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烟草专卖局主管 中国烟草总公司传媒中心主办
首页加入收藏订阅中心
资讯搜索

中国烟草传媒网投稿邮箱:echinatobaccotg@126.com

当前位置: 业内纵览 > 公益

跨越“两山” 奔向小康

——贵州黔东南州局(公司)助力脱贫攻坚纪实

地处贵州黔东南州的雷公山、月亮山,群峰巍峨,森林植被苍翠成海,犹如一幅波澜壮阔、连绵不绝的画卷。大自然在将美景馈赠给人们的同时,也给世代生活在大山里的人们带来了困扰。这里的高山、陡坡、深谷,阻断了山里人的脚步和眼界,贫困如影随形。

青山绿水环绕的榕江县分从村 黔东南州局(公司) 供图

在这个贵州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中,位于雷公山、月亮山的榕江县、从江县是贵州省9个贫困程度最深县中的2个县,贵州黔东南州烟草专卖局(公司)党委书记、局长(经理)蒋聪在脱贫攻坚专题会议上提出:“黔东南是贵州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全州烟草驻村干部、第一书记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扎实的工作、优良的作风,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黔东南烟草人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近年来,黔东南州局(公司)咬定脱贫攻坚目标,不断攻坚克难,在基础设施、环境整治、产业发展、捐资助学、“两不愁三保障”补短板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让帮扶的群众收入渠道不断拓宽,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村容村貌更加靓丽,沉寂的村寨焕发出勃勃生机。

好房子带来好日子

在苗族侗族聚居地区,大山上长满了适宜建房的杉树,传统民居均是两层木质结构。贫困村的老房子上层用来居住,下层低矮昏暗,地面坑洼不平,阴雨天更是泥泞不堪,村民为了方便,会直接在下层养猪养牛,“人畜混居”现象非常普遍,异味极重。

房屋乱搭建,人畜不分开,污水随处淌,垃圾随便堆……榕江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局长杨再勇回忆起初到分从村的场景,至今记忆深刻。榕江县局(分公司)包村帮扶的分从村位于榕江县三江乡北部,是一个苗族同胞聚居的村寨。

分从村村民在做蜡染 黔东南州局(公司) 供图

“分从村乱搭乱建、旧棚烂瓦等情况尤为突出,垃圾乱堆、污水乱倒等环境卫生问题特别严重,县局包村帮扶后,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人居环境大整治行动。”杨再勇说道。

榕江县局(分公司)全力投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大局,在没有驻村干部的情况下,主动成立“烟草驻村工作队”,从县局(分公司)抽调4名业务骨干,实行脱产驻村帮扶工作。县局(分公司)领导班子带头,尽锐出战,抽派16名干部职工开展结对帮扶。一年多来,一项重要的帮扶工作就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村里的旧棚旧房和牲畜圈舍进行改造,帮助贫困户硬化入户路和新建房屋地坪,保障住房和出行安全。

自从榕江县局(分公司)包村帮扶后,分从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户户之间有干净的水泥路,排水沟盖上了长长的水泥盖板,干净整洁的“水冲式”新厕所建在一起,村寨里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建起了垃圾焚烧池。

包村帮扶以来,榕江县局(分公司)补齐了分从村贫困户的“两不愁三保障”短板,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用村支书王文高的话说,这一年多来,分从村的变化一天一个样,全村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

变化同样发生在从江县东朗镇刚边村。刚边村是从江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定点帮扶村,从江县局(分公司)共选派5名党员干部脱产进驻东朗镇刚边村任第一书记、指挥所长和网格员。

廖宣中是从江县局(分公司)副经理,也是驻东朗镇刚边村脱贫攻坚指挥所所长,他说:“刚边村作为深度贫困村,住房保障是‘三保障’中的最突出的问题和短板,解决不好,就会成为脱贫出列的最大拦路虎。”

去年接任脱贫攻坚指挥所所长之时,恰是刚边村住房整治工作推进最为艰难之际,全村233户,透风漏雨整治户132户,人畜混居整治户134户。

廖宣中和驻刚边村第一书记石朝伟全面负责施工调度,发动指挥所和村两委人员逐个问题逐一解决。对全村住房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建立危房改造、透风漏雨和人畜混居整治台账和推进计划,筹措资金和整治材料,逐户开展整治。

为五保户潘老娘垫资4万元进行危房改造,帮助90多岁老人彭义田安装楼梯与住房整治……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两年多时间,这些正是石朝伟驻村帮扶的一个个生动缩影。

“从群众最期盼、受益最直接的事情做起。”石朝伟反复强调,“泥土路变了,晚上的路灯照亮了全村,房子干净整洁,村民的卫生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他还在村寨各小组开展卫生先进家庭评比,抽选卫生先进家庭的妇女开展组与组之间的交叉检查,营造舆论氛围,推动卫生差的家庭开展卫生整治,引导全村农户从“要我卫生”向“我要卫生”转变。

有了好房子,有了好的人居生活环境,村寨的自我管理传统被重新唤醒。

特色产业  特别价值

发展产业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脱贫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的长远之计,然而发展产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无论是榕江县分从村还是从江县刚边村,均是山高坡陡,田地零碎。村民世世代代靠种植水稻为生,看天吃饭、广种薄收,刚边村人均耕地面积更是仅有0.44亩。发展什么产业?怎么发展?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乡村最困难的其实就是就业,尤其是乡村女性的就业问题。在当地,如果说有一种手工艺有可能进行产业化改造,那就是蜡染。

分从村小学旧址是一栋二层六开间的木楼,目前正在进行改造,准备把它作为村里的民族蜡染扶贫车间。“分从村家家户户有做蜡染的传统,在当地也很有名气,经常有游客慕名而来购买,我们改造一个蜡染扶贫车间,方便集中展示和销售。”杨再勇望着这座木楼,为分从村规划起新的增收产业。

发展产业兴山村,经过深刻细致的调研后,榕江县局(分公司)积极扶持贫困户发展生态养殖业、百香果产业、稻田鱼养殖,为保障贫困户收入、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加上“保险锁”。

为增强贫困户自我造血功能,从江县局(分公司)驻村干部结合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山地农业、林下经济,组织35户贫困户实施402亩的钩藤种植项目。实施辣椒种植项目149亩,螺蛳养殖80亩,生猪养殖354头,入股林下养鸡、食用菌等项目,壮大村集体产业,实现多渠道增收。

驻村工作队还引导贫困户积极申报产业、参加技能培训,并采取“贫困户自主发展、合作社+贫困户、公司+贫困户”的模式构建村、户、企产业链。2019年以来,全村发展产业17项,贫困户已实现产业全覆盖,每年可为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破解“空壳村”难题。今年3月完成了2000亩的村闲置土地流转,为村集体每年创收12万元。三年时间,刚边村人均年收入从3000多元提高到8000多元,驻村工作队为村民们交上了一份令人欣喜的答卷。

山还是那片山,地还是那块地,人还是那些人,特色产业的落地为村寨的发展绘就了持续、稳定的“路线图”。

一名党员  一面旗帜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组织就是一个堡垒。脱贫攻坚,不只是见招拆招,更是一场以民心为卷的大考,如何做好“答卷人”?考验着党员干部的情与智。

石朝伟驻村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走访,深入了解村里基本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建议。由于村民作息时间不固定,白天家中没人,他晚上来;晚上别人休息早,他清早到。怕记不住每家每户住处,他就用小本子画图标注每一户的住址,大家笑称石书记有本“贫困户住址导航图”。

“基本一两个月才回一次家,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连续几个月没有回家,有时候还是觉得对家人比较愧疚,但看到村寨发生的变化,一切都值得。”

如今这座月亮山腹地的小山村,已经实现了从深度贫困到幸福家园的美丽嬗变。动真情、真扶贫、扶真贫,驻村第一书记用真情付出,温暖着刚边村的山山水水,谱写动人的责任烟草之歌。

近年来,黔东南州局(公司)精准选派51名干部到39个村担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强化村级党组织建设为切入点,带领群众“拔穷根”“挪穷窝”,在脱贫攻坚一线展现风采,偏远贫困的苗侗村寨留下了他们踏实的足迹。

深入开展百个支部结对、百名专家进村、百个项目帮扶的“三百行动”。几年来,黔东南州局(公司)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2530户,培养农村党员致富能手266人,帮助贫困村发展党员45人,贫困村党员实现脱贫项目102个,帮助贫困村建设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27个。

今年汛期,从江县局驻村干部为村民抢收稻谷 黔东南州局(公司) 供图

党建引领,带来了扶贫实实在在的收获。在雷山县郎德镇乌瓦村创办了全州烟草系统“党员家风教育基地”;在施秉县白垛乡,打造了宜推广可复制的施秉县白垛烟叶站“企社共建,决战脱贫”服务型党支部建设新模式。白垛金叶党支部、结对帮扶的台沙村党支部、半河村党支部先后被贵州省委、黔东南州委命名为“优秀基层党组织”。黔东南州局(公司)被州委州政府评为“优秀帮扶单位”,岑巩县局(分公司)、黄平县局(分公司)、施秉县局(分公司)分别被评为“全州优秀帮扶企业”“全州脱贫攻坚先进单位”,多人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党组织书记”“全省优秀村第一书记”“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州十佳村第一书记”“全州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

黔东南州局(公司)下足脱贫攻坚“绣花功”,针针扎“穷穴”、招招治“穷根”,一位位扶贫干部动真情、真扶贫、扶真贫,一件件事情接着办,一个个乡村“旧貌换新颜”,苗乡侗寨起了大变化,村寨农户共同迈向幸福、奔向小康。

(通讯员单位:贵州黔东南州局<公司>)

(栏目责编:李可)

编辑:张晓燕

∧  返回顶部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出版发行

2024-10-15 来源: 《中国烟草》杂志社有限公司

10月15日,《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总第779期)出版发行。

近期,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分别组织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和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认真传达学习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本期“特稿”栏目报道相关会议精神,推动行业结合实际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紧盯目标任务,确保如期验收。本期“专稿”栏目刊发国家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捷在全国烟草生产经营管理一体化平台验收工作行业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当前,行业正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实。本期“学习”栏目刊发内蒙古、西藏区局(公司)和广东中烟主要负责同志的交流文章,并邀请广州市局(公司)、呼和浩特市局和湖北中烟武汉卷烟厂进行交流。

以责任为“笔”,用服务着“墨”。本期“关注”栏目刊发本刊调研组文章《格局打开 共赴山海》,展示青海烟草探索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有机融合工作,以及大连、福州市局(公司)做好中秋、国庆“双节”卷烟销售的报道。

最美是金秋,收获正当时。眼下,全国烟区随处可见忙碌的秋收景象。烟叶采摘、烘烤、收购如何提效率、优服务?本期“视点”栏目走近湖南、广东、江西烟区,喜看基层一线新气象。

更多精彩看点,敬请关注《中国烟草》杂志及中国烟草资讯网、“中国烟草资讯”微信公众号。

编辑:丘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