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年,笔者再次走进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北团镇山龙村,但见乌嶂山上翠竹绿林连绵起伏,山腰房屋错落有致,镶嵌在层层梯田之间,山下穿村而过的小溪碧水汤汤。
如今的山龙村,村强、民富、景美、人和,成为福建省烟草专卖局(公司)驻村第一书记王新旺“志智双扶拔穷根”扶贫理念的生动实践典型。
9月16日,连城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吴志坤在完成对山龙村的纪检监察巡察工作后,看到山美水美、村容整洁、村民生活安定幸福的别样蜕变后,不禁竖起大拇指说道:“山龙村真漂亮!王书记,你为山龙村脱贫攻坚工作打下很好基础。”
党建引领 激发内生动力
“王书记,我们山龙村有143户、539口人,是个空壳村,留在村子里的多为老人和孩子,仅在厦门务工的青壮年就有120人”。
“我们村的基础很弱,自来水经常变成黄泥水,还不时断流。村财只有油茶园1万多元的收入。村里有9户贫困户,贫困人口30人。”
……
2017年7月15日,刚到山龙村报到的第一天,年近七旬的山龙村扶贫协理员沈九生村的介绍给初来乍到的王新旺来了个“下马威”。
山龙村位于高耸入云的乌嶂山山腰,枫路排路是一条沙土路,像扁担的两头挑起了龙公桥自然村和上洋自然村。走在上面,不时有鬼针草的种子粘到裤管和鞋面上。为了全面掌握山龙村的基本情况,到任仅一个月,王新旺就在这条路上来回穿行了百余趟。
“村里的自来水问题需要尽快解决”“有七条村道需要修建”“邹启明、罗始峰、沈在遂等几户门前路口处要多添一盏路灯”“贫困户黄水生要养白鸭需要扶持”“贫困户多数是缺资金、技术”“村里的芙蓉李这几年效益不错”……
一个月后,在全面摸清村里的基本情况后,王新旺组织召开了山龙村第一次由村两委、各组组长、村民代表参加的座谈会。
在充分征求村两委、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后,王新旺组织编撰完成了《山龙村扶贫开发三年规划》,把有限的资金优先解决当前村民亟待完善“衣、食、住、行”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以投入到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谋划农村产业发展,最终把山龙村建设成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王新旺(右)走访入户和村民亲切交谈
在王新旺看来,推动规划落地实施,抓好组织建设是关键。当时,村两委成员中,有的长期在外地,几乎不参加村两委会议,村民对此意见较大,甚至用“懒散”来形容。
2018年10月份,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半年时间的酝酿,山龙村完成换届选举,增添3名年轻党员加入村两委班子中,并顺利地完成村书记、主任“一肩挑”选举任务。
为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王新旺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开展“走出去,开眼界”和“看一看、学一学”活动,组织村两委党员干部到新罗区培斜村观摩乡村旅游与民办竹业发展、到上杭古田苏家坡村观摩红色革命老区村建设及特色养殖、到长汀县通湖镇犁田观摩瓜果蔬菜农场、连城县林坊镇李丰村美丽乡村建设。
与连城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第八支部开展共建的活动中,通过理论共学、组织共建、人才共育、困难共帮、资源共享“五共”措施,极大提高了支部在脱贫攻坚、科技兴农、乡村振兴、助农增收等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支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不仅如此,王新旺还从制度建设入手,理顺村级事务管理。新两委班子成立后,明确了村两委干部在村级事务管理各项“权力清单”,公布了“四议两公开”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流程、建立了“工程建设管理”“财务管理”等五类七项工作制度,得到镇党委肯定。
“以往,在财务公开上,村里经常是‘贴贴单、拍拍照’后即撕下公示单存档,现在这个陋习已经没有了。”王新旺说道。
为让群众有效监督村级事务管理,王新旺还扩大了“山龙乡亲”微信群,对重大事项和决策采用信息发布、信息反馈收集等方式公开村级事务管理工作,广泛听取村民、乡贤的意见和建议。
现在“山龙乡亲”微信群入群村民达到了152人,户均1人以上,此举不仅提高了村两委班子的规范意识,也让山龙村村民清楚的知晓村里的每一项重大事项,消除了隔阂和猜疑,受到两委班子和村民的广泛好评。
脱贫攻坚 谋划产业发展
山龙村731亩耕地中,其中180余亩山垄田已抛荒多年;林地资源中,除生态公益林和租赁种植油茶林地外,其它林地都已承包。村里的村部——一座幢占地90平方米的两层小楼,从2010年入住到2017年底仍然没有完成项目验收。
“必须首先要以改善民生为主,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在组织召开的第一次村两委会议上,王新旺话语中透着坚定。
道路和饮用水问题是群众反应最强烈、最期待解决问题。当时,村民进出村和生产生活还在走沙土路;饮水工程管道小,蓄水池年久失修、淤泥沉积、稍旱即断水、遇雨则流“黄泥汤”。
于是,“把路修到家门口,把水引进各户家”成为驻村第一年王新旺的工作目标。

村道建设前后
经过多方争取项目和资金,到2019年底,山龙村累计投入118.5万元建设资金,硬化道路建设7条、2.5千米,村主干道弯道改直1处,村民出行得极大改善;投入15.1万元对饮水工程进行改造,把“黄泥汤”变成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同时,山龙村还投入11.3万元对村文化活动中心进行维修,打造党建宣传阵地,丰富了广大村民的业余文化活动。
产业带动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在改善民生设施的同时,王新旺通过分析本村农业生产和土地资源特点,积极引进优质农业产业。
山龙村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宜杜鹃花的生产。经过不懈努力,争取到福建省崎裕农业科技公司到山龙村投资220万元开展“杜鹃花观赏园”建设,带动花卉产业发展。
根据当地的土地特点,王新旺还积极引进小香薯、黑米、优质稻米产业,并积极向福州、厦门、漳州、泉州等地对接白鸭蛋、肉销售,扶持回村青年开设农村淘宝店和开发新媒体微商,拓宽销售渠道。由回乡创业青年牵头投入100万元的“水果采摘园”现已初具规模。
为尽快让贫困户脱贫,王新旺针对贫困户的各自特点精准制定帮扶措施,鼓励贫困户通过发展生产自我消除贫困。
贫困户黄水仙缺资金、技术。2019年,王新旺积极帮助争取以奖代补和无息贷款扩大肉牛养殖规模,黄水仙至今已养殖肉牛12头,产值近20万元。
贫困户邹兴保家有5个贫困人口,经济收入仅靠儿子打工维持。王新旺就耐心细致地做邹兴保和他儿子的工作,并帮助联系到县里的工业园区打工。现在他家的年收入达到4.47万元。
其他贫困户也通过养殖白鸭、肉牛、养鸡等产业,已经全部实现脱贫。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王新旺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山龙村山清水秀,总林地9941亩,其中生态公益林5275亩,仅生态公益林收入,村民人均收入就达到124元。但在一开始,山龙村的林木屡遭盗挖、盗伐且近乎失管。
为此,王新旺与两委干部一起研究禁山和护林措施,并挨家挨户宣传,全面禁止村民山龙村乱挖乱砍。在2018年,山龙村还积极配合林业公安惩办了两起严重乱砍乱伐案件,震慑和教育了其它不法分子,守护了绿水青山。
驻村两年多,每天早出晚归、与村民同吃同劳动,王新旺晒黑了,也变瘦了,看起来俨然像一位地道的农民,但他心里舒坦,因为山龙村在他和村民们的努力下,道路修了,自来水通了,一步步变美了,变富了。
编辑:张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