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7日,曹杭炜被福建省烟草专卖局(公司)选派到龙岩市连城县塘前乡水源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2020年7月1日,笔者来到获得“福建省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福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的水源村,见到了获得“连城县疫情防控先进个人”“龙岩市十佳驻村第一书记”等荣誉的曹杭炜。
村民们都说,“曹书记”给水源村带来了许多个“第一”——
党建引领,亲民
“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村民富不富,关键在干部”。在曹杭炜看来,党的建设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但驻村后的第一次党员大会,却让曹杭炜有些不知所措,党员只来了一小半,有的下地干活了,有的上街去了,缺席的理由很多。“一来说明党员的意识比较单薄,二来说明党组织的凝聚力不够。”曹杭炜迅速得出结论。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于是,曹杭炜对水源村支部做了一个“摸底”:现有正式党员35人,其中女党员6人,占17.1%;60岁以上党员9人,占25.7%;外出务工党员14人,占40%;在家党员21人,占60%;小学6人,初中13人,高中10人,大专4人,本科1人,硕士1人。
这时,曹杭炜发现水源村支部其实是一支组成结构多样、“有潜力”的支部, 关键是怎么把支部的活力调动起来?
此时,适值曹杭炜驻村初期,他与贫困户同吃同住,为了更精准地开展扶贫工作。他立刻明白需要在此中到答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一方面,他在前期走村入户、调研考察的基础上,与贫困户与党员干部交谈交心,确定党建工作的落脚点;另一方面,他发动大家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为党支部培育新鲜的血液。
由此,水源村支部的凝聚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每次开会、做事情,都是党员冲在前面。
“现在老百姓愿意来村委,把自己思想上、情感上的一些问题,与村两委沟通,说明感情拉近了很多,也为我们以后解决问题开辟了空间。”水源村村支书叶辉华说自己第一回发现,小小的党支部也有大大的能量。
村民们还记得,曹书记刚来的时候,村里的狗因为认生,叫着追了他两条街。“现在,他天天来,听我们说话,还帮我们解决问题,成了我们的‘知心书记’。狗再也不撵着他叫了。”村民们说道。
乡村振兴,利民
因地制宜,协调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答题。
对于水源村而言,乡村振兴的出路是不是就隐藏在这山山水水里?
这,需要论证。就像求学时代沉浸在数学专业的各种论证与解答之中一样,曹杭炜在研究了许多乡村规划的书籍和文件的基础上,通过座谈交流、走访入户等形式征求村民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去论证。
一方面,他邀请省住建厅下属的村镇发展中心,到水源村实地勘察和测量;另一方面,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战略要求,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对水源村未来3-5年建设进行规划。
“在县、乡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带领水源村两委积极推进民生建设,水源村的每一处工地上都有党员身影。”曹杭炜介绍道。
根据村庄发展规划,水源村以“党员带动群众”模式,两年共平整旱厕、猪寮、谷仓等废弃房屋共计4000多平方米的土地,并因地制宜改造成菜园、花园、果园、绿地、鱼塘等。
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水源村掀起翻天覆地的变化:门前流水潺潺,屋后绿树成荫,乡村美丽整洁,村民怡然自得。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在培育文化上不遗余力。
水源村有不少留守儿童,考虑到这一情况,自2018年起,他们利用知青点开办了“四点半课堂”,退休教师马春保义务负责起课堂的教学和后勤工作。作为“四点半课堂”的发起人,曹杭炜坦言,让孩子开学、让家长放心就是开课的初衷。
“这个学堂办得很好,为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学生家长马水招有感而发。
明媚夏日,走进水源村,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路通、人和、村美的乡村画卷。不远处的村内河旁,建筑工人正在抓紧施工。
“不久的将来,一个沙滩休闲度假区即将在这里迎接四方游客的到来。”曹杭炜介绍说,这是乡村振兴的重点项目,未来预计每年将创收10万元左右。
产业发展,富民
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人物,第一书记承接着党的方针政策宣讲,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使命。
作为水源村第一书记,曹杭炜自知时间紧,任务重,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学习。
曹杭炜枕边的这本《摆脱贫困》,因为无数次翻阅而微微卷起了。他深深地明白,脱贫攻坚之路必然会有艰难险阻,但只要时刻谨记,这是为了人民,必然会有无穷的动力。
在水源村,该选择什么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火力点”?为此,他跑了很多地方,请教了很多专家,最终决定在水稻上“做文章”。
他们充分利用水源村地处富硒带的地缘优势,借助烟草行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力量,引入烟后稻品种,积极发展生态富硒订单农业。
为什么要发展订单农业?曹杭炜有自己的想法,“单打独斗不成气候,产业一旦上了规模,没有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群众还是见不到实惠”。
本着让群众获得实实在在效益的目标,水源村党支部同连城县局党委进行共建,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将富硒水稻种植打造成党建产业示范基地。两方共同负责组织、协调、监督、谋划和指导产业发展。
2018年,30亩富硒稻喜获丰收,水源村党支部、连城烟草第五支部和种植农户一起参与稻谷收割,举办了第一届热火朝天的丰收节。
到了2019年,富硒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100亩,同时举办了第二届丰收节,参与水稻收割的共建支部扩展到邮政公司、邮储银行、移动公司以及粮食局党支部等6家党建共建单位。
在做好产业发展的同时,曹杭炜和水源村两委主要从信贷帮扶、奖补帮扶、生产帮扶、生产激励性项目、电商服务等方面入手,对贫困户进行精准帮扶。
村民罗水通因病落下后遗症不能干重活,家中没有什么收入。曹杭炜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得知他有养殖经验,为其提供“免费鸭苗+免费防疫+技术保障+成鸭包收+电商销售”的一站式精准扶贫服务。
“曹书记真的有远见,有智谋。要不是他全力打造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哪有我的白鸭变成白花花的银子?”贫困户罗水通感慨道。
原来,曹杭炜通过县商务局和供销社的帮助,对接电商企业,同时与县邮政公司合作。正是通过这一条完整的电商服务链,白鸭成了更多村民脱贫致富的门路。
“有了曹书记,我现在白鸭这块的收入一年有四五万元,脱贫致富有奔头咯。”罗水通对未来充满希望。
就在7月11日,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一书记带好货”公益活动上,曹杭炜人生第一次现场带货——连城白鸭。而这些白鸭,是精准扶贫的成果,也是村民脱贫致富的希望。
编辑:张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