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医者,救危难于生死,防疫情之蔓延;
他不是先锋,守万家于平安,固疫情之防线。

杨立伟作为沈阳市防疫工作志愿者代表为新一批党员志愿者培训
然而,疫情当前,在组织需要的时候,他却挺身而出,在疫情防控的第二道防线上,坚守好自己的岗位。他就是辽宁省沈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专卖稽查支队稽查员杨立伟。
我来守护第二道大门
2020年7月31日,韩国首尔飞往辽宁沈阳的KE831次航班刚一落地,整个机组123人就被客车集中送到隔离酒店进行观察与咽拭子检测。
在此之前,杨立伟和他的党员志愿者团队已经在国际航班定点隔离安置酒店接待了数不清的归国人员。绝大多数归国人员因为能够顺利回到祖国往往感到骄傲和安心,但也有个别人员情绪较为激动。
此时,这架航班上就有一名女性情绪激动,坚决不接受隔离并拒不配合咽拭子检测和核酸检测。
“我没病,为什么让我隔离?”“我不抽血,不接受检测!”“我要出去,我不想在房间里!”
一次又一次的吵闹、一次又一次的谩骂、一次又一次的随意走动,杨立伟所在的志愿者团队里其他党员已经不知道去劝说几次。“她也不听呀,非要出去!”团队成员无奈地说。
“我来跟她谈,不能让她情绪这么激动。”杨立伟立即穿上防护服,敲开了房门。
“我不做检测,你不用来劝我,我没病,我要出去!”
“您的心情我非常能够理解,从开始接待第一架航班,向您一样的归国人员已经平安回国并度过隔离期的有1000多人了,我们不是怀疑您生病,只是例行检测,您对自己负责,我们也要对生活在祖国的同胞们负责,否则我们在这有什么意义呢?”
此番交谈,让情绪激动的隔离人员逐渐恢复了平静,并最终答应配合防控部门进行核酸检测。
三伏天里,即使酒店内有冷气,这密不透气的防护服还是会让人浑身湿透。谈话后,杨立伟防护服内的T恤早已被汗水浸透,回到房间的他瘫坐在沙发上,心里想着:“只要人人都能平安接受隔离,一切都值得。”
隔离不隔心
杨立伟是一名军转干部,2002年以一级士官身份安置到沈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工作。18年的岁月并没有让他身上的军魂褪去半点色彩,对待防疫期间的每一项工作,他都能够一丝不苟、严谨有序地完成。
接待归国人员的航班,要往返于酒店与机场,杨立伟身穿防护服已极其不便,还要协助安排人员、搬运行李。到达酒店以后,对进驻人员进行信息采集与录入,大量细碎繁琐的工作看似简单,却需要非常认真对待,容不得一点马虎大意。杨立伟和他的团队积极协调隔离人员与公安、医护人员接触,并常常利用休息时间为隔离人员收取快递,对快递外包装进行消杀,让归国人员感受到隔离不隔心。
“孩子拉肚子,可能是刚回国,水土不服,还肚子疼,怎么办?”一位带着8岁儿童归国的妈妈在电话里啜泣着。服务团队送去的止泻药并没有让孩子的症状好转,孩子妈妈焦急万分。
“我先打电话请示一下,您别急,我们来想办法!”杨立伟在电话的另一边安慰着。放下电话,他立刻请示上级领导,并主动请缨,到沈阳市最权威的儿科医院给孩子问诊。
在这个特殊时期,人们往往忌讳去医院。但杨立伟顾不了那么多。他心想,自己也是孩子父亲,看到孩子生病,为人父母哪能不着急,什么时候都得去,不需要犹豫。在得到领导批准后,他自费给孩子问诊、开药。
三天后,孩子痊愈了,孩子妈妈戴着手套,紧紧握着杨立伟的手。“这个时候您能愿意替我去医院,您是我和孩子的恩人啊!”孩子妈妈哽咽道。
解除隔离时,让我看看您的样子
“吉林有疫情了,要封城了。”
“我们这批航班里有小孩是吉林人!”
杨立伟和伙伴立刻想到了正在接受集中隔离的一个少年。
“他自己从国外回来,航班落地沈阳接受集中隔离观察,但是现在吉林突出疫情,恐怕到隔离结束,他也回不去家呀!”
第二天,杨立伟主动找到少年,让他了解吉林的情况,并安抚他说一切都会好的,不要焦虑,安心住在酒店,等到隔离结束的时候再看情况。杨立伟还主动要来了少年父母的电话,告诉他们孩子一切安好。
此后,杨立伟更加关注了吉林疫情防控情况。只要有空,他就隔着房门跟少年说说话,聊一聊轻松的话题,让孩子不觉得孤单,盼着回家的心情也逐渐平稳了下来。
“叔叔,等我能回家的时候,让我看看您的样子,好吗?”
“好呀,如果叔叔可以摘掉口罩和护目镜。”

身着防护服的杨立伟将结束隔离的长春少年送至火车站
终于,少年平安度过了隔离期,此时的吉林疫情也走过了最紧张的时刻,杨立伟心里惦记少年一个人返程,在请示过组织后,穿着防护服,亲自开车,将少年送到了火车站。他们在车站前合影,但少年始终没有看到杨立伟摘掉护目镜和口罩的脸。
“等你安全到家,我们可以视频呀,你就能看到我。”
“叔叔,谢谢您!祝您平安!”

杨立伟(中)接受定点隔离安置酒店赠送的荣誉锦旗
耳边回荡着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誓词,心中充满了共产党人百折不挠的勇气、身上肩负着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不管是平安解除隔离,还是确诊转诊,亦或是密切接触者转运,所有的工作都无需指令,杨立伟和他的志愿者团队不曾退却半步,“我是党员,干就是了!”杨立伟如是说。
编辑:张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