔除系统,确保108爆珠无纸料棒质量、产量、低消耗。

班长刘阳、梁文浩、张勇所在的班组优化了热固化机组蒸汽抽排装置,确保料棒生产的稳定性、安全性,提升了料棒生产质量;加装热固化机组的纱带压紧防滑装置,既解决了热固化纱带不耐用的问题,同时解决了以往经常出现的料棒长度极差大的问题,避免了因料棒长度超标而报废的浪费现象。

在工艺质量管控方面,分管工艺质量副主任张楚良带领工艺管理员、班组长上下联动,加强了过程质量监管与问题原因分析,帮助机台人员抓重点。

增加关键工序点控制检查工作,优化了工艺巡查工作流程,完善新品、调试设备工艺管理流程。

新增新品验收确认及工艺指标变更确认流程,结合实际验收情况,根据不同产品特性,增加了对应自检项目及相关自检要求。

开展“巩固生产 提高质效”质量月活动,从工艺、现场和设备保养三个方面促进操作人员养成良好工作习惯,提升产品质量过程控制能力。

在成本管控、现场管理、技能培训方面,柔中有刚、细心的车间主任杨玲带领全体成员多措并举。

变更计算考核方式,由于以往成型纸反推机台消耗的核算方式不能准确地反映出机台物耗成本,现改为以丝束计算消耗,用料棒来推算复合棒消耗。

在设备上安装计数装置,以丝束耗用来自动计算理论产量。机台人员通过计数装置能够及时了解机台消耗情况,采取控制手段来降低消耗,减少了浪费。

为解决员工的技能问题,从基础管理、设备管理、工艺质量管理、环境/安全现场管理、一专多能等方面,开展车间班组骨干、维修工、挡车工的相关培训,扎实操作岗位员工的工艺质量理论知识,提升车间生产的工艺控制水平。

同时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在生产饱和状态下,调配相关机动人员,分工段培养工艺质量监管、设备维修等后备力量,盘活内部人力资源。

运行推广 降本增效

“精细意识、精细作风、精细理念、精细管理”,面对百家争鸣的时代发展环境,只有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强化成本管理,实现降本增效,才能把企业做大做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实现宏伟蓝图。

通过在复合线开展这一系列的工作,车间2018年复合生产情况对比2017年有了改进:一是产量提升。2018年复合棒产量为22.98亿支,同比2017年10.6亿支,产能提高1.17倍。二是有效作业率提高。2018年复合成型机综合有效作业率为85.95%,同比2017年74.14%,提升了15.93%。三是产品质量提升,隔离品由2%下降到1.52%。四是复合滤棒的生产消耗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同比2017年复合滤棒生产环节物耗成本减少202.9万元,复合棒丝束节约197.6吨,折算成金额为918万元,节约总计1120.9万元。

2019年该项目持续改进、完善,为公司发展添砖助力,截至6月底,丝束外的其他物耗与2018年平均对比,节约57万元,丝束消耗与2018年平均对比,节约108万元,共计165万元。

尽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精益管理无止境,在精益管理这条路上,还要继续努力,为实现公司“11253”战略目标持续发力,助推公司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编辑:张晓燕

∧  返回顶部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出版发行

2024-10-15 来源: 《中国烟草》杂志社有限公司

10月15日,《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总第779期)出版发行。

近期,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分别组织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和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认真传达学习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本期“特稿”栏目报道相关会议精神,推动行业结合实际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紧盯目标任务,确保如期验收。本期“专稿”栏目刊发国家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捷在全国烟草生产经营管理一体化平台验收工作行业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当前,行业正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实。本期“学习”栏目刊发内蒙古、西藏区局(公司)和广东中烟主要负责同志的交流文章,并邀请广州市局(公司)、呼和浩特市局和湖北中烟武汉卷烟厂进行交流。

以责任为“笔”,用服务着“墨”。本期“关注”栏目刊发本刊调研组文章《格局打开 共赴山海》,展示青海烟草探索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有机融合工作,以及大连、福州市局(公司)做好中秋、国庆“双节”卷烟销售的报道。

最美是金秋,收获正当时。眼下,全国烟区随处可见忙碌的秋收景象。烟叶采摘、烘烤、收购如何提效率、优服务?本期“视点”栏目走近湖南、广东、江西烟区,喜看基层一线新气象。

更多精彩看点,敬请关注《中国烟草》杂志及中国烟草资讯网、“中国烟草资讯”微信公众号。

编辑:丘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