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中的梅小明 /黄亚妮 摄
工匠名片:梅小明,1995年参加工作,现任常德芙蓉大亚化纤有限公司卷烟滤材研究所所长,工作20多年来,先后承担了纸/醋复合嘴棒研制、热固化空腔滤棒的研究开发应用、纸丝混合滤棒的开发、烟梗滤棒在YL43复合成型机上的应用、在线压纹装备的研究、沟槽滤棒的升级改造、大胶囊滤棒的开发应用等近10个项目的研发工作,已获得3项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授权,1件软件著作权授权,在烟草科技上发表一篇论文。先后获评常德市“十佳青年岗位技术能手”、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优秀共产党员”、湖南中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匠心员工”、芙蓉大亚“劳动模范”“特殊贡献奖”等。
“‘多学、多问’‘多做、多试’‘多听、多想’是我一直恪守的工作准则”,梅小明如是说。
“择一事,终一生”,“干一行,爱一行”,钻研新型特种滤棒成型技术和解决滤棒成型过程的疑难杂症是梅小明最大的爱好。
刚进公司时,他还是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小伙子,没有一点年轻人的浮躁和娇气,肯吃苦,能吃苦,跟着师傅们在一线摸爬滚打,不管是国产的常规成型机还是进口的复合成型机,他总是会拿着卡尺等工具在那里反复测量,仔细观察;复杂的机器及运行情况慢慢就变成他电脑上的图纸,笔记本上尺寸的计算和分析,交流分析时运行原理的简要归纳。
他执着于钻研新鲜事物,行业内任何一种新型滤棒面市,对他来说都是几天,几个月的精神口粮,一直到他脑海里形成这种滤棒的成型原理、技术方案和可行性分析,才会不再纠结和执着。
他享受问题解决的过程,热衷于灵感和碰撞出的火花带给他的愉悦,只要交流到技术问题,他就像“十万个为什么”,一个接一个的问题。
这就是梅小明。
大胆创新 勇挑重担
2010年,为降低湖南中烟所属卷烟品牌用滤棒生产成本,保障滤棒供应免受国际环境影响,公司与湖南中烟技术中心合作开发热固空腔异形滤棒研究开发应用项目。这是梅小明任职卷烟滤材研究所副所长后负责的最重要的一个项目。
当时该类成型技术在国内处于空白状态,没有可供借鉴技术资料。只能剥茧抽丝般分析,试验,从产品特征中找关键,从基础原理中找突破,从无包纸成型到快速固化,到加热,到热蒸汽,最后归结于烟枪设计。大胆设想,小心求证,一次次的失败,并没有打垮梅所的信念,反而愈发坚定。
一个加热环节就先后试验了电加热、微波加热、热空气加热、蒸汽加热等模式;为保证加热的均匀性和布带了耐用性,试验了十数种布带;为了消除滤棒表面布带纹设计试验了几十种表面处理装置等,每一个环节后是反反复复。当第一支热固化滤棒成型,翻过了一座大山,又遇到量产稳定性“这条大河”,随着不断的深入研究烟枪设计成为解决量产稳定性的关键和突破口,烟枪各个功能段段长的设计、气孔数目和大小、通道的尺寸等,无一不历经多次设计和试验,无数次失败的积累,终于走向成功。
2012年,芙蓉大亚率先在热固化成型技术上取得突破,开发出无包纸滤棒并实现规模生产,填补了国内空白;2013年,基于热固化成型技术开发出卷烟用热固化空腔异形复合棒,2014年实现规模生产,并逐步取代进口滤棒,成为第一供应商。
刻苦钻研 厚积薄发
2015年1月,湖南中烟、贵州中烟相继来函,要求提供“11+23”“13+21”和“7+23”规格的复合滤棒样品。湖南中烟来要求于2月10日前提供“11+23”规格的136mm空管复合滤棒样品。这意味着技术咨询、确定技术方案及评审、零部件加工采购、设备安装调试到滤棒试制、送样须在25天内完成。
通过咨询YL43复合成型机的生产企业许昌烟机,得到“11+23”规格的组合长度超过了设备所能运行的组合长度,目前没有相关研发组合长度的规格和经验,能否实现需要验证和测试”的回复,而且拒绝对自行设计改造提供技术支持。
面对如此困境,所里的同事都认为没希望完成,但梅小明没有放弃,在他的认知里,这项工作是可以完成的,他只是担心时间上是否来得及。
随后,梅小明静下心来深入研读YL43复合成型机设备说明书,不断在现场进行测绘和观察,并开始写写画画,着手设计新规格的零部件和拟定改造方案。加速负压皮带,磨薄拨烟盘,将原有的螺旋推进改做压缩空气推进,修改变速箱中交错轴斜齿轮传动比,拨烟盘六齿改五齿的临时方案逐渐显出雏形。
2月8日,基于临时方案的改造工作基本完成,2月10日下午,完成了湖南中烟“11+23”规格的136mm空复合滤棒样品的交付。
打铁趁热,梅小明在完成“11+23”规格后申报了复合机规格模块化切换课题,先后克服了螺旋整理滚筒设计和交错轴斜齿轮设计等难题,完成“13+21”“7+23”“7+27”等特殊规格的设计。通过不断总结和优化完善,规格改造零部件全部实现模块化,切换简单灵活,互换性优。
关注细节 持续优化
2018年,公司产品全面转型,特种滤棒产量比重上升至80%以上,产量降低了50%以上,为降本增效,促进企业发展,梅小明以降低滤棒生产消耗为主要目的组建课题组,着手优化完善热固化滤棒生产工艺,对主要产生消耗的工序和质量问题进行针对性改进。
为解决热固化料棒长短极差问题造成的复合滤棒料段长度波动和相位不稳定,导致大量剔除形成浪费。梅小明设计了布带包裹装置,在布带轮下半圆外侧增加环型防滑带,通过张紧轮压力作用于环型防滑带,将尼龙布带压紧于布带轮上,增加布带轮与尼龙纱带间的摩擦力,减少纱带打滑,缩小滤棒长短极差。实施改造后,热固化料棒盒抽长度极差平均情况由原来1.2mm降低至0.9mm,长度质量合格率提高1%,过程能力指数提高约0.2。
为解决热固化空腔料棒因分丝不均匀,导致滤棒空腔轮廓偏心造成大量剔除,梅小明对成型模具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延长热固化成型模具过渡部分、减小过度部分锥度的优化设计,解决84mm方形管柱料棒生产过程易结垢、跑条、内孔毛茬僵块、空腔变形的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水平和生产效率。完成优化改进后,方形中空料棒端面检测剔除率降低5%以上。薄壁中空料棒甘油酯施加量降低10%。
梅小明随后对微波检测系统,热固化成型烟枪等进行优化。2018年基于对细节的关注和优化,累计节约丝束、甘油酯等生产成本达400万元。
自2010年公司成为湖南中烟技术中心试验基地来,公司逐步实施产品战略转型,在梅小明的主持下,开发了二元复合类滤棒、沟槽类滤棒、异形空腔类滤棒、爆珠类滤棒等九大类50余种特种滤棒,20余种特种滤棒实现规模生产并应用于相应卷烟品牌,实现了3种进口滤棒的国产化。建设试验及规模化生产平台22个,开展了37项有关滤棒成型技术、设备改造、质量检测等方面课题研究,承担湖南中烟技术中心卷烟及卷烟用滤材研究课题共计11项,为湖南中烟卷烟品牌发展和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编辑:张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