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调研、开门纳谏,足迹遍布天山南北;优化货源投放、提高配送效率,零售户满意度显著提升;关爱干部职工,解除后顾之忧,让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进村入口、排忧解难,为群众幸福生活不断“加码”……
一场场生动的实践活动蓬勃开展,一件件关乎群众利益的民生实事得到落实。这正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烟草专卖局(公司)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交出的一份精彩答卷。

新疆区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王勇(左一)前往“访惠聚”驻村点调研 /喀什地区局(公司) 毕洪鑫 摄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也是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植根于这片广袤热土,我们在开展实践活动时,坚持立足新疆工作实际和行业主责主业,把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统一起来,积极融入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和行业高质量发展中,把实事办出质量、办出水平,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烟草力量。”新疆区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王勇表示。
把群众“小事”当作“头等大事”,把“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把“等群众上门”变为“送服务上门”。新疆区局(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用实际行动,奏响了改革创新的“便民曲”,真情服务的“暖心曲”,解忧助困的“惠民曲”,让边疆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坚持高位推动 领导率先垂范——保障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知责思进,高位推动。
为确保实践活动见实效,区局(公司)党组提早谋划、精心部署,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工作,印发工作方案,制定重点项目清单,建立全区三级项目清单和上下对接联动的工作机制,推动实践活动真正向基层落地。
与群众面对面,访民情零距离。今年4月,区局(公司)党组率先垂范,深入南北疆各基层单位走访调研,听民声、察民情、访民意。历时50余天的走访调研,为各项惠民便民措施的制定打下坚实基础。
群众有所呼,我必有所应。为改善基层生产经营条件,区局(公司)党组牵头立项,在细致摸排、建档立卡的基础上,精准施策,完善基层经营设施建设,改善基层工作条件,员工归属感和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领导带头是无声的示范,在“关键少数”的带动下,全体党员干部敢于担当、甘于奉献、一心为民,掀起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热潮。各单位紧紧围绕“我为基层服好务”“我与客户共成长”主题实践活动,出实策、拿实招,市县联动、部门配合,推动实践活动走深走实、落地见效。
数字无言但最有力。截至10月初,全区各单位确立的300余项“办实事”项目,已完成230余项。桩桩件件的好事、实事、难事,办进了万千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办到了各族群众的心坎儿上,彰显了一个负责任国有企业的责任担当。
聚焦主责主业 提高服务质量——以改革发展成效检验活动成果
“现在烟草公司送货速度快多了。”位于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的零售户何际伟激动地说:“以前订完货,差不多一个星期才能到,有时下一周期订货已经开始,上一次订的烟还没送到。现在好了,两天就到货,货源供应及时,店里生意自然一天更比一天好。”
卷烟配送效率的大幅提升,正是新疆区局(公司)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生动事例。
有人说“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新疆地域辽阔、地广人稀,全区9.6万卷烟零售户,分布在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的14个地市,点多、线长、面广,影响了配送效率。
“像何际伟家所在的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距离商零卷烟送货始发地有近600公里;喀什地区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距离乌鲁木齐市有1756公里。这些地方从零售户提交订单至卷烟送货上门最长需要200多个小时。调研中发现,零售户对送货慢的问题反应很强烈,因此我们下决心一定要解决这一烦心事。”新疆区局(公司)党组分管物流工作的领导表示。
为破解这一难题,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新疆区局(公司)充分发挥“集团化管理”优势,深度整合和挖潜现有物流业务资源,打破行政区域壁垒,在乌鲁木齐、昌吉、塔城、吐鲁番四地开展跨区域仓储、分拣和配送,大大缩短服务响应时长。截至9月末,“1+3”区域物流单位零售户最长送货响应时间缩减至48.5小时,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
当然,这只是新疆区局(公司)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一个方面,聚焦主责主业,针对零售户和基层员工的“急难愁盼”事,他们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
破解资金难题,积极协调银行提供最低利率小额贷款;免费向5000多名零售户提供“双屏POS机”,向240名困难零售户免费赠送卷烟展示柜,帮助改善经营条件,提振经营信心。
破解农村市场发展不充分问题,加大农网建设投入力度,建设农网现代零售终端,积极主动引入三款适销对路低价位卷烟,满足农村市场低价位卷烟需求。截至9月末,全区农村零售户户均盈利额增长3.16%。
破解营销队伍服务效率不高问题,修订各类工作程序13项,对现有营销信息化系统进行全面优化、升级,助力基层营销人员减负增效。
群众关切的问题在哪里,聚焦的灯光就打向哪里。除此之外,他们还开展“一对一”驻店跟踪服务;主动上门,为行动不便零售户办证提供“零距离”“一对一”服务等等。服务客户的水平提升了,零售户经营稳定了、盈利增加了,新疆区局(公司)奏响了“客我双赢共成长”的精彩乐章。
促进民族团结 助力乡村振兴——在为民服务中践行责任担当
“张兄弟,亚克西!”
今年57岁的托乎提·赛买提经常向身边的朋友称赞他的汉族“亲戚”。他口中的张兄弟,是新疆昌吉州局(公司)一名职工。结对认亲后,张兄弟给予了他们家无微不至的帮助。为他没有念过书的妻子找到一份保洁工作,极大缓解了全家经济压力;积极向社区反馈,多方沟通联系,让他的小儿子,顺利进入幼儿园就读。

“访惠聚”工作队帮助有困难的群众抢收葡萄 /吐鲁番市局(公司) 衡旭谦 摄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在新疆区局(公司)像这样为群众办实事、维护民族团结的故事还有很多。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新疆区局(公司)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同“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亲活动、“访惠聚”(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结合起来,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群众心坎里,奏响了民族团结“和谐曲”,谱写了乡村振兴新篇章。
“以购代帮”暖人心,增收致富添信心。区局(公司)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消费助农活动,全体干部职工自费购买“访惠聚”工作队所在地特色油鸡近千只,总金额约10万元,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贡献力量。
同种一棵树,共享“幸福果”。阿勒泰地区局(公司)组织开展了“我与亲戚同种一棵树”活动,结亲干部与“亲戚”一起堆土围堰、提水浇灌,种下象征民族团结的“亲情树”,让环境绿起来、群众富起来,为乡村振兴添光彩。
赠一份保险,保一方平安。巴州局(公司)开展了“买保险·送平安·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结亲干部和“访惠聚”工作队成员以自付费用方式为20户结对亲戚购买了保险,为他们的家庭财产安全增加一份保障。
帮助有需要的群众干农活,化解用工难题;为村民家重新安装自来水管,解决吃水难题;为独居老人购买优质煤炭,解决燃“煤”之急;慷慨解囊资助家庭困难学生上学……解决生活“小事情”、赢得群众“大满意”,各族群众纷纷点赞,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一双双信任的眼睛,就是对新疆烟草人最大的鼓励和认可。
事实上,一直以来新疆区局(公司)都把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在完整准确贯彻上下功夫。2014年,自治区党委开展“访惠聚”活动以来,新疆区局(公司)共帮助41个县(区)、66个乡(镇)2132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脱贫率达100%。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区局(公司)各“访惠聚”工作队将工作重点放在了人居环境改善、村容村貌美化、垃圾分类处理、村民文化生活提升等方面,推动各项惠民工程落到实处,惠及各族群众。
件件实事惠民生、桩桩好事暖民心。“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让新疆烟草人进一步焕发精神斗志,厚植为民情怀,他们将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继续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为天山南北促进共同富裕、同创美好生活,贡献更多烟草力量。
(通讯员单位:新疆区局<公司>)
编辑:邢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