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偏逢连夜雨,余占水在今年夏季尾声时,遭遇了两件心酸事。”
“什么情况,我们黎明乡哪个烟农家出了状况?”
“大家没看《丽江头条》啊?”
“妻子失联至今未归,烤烟被冰雹损毁……丽江余先生的这个夏天透心凉”
“大家不要急,我已经与堆美村委会取得联系核实过情况了,请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尽快来烟站集中商讨帮扶具体事宜。”
“收到”
…………
这正是8月6日下午7时许“金庄烟站微信工作群”中热议的话题。就这样云南丽江玉龙县金庄烟站、金黎烤烟专业合作社联合为困难烟农撑起一把坚固的保护伞的行动就此展开了。
雨天情暖,带着爱心去敲门
8月7日上午,金庄烟站干部职工、金黎烤烟专业合作社成员早早来到集合地点,带上一早准备好的米、面、油、书本、书包、被子毛毯等生活用品开始了慰问困难烟农余占水的走访工作。

金庄烟站及金黎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人员为余占水家送去慰问物资
家住堆美村本时咀村的余占水,家里老人已经70多岁了,身体又不好,三个小孩两个在上学,生活过得磕磕巴巴。这样突如其来的两个意外,让这个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来到余占水家时,余占水正蹲坐在院坎上,烟站职工和合作社成员立马放下手中的物资,纷纷上前打招呼。“小余,这是金庄烟站和黎明乡烤烟合作社的同志,他们得知你家的情况,特意来走访慰问你的。”村委会书记和绍光说。
目光停滞了一下的余占水连忙起身道:“谢谢、谢谢大家的关心!”他眼中含着泪水说:“不瞒大家说,最近过得好糟心,不堪的生活和无情的老天让我过得一塌糊涂,好累好累,感觉自己一无是处!真是生活难、难生活啊!”
合作社社长和权立马迎上去安慰他说:“遇到困难时不要放弃,要记住,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再说还有我们嘛!”
“老根,凡事总要有信心,你是家里的主心骨,要是你都没有信心过得去,那孩子老人怎么办?凡事要从好处想啊,再说有党和政府,还有我们烟草企业和合作社做你们烟农朋友的后盾嘛。不要多想了,烤烟受灾的事情由我们烟站和保险公司按程序来处理就是,你放心吧!”烟站站长李俊龙说。
感受着烟站职工和合作社成员的真诚和热情,余占水饱受困惑的脸上泛起了笑容,话匣子也随即打开:“种烟已经八九年了,我也是铁杆烟农了,平时种点烤烟维持一家正常生活,也算能自食其力吧。今年还参加了烟站和合作社的好多次培训,按照技术要求去种,烟比去年好多了,但是没想到就这一夜间全军覆没了,还没有烤就被老天收走了,哎!”他说着便拿出手机,翻出记录的烤烟照片。
在与烟站职工和合作成员们短暂的交谈中,余占水脸上不时流露出了笑容和感激。他的三个小孩翻着新图书、背着新书包,也不时传出了咯咯咯的笑声。
持之以恒,爱心之路未停歇
黎明乡金黎烤烟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入社农户1635户,其骨干成员16名。近年来,他们持之以恒,在爱心路上从未停步。
黎明乡金庄村委会金形村是整个村委会交通、基础设施及生活条件最为艰苦的区域,2015年在一次勘察烤烟冰雹受灾的过程中,由于道路多出塌方造成堵塞,烟站职工和合作社成员便绕小道步行而上,当行至半山途径一位87岁的孤寡五保户老人门前时,发现老人的屋顶全是原始的木顶,由于年久失修已经破烂不堪,遇到雨季老人经常生活在阴暗潮湿的房屋了,生活条件极差。合作社得知此事后,不仅积极协调村委会为老人申请了生活物资,还集体出资3000多元购买石棉瓦,义务把这位老人的两间房屋屋顶全部更换,并安装了电灯,极大地改善了老人的生活条件。
同时,每年“六一”期间,金黎烤烟专业合作社都坚持出资为黎明乡区域内部分贫困学生送去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和爱心图书,坚持每年为乡镇的老年协会捐赠2000元爱心款对农村老人开销做保障,并每年在烤烟移栽农忙时节与烟草公司开展“企社共建主题党日活动”为困难烟农开展送技术、送服务等爱心服务。
2014年以来,金黎烤烟专业合作社共计捐赠6万余元爱心款及爱心用品,参加爱心公益活动20余次。
初心不变,爱心答卷人立潮头
时光荏苒、爱心不变,年复一年、持续秉承。多年来,站社立足实际,持之以恒走爱心服务之路,服务范围聚焦合作社业务服务辖区,主要围绕困难烟农的慰问走访及提供生产技术服务,兼顾孤寡老人、特殊家庭关爱等。
合作社成员邓少权说:“每次和这些志同道合的战友去做帮助别人的事,就由衷地高兴。虽然我们的力量小,但是政府、企业、合作社凝聚在一起的力量是很大的,对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都有很大的触动,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做好献爱心活动,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合作社成员陈永合说:“加入献爱心这个社会团队以后,感觉周围一切充满了阳光,传播这一次爱的同时,也是下一个爱的开始。”这也正如走出余占水家时,村委会书记和绍光的感叹:困难有人惦念,就能暖意融融;患难时有人帮扶,便会深深记住。锦上添花人人都会,难的是雪中送炭啊!
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爱心,来自企业和合作社不同的团体,来自你我他,在共同志向引领下,汇聚在一起。那为民服务的志愿就像冬日的暖阳,给困难烟农、五保户及困难群众带来温暖和快乐。在走访困难户的每一刻,困难户的各样处境不禁让他们在酸楚中思考,使他们多一份使命和责任,不断激励着玉烟人和合作社在献爱心的道路上,步履踏实而执着。
编辑:张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