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烟草专卖局主管 中国烟草总公司传媒中心主办
首页加入收藏订阅中心
资讯搜索

中国烟草传媒网投稿邮箱:echinatobaccotg@126.com

当前位置: 资讯中心 > 媒体视点

一渠清流见担当

——云南中烟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污水处理变迁记

字体:+ -

彩云之南,红塔山下,坐落着一座“花园式”工厂——云南中烟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

绿树成荫,花香四溢,鸟鸣啾啾……在这里,现代化的卷烟生产线与优美的生态环境相得益彰,勾勒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2006年3月,红塔集团工业园区对外开放,成为烟草行业和云南省第一个工业旅游示范点;2016年,又被评为首批国家工业旅游创新单位之一。

“问渠那得清如许?”对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的执着探索,正是红塔集团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的关键所在。近年来,红塔集团始终将环境保护视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倡导清洁生产、发展低碳经济,积极践行企业环保责任。

废水处理,就是红塔集团推动全过程清洁生产的典型案例。如今,玉溪卷烟厂园区所有的绿化灌溉用水,全部来自经过处理的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彰显了绿色循环发展的理念。

生态优先  探路 “水循环”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多年来,在抓好生产经营的同时,行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建设。

实际上,与其他工业企业相比,卷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较少。但为了实现清洁生产的目标,红塔集团坚持在卷烟生产加工全过程采取有力措施,尽可能减少污染物排放。

20世纪90年代,玉溪卷烟厂关索坝厂区(现红塔厂区)建设之初,红塔集团就充分考虑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的收集与处理,建设了完善的污水收集管网系统与厂区中水站,将厂区内的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后绿化回用。

所谓“中水站”,相当于一座小型的污水处理厂。玉溪卷烟厂第一座中水站于1996年建成使用,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能力为50m3/h。

此后,随着玉溪卷烟厂的产能提升和污水处理技术的更新,中水站也进行了数次“升级”。

2001年,玉溪卷烟厂第一次对中水站进行改造,新增一套间歇式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处理能力提升至80m3/h。当时,经过处理的污水符合排放标准,但在气味控制方面效果欠佳。

2011年,玉溪卷烟厂再次改造中水站污水处理工艺,采用MBR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工艺,增加溶气气浮池、水解酸化池等,出水水质得到显著提升,但MBR膜易堵塞一直是个大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开创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河流有河长守护了,身边的绿地多了,绿色生活方式越来越流行……10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如今,玉溪卷烟厂的绿化灌溉用水,全部来自中水站处理后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  /施孟呈 摄

在此背景下,提升企业能源资源利用、环境风险防控与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成为卷烟工业企业必须直面的课题。

2020年,玉溪卷烟厂就地技改项目启动。以此为契机,红塔集团决定对中水站进行原地重建,既满足最新的污水排放标准,也为更大体量的污水处理留足空间,夯实建设“绿色工厂”的基础。

聚智汇力  打赢 “攻坚战”

“螺蛳壳里做道场”——以此形容玉溪卷烟厂中水站的重建项目,恰如其分。

这一项目属于原地重建,场地条件极为有限。同时,项目改造既要不影响企业生产,又要满足严格的环保标准,还要兼顾红塔工业旅游园区整体景观协调性,是一道错综复杂的“多选题”。在此情况下,采用何种技术方案、如何布局处理设备,成为关键难题。

2017年起,玉溪卷烟厂技改指挥部以“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力求找到中水站改造“最优解”。一方面,他们邀请多家专业环保公司进行技术交流,了解当前污水处理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他们到国内其他卷烟厂“取经”,对比分析各种烟草废水处理工艺的优缺点。

在与设计院、使用部门沟通的基础上,技改指挥部最终确定采用厌氧好氧一体式生化反应器为核心的工艺。

“这一工艺将多种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集成,既考虑了工艺的成熟性与可靠性,也有效节省了场地、减少了气味源。”对此,玉溪卷烟厂就地技改指挥部动力组项目管理员李宇鹏介绍。

确定工艺路线,仅是中水站就地改造的“万里长征第一步”。按照相关政策,技改期间污水可以临时排放,但临时排放期限一般较短。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对供货期、进场施工、材料价格等带来了一定影响,加之技改场地狭窄,每批材料到货时间都必须精准。

因此,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改造任务,是一场“大考”。

面对重重难题,技改部门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协调项目管理方、监理方、施工方、使用部门,汇众智、集合力,打响了轰轰烈烈的“攻坚战”。“五加二”“白加黑”“饼干加开水”,技改人员与时间“赛跑”,奋力抢抓工程进度。在许多亲历者的记忆中,“不断沟通,电话都打到电量耗尽”成为一种“常态”。

“能用众力,则事可成。”2021年12月下旬,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水站在临时许可到期之前3个月顺利投用。迎难而上、实干争先,秉承“山高人为峰”精神的红塔烟草人,以“硬作风”啃下了“硬骨头”。

作为玉溪卷烟厂就地技改项目完成的第一个单项工程,中水站的建成也标志着全厂就地技改“首战告捷”,大大鼓舞了全厂士气,为建设环保典范工厂、打造“无忧产品”打下了一根“基桩”。

科学规划  践行 “绿色发展”

沿着红塔大道缓步前行,新建成的中水站掩身于绿树繁花之间,与厂区景观、钱瓜山、瓦窑遗址有机融合,成为红塔工业旅游园区的组成部分。

走进中水站,一渠清流从绿化喷头中喷洒而出,灌溉着花坛中的草木。仔细察看,这些水在色泽、味道、透明度等方面,都与自来水无异。这正得益于升级后的中水处理系统——

一根绿色的总进水管,将玉溪卷烟厂红塔厂区、凤凰厂区、灵秀厂区、集团二库区、三库区、网球中心及安防消防指挥中心等区域的工艺废水和部分生活污水,输送至中水站。

废水首先进入格栅机,初步去除大块杂质。随后,废水依次流入集水井和气浮机,进一步去除残渣和浮油,最后进入调节池。

新建成的中水站,核心工艺采用厌氧好氧一体化生物反应器  /施孟呈 摄

前期处理工作就绪,废水进入厌氧好氧一体化生物反应器,这里是中水处理系统的核心工艺。反应器地下部分的厌氧反应池有4米深,通过厌氧菌种,把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甲烷。反应器地面部分高5米,为好氧反应池,通过好氧菌种将污染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经过这一工艺,原本污浊的废水已经变得清澈。最后经过砂滤系统过滤,这些再生利用水完全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中的城市绿化用水标准。它们顺着管道流出,用于厂区绿化灌溉,实现了废水零排放。

“改造升级后的中水站,处理能力由80m3/h提升至120m3/h。”李宇鹏告诉记者,“这套工艺体现了守正创新的技术特点。一方面,厌氧好氧一体式生化反应器采用成熟工艺,确保系统稳定可靠。另一方面,将传统平铺式多段布局改成纵向集成布局,减少了臭气源,调节池、中水池、事故应急池容积也成倍增加。”

每年,玉溪卷烟厂绿化灌溉大概需要40万立方米自来水。新中水站启用后,全厂绿化灌溉全部使用循环水,不仅省下大批绿化费用,也保护了宝贵的水资源,打造出生态水循环系统。

污水处理系统,是红塔集团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一个鲜活注脚。

推进锅炉煤改气、联合工房空调节能优化、蒸汽余热回收、能源使用全过程信息化监测、淘汰高耗能落后电机、开展全员节能减排活动、建设精益能源管理体系……在一项项创新中,红塔集团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学规划、统筹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阳光下,树叶撑起片片绿荫,鸟儿在树丛中欢快地歌唱,工人们愉悦地穿行其间——这是一幅“绿色工厂”的日常图景,也是红塔集团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结出的动人硕果。 

编辑:邢忠敏

∧  返回顶部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出版发行

2024-10-15 来源: 《中国烟草》杂志社有限公司

10月15日,《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总第779期)出版发行。

近期,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分别组织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和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认真传达学习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本期“特稿”栏目报道相关会议精神,推动行业结合实际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紧盯目标任务,确保如期验收。本期“专稿”栏目刊发国家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捷在全国烟草生产经营管理一体化平台验收工作行业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当前,行业正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实。本期“学习”栏目刊发内蒙古、西藏区局(公司)和广东中烟主要负责同志的交流文章,并邀请广州市局(公司)、呼和浩特市局和湖北中烟武汉卷烟厂进行交流。

以责任为“笔”,用服务着“墨”。本期“关注”栏目刊发本刊调研组文章《格局打开 共赴山海》,展示青海烟草探索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有机融合工作,以及大连、福州市局(公司)做好中秋、国庆“双节”卷烟销售的报道。

最美是金秋,收获正当时。眼下,全国烟区随处可见忙碌的秋收景象。烟叶采摘、烘烤、收购如何提效率、优服务?本期“视点”栏目走近湖南、广东、江西烟区,喜看基层一线新气象。

更多精彩看点,敬请关注《中国烟草》杂志及中国烟草资讯网、“中国烟草资讯”微信公众号。

编辑:丘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