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声琅琅,朝气蓬勃,云南昭通彝良县发界长房九年一贯制学校正敞开着“书香”大门,迎接着莘莘学子,搬出大山的孩子们背着崭新的书包,三五成群,奔进了知识的海洋。
红白相间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教室、整齐漂亮的课桌椅、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蔼可亲的老师……眼前这崭新的一切让从各乡镇易迁而来的孩子们心里充满了喜悦与向往。
“我最喜欢学校的实验室,好多实验仪器,和课本上的一样……”“学校有计算机室,我学会了打字,我特别喜欢听敲键盘的声音……”“现在上课老师都会放PPT,生动形象……”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新学校,稚嫩的脸庞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长房九年一贯制学校,位于彝良县易地搬迁发界安置区,是专为搬迁到安置区的搬迁群众子女建造,属安置区的易地扶贫搬迁配套学校。
为让搬迁群众适龄子女在家门口上学无忧,同等享受城镇教育资源,切实增强教育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彝良县着力加强安置区配套学校规划建设,确保搬迁群众子女有学可上。在建校过程中,因为缺少资金来源,安置区学校相关设施设备的购置成为一大难题。在帮扶彝良县脱贫攻坚工作中,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以易地扶贫搬迁为抓手,围绕“一配套两支撑”要求,从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基础教育问题着手,投入帮扶资金1668.24万元,用于发界安置区所有学校的设施设备购置。
项目覆盖了发界安置区4所幼儿园、1所完全小学及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采购项目包含了图书、食堂设施设备、多媒体交互式LED一体机、计算机网络教室设施设备、办公电脑、校园广播监控灯光音响、实验等多功能室的设施设备、户外玩具设备等6大类。目前,发界安置区内,长房九年一贯制学校、发界小学及幼儿园均已开始正常上课。

发界小学的学生们正在上课
车远涛是长房九年一贯制学校六年级的学生,去年从小草坝镇搬迁到了发界安置区团结社区。据车远涛的爷爷车发明说,车远涛父母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一年级的时候就将她送到了教育质量较好的龙安中心小学读书,并在学校旁边租了房子方便照顾孩子上学,一年下来开销比较大。“现在国家政策好了,住房、上学都不花一分钱,学校里面的环境、设施都比较齐,以前学校里面就是一块黑板,几只粉笔,现在都是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娃娃在学校读书成绩明显提高了,老师些也管得严,家里人都很放心。”“每天课余时间,我都会去图书馆,我觉得每一本书里都有不一样的世界!”车远涛说,学校环境很好,图书馆是她最喜欢的地方。目前,学校共有班级48个,学生2636名,教师166名,共有教室90间,食堂1栋,多功能报告厅1个,在建的5个标准室外篮球场、1个足球场、1个室内篮球场正在加紧施工建设中。

发界小学的学生们正在吃营养餐
中午时分,伴随着下课铃的响声,发界小学的孩子们在教室门口排成长队,在老师的带领下到食堂就餐,每个班、每位同学都有各自固定的位置,整个过程没有丝毫的拥挤和混乱。据食堂管理人介绍,食堂工作人员都是易迁群众,经过培训之后持证上岗,每天的菜品都是经过荤素搭配好的,每顿饭菜都要做到营养均衡。
在教师休息室里,校长马简巧正捧着一摞试卷,认真的翻阅着。马简巧说,这次摸底测验,成绩并不理想,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缺少自信,是当前学校管理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类孩子存在的问题,我们学校确立了以下的管理模式,在午课时间开设一日一读、一日一写、一日一说活动,培养学生的写字、演讲和沟通交流等能力,同时降低教学难度,充分了解每一户易地搬迁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困难,进行针对性教育。”马简巧介绍。
放学时分,孩子们同样有序列队等待回家,接送孩子的家长早已等候在学校门口,家住荞山镇咪咡村水库社的胡清华正向迎面跑来的三个孩子招手。据胡清华说,这三个孩子都是自己的孙子,刚转到发界小学就读,“这几个孩子之前一直在咪咡小学读书,家离学校太远了,周末回家要走两个多小时。”山里的孩子读书不易,一段难走的上学路就可能让很多孩子辍学。“这里很好,样样都好,离家很近,老师很负责,我们很放心!”这是胡清华如今的感受。
发界小学现共有22个班级,学生1337人,教师46名。“我们将充分利用好先进的教育设备,开阔学生的视野,努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一定不辜负党和政府的期望,不辜负烟草公司的帮助。”校长马简巧说,下一步将围绕教育扶贫的各项目标任务,打好控辍保学攻坚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长房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室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曾在一千多年前,诗人杜甫就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发出如此感人至深的呼喊。如今,一座座教学楼在发界易迁安置区拔地而起,那些泥泞曲折的上学路、破旧不堪的课桌椅、一灯如豆的老教室都已尘封于过去,一个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在安稳如山的教室中扬帆起航,宽敞高大的房屋、平坦开阔的操场、浩如烟海的图书室,多媒体、电脑、实验器材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让大山里的孩子们也能像城市里的同龄人一样,学到更多的知识,了解更精彩的世界。
丽日蓝天,草木葱茏,他们的未来有了无限的可能。
自2019年云南省局(公司)启动帮扶彝良县脱贫攻坚工作以来,精准补短板、强弱项,举全局之力实施帮扶,助推贫困地区持续稳定向好发展。
基础教育类项目是云南省局(公司)重点帮扶项目之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建成保证了搬迁群众有房可住,而如何解决安置点教育资源短缺成为了云南省局(公司)所考虑的问题。配置发界安置区所有学校的全套设施设备,确保搬迁群众子女尽快就读是此次帮扶的关键项目之一。
经过多方努力,设施设备已全部购置安装调试完成,一贯制学校、幼儿园、小学等多所学校陆续开学,项目已于8月11日通过县级验收。
春风化雨,德润万物。云南省局(公司)帮扶彝良县脱贫攻坚基础教育类项目直接受益学前教育阶段适龄人口1227人、6至15周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4770人,教育设施设备的投入,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让搬迁学子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秋季的发界安置区,桂花飘香,书声琅琅,一个个怀揣梦想的学子在这里翻开了崭新一页……
编辑:张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