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名片

/甘肃烟草工业 供图
张荣明 1969年生,甘肃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兰州卷烟厂卷包车间包装机维修技师。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他扎根一线维修岗位,从一个学徒成长为卷烟包装机组维修和设备改造领域的“行家里手”,获评“甘肃省劳动模范”“公司劳动模范”“兰州卷烟厂劳动模范”“兰州卷烟厂质量先进个人”等荣誉。
三十载春华秋实,他没有豪言壮语,始终扎根一线,成为一台台包装设备的“全能保姆”,为企业与品牌发展默默发挥着光与热;
三十载精益求精,他矢志创新、敢为人先,多次带领团队啃下技术创新“硬骨头”,为设备安全保障和产品质量提升保驾护航;
三十载奋进不止,风霜渐染双鬓,岁月沧桑年华,却将他那颗“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匠心砥砺得愈加纯粹。
他就是兰州卷烟厂卷包车间包装机维修技师张荣明,一名潜心钻研、追求卓越的工匠,2020年,被授予“甘肃省劳动模范”。
匠心专注 迎难而上
“做一名技艺精湛的技术工人。”1990年,当21岁的张荣明第一次迈入兰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时,就在心中暗暗立下了这个目标。
面对庞大的生产机组、复杂的操作流程,这个毕业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年轻人却显得信心十足:“建筑专业与机械专业的根本都在于图纸,区别在于前者由钢筋、水泥构成,后者由齿轮、部件组成。在我看来,两者触类旁通,我有信心学好这个专业。”
说干就干!执着的张荣明开始抓住每一个学习机会。在车间举办的理论培训班上,他“恶补”理论知识;闲暇时间,他自购了许多机械专业书籍,一点点把复杂的机械构造“装进”大脑;遇到不懂的难题,他拿出“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黏着老师傅请教。
“苦心人,天不负。”这份对技术的专注,让张荣明脱颖而出,很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操作能手。1994年,他成为包装机组维修工,获得了尽展所长的新“舞台”。
此后数年间,兰州卷烟厂进行了几轮大规模技术改造,不断夯实“制造力”。GDX2、F3、YB45、YB47、ZB45细支……多种新型包装机的引入,不仅增强了“兰州”品牌的生产制造能力,也倒逼维修人员不断精进自己的技术水平。
2015年8月,兰州卷烟厂引进了Focke F3型包装机组。全新的机型,一片空白的操作、维修记录,让技术人员不得不“摸着石头过河”。
为此,甘肃烟草工业选派了张荣明等技术人员,前往德国学习专业设备知识。一个半月的时间,他一头扎在设备上,抓紧每一分、每一秒汲取“营养”。仅笔记他就写满了3个笔记本,其严谨的工作态度也得到了德国同行的高度认可。
2016年,F3机组在兰州卷烟厂正式投入使用,大大节约了“兰州(吉祥)”的人工包装成本。如今,F3机型产能达到300包/分钟至400包/分钟,全天产量相当于80个工人手工包装的产量,实现了中国烟草扁盒翻盖产品自动化包装的技术突破。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在这样的持续学习中,张荣明的匠艺更趋精湛,成为烟机设备维修的“行家里手”。
慧眼如炬 匠艺卓绝
“点子多、技术硬”——在同事们眼中,张荣明平时话不多,但在面对难题时总有“高招”,多次带领团队攻下一个个“技术高地”。
2015年3月,兰州卷烟厂首次引入了细支烟生产设备——ZB45细支机组。但投产之初,每班产量仅有10箱左右,远远无法满足规模生产的需要。
“那个时候心里真着急,新机型没接触过,自己也拿不准。但作为一线维修人员,确保高效生产就是我的责任。”带着这份决心,张荣明在细支机组“扎下了根”。无数个白班连中班、中班连大夜班,张荣明就像“初为人母的妈妈一样”,耐心观察设备,持续观测故障发生规律。
模盒内烟支错乱、一号轮内烟支乱飞、卡纸、X2出口卡烟……经过近半年的试验、论证和调试,张荣明总结出了ZB45细支包装机频发的停机故障种类和关键问题。以此为切入点,他与小组成员“对症下药”,逐个研究解决方案,找到“最优解”。得益于此,ZB45细支包装机生产速度由150包/分钟提高到270包/分钟,设备有效作业率相比前期提高了51.7%。
心无旁骛、锐意求新,面对技术难题,张荣明仿佛有一双“慧眼”,总能在细致观察中寻找到解题思路。这种善于钻研的工匠精神,同样体现在他对中支机组的持续改善。
2018年12月,兰州卷烟厂引进了首组ZB45中支机组,如何提升设备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成了摆在技术人员面前的一个课题。在设备安装调试的几十个日夜里,张荣明一心扑在设备上,不仅把调试过程和关键部分的技术安装看在眼中、记在心里,而且将每天的调试过程、存在问题、解决方案整理成书面材料,建立起扎实的技术积累。
通过详细的测绘、计算以及分析设计,张荣明提出了众多改进点,其中自行设计与制造的零件就多达14处。在他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ZB45中支包装机组生产速度由250包/分钟提升到310包/分钟,设备有效作业率由77.28%提升到85%。
以此为依托,张荣明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一种中支卷烟条盒包装通道条包定位装置》,这也成为首个由卷烟工业企业申报的中支机型国家发明专利授权。随后,他又参与完成了六西格玛项目《提高ZJ118-ZB45中支卷包机组设备有效作业率》、QC项目课题《研制新型中支YB65A条盒包装通道条包定位装置》,先后实施精益改善项目8个,持续挖掘着设备潜力。
勤于钻研、精于技术,在张荣明30年的工作中,这样的创新事例不胜枚举。“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他忙碌的身影。”正如同事们所说,张荣明始终把“设备安全”与“产品质量”作为设备维修的“生命线”,在攻坚克难中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
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经验丰富的老维修工,张荣明始终致力于车间技术技能队伍建设。在定期开展培训的同时,他还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积累的设备维修、保养、点检的心得与“绝招”,耐心细致地传授给年轻维修人员。在他的带动下,一支善作善成的工匠队伍正加速成长,助推企业生产制造水平迈上新台阶。
三十载光阴弹指过,未曾磨染是初心。“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这正是张荣明身上“工匠精神”的生动写照。
(通讯员单位:甘肃烟草工业公司)
(栏目责编:刘海文)
编辑:张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