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烟草专卖局主管 中国烟草总公司传媒中心主办
首页加入收藏订阅中心
资讯搜索

中国烟草传媒网投稿邮箱:echinatobaccotg@126.com

当前位置: 资讯中心 > 媒体视点

淬炼技艺 奋楫争先

——记上海烟草集团北京卷烟厂维修特级技师董立江

字体:+ -

董立江,59岁,中共党员,上海烟草集团北京卷烟厂有限公司特级技师。三十余载在制丝车间维修岗位上辛勤耕耘和刻苦钻研,曾获评北京市劳动技术能手,多年获评各级单位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工作)者,享受特级技师专项津贴,累计取得2项发明专利和31项实用新型专利。2022年,获评“上海烟草工匠”。


董立江三十余载在维修岗位上辛勤耕耘和刻苦钻研,是对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 /北京卷烟厂 供图

年近六旬的董立江,是上海烟草集团北京卷烟厂的维修特级技师。平日里他待人热情宽厚,但对待设备维修的工作却一丝不苟,至臻至善。凭借脚踏实地的勤勉、精益求精的韧性、孜孜以求的热爱,董立江在平凡的维修岗位上淬炼技艺,争创一流,成为践行北京卷烟厂“奋楫者”文化的优秀代表。

制丝线上的 “万事通”

1980年,17岁的董立江初中毕业,进入北京卷烟厂制丝车间,成为一名制丝线操作工。

当时的制丝车间冬季透风,夏季闷热,设备原始,机械轰鸣。烟叶制丝需要手工配烟打叶,用手感水分控制烘丝机,切丝机的配料装置采用的还是拉绳式,烟丝质量几乎完全依赖人为把控,体现的是操作工的操作水平。

设备精度不够,就用操作人员过硬的工作水平来填补,看到前辈们个个都是通过听、看、触感,成为制丝线的行家里手。董立江年纪虽轻,却也不甘落后。他主动要求从打叶到储丝各个环节都轮岗一遍,学习一遍。

为解决下游工序发现的问题,董立江除了盯准问题想办法,还要追溯到上游工序找关联、提建议,通过六、七年时间孜孜不倦的边干边学,他已经是整条制丝线上的“万事通”,不仅生产操作又好又快,也能参与设备维修和故障排除。老师傅们对他赞不绝口:“这个年轻人眼勤、嘴勤、手勤、腿勤,干一行、精一行。”

1990年,车间看中董立江的学习和动手能力,想把他选拔进维修队伍,但生产班长实在不舍得这位“得力干将”,多次挽留。这时,董立江回忆起刚工作时厂领导的叮嘱:“你的技能水平有多高,取决于你对这项工作的热爱有多深。”

“我对设备是真的热爱啊!车间设备嘈杂的声音,在我听来却如演奏的乐章,钻研设备原理和功能是在潜心谱曲,故障排除是在剔除不和谐音符,设备改进让合奏变得顺滑悦耳,这些都会带给我无比的愉悦感。”经过慎重思考,董立江选择加入维修队伍,这一干就是33年。

自力更生的 “奋楫者”

20世纪90年代初,北京卷烟厂迁至管庄厂区,制丝线大多数是进口设备,国外技术人员掌握着调试和维修的绝对话语权,董立江一方面认可进口设备的精细、高效,一方面发现外国专家谈及技术细节时讳莫如深,暗自较起劲来:“总有一天,设备维修、升级改造的事,我们都要自己干!”

从此,历经了企业三次创业、三次搬迁,董立江在设备维修、升级改造方面逐步实现了“自己干”的夙愿。

2006年,工厂迎来了第三次易地搬迁技改,既要保技改升级,又要保生产交付,压力空前。新厂试运行期间“两线作战”,生产系统采用“双延时”工作模式,中班夜里三点前结束生产,董立江带领机修团队从凌晨三点开始设备检修,确保六点半前白班正常开机投料,每天“抢时间”熬夜加班,披星戴月,直至易地技改完成。

2011年,进口设备的筒类内壁清洁效果不佳,附着率过高,导致原料浪费严重。董立江下班后就蹲在筒里,把物料进出的全路径仔仔细细从头查到尾,并查阅了行业内外可借鉴的清洁方式文献,最终将改善毛刷辊作为主攻方向。他先后试制了增强型毛刷辊、改进型皮刮辊,在加装了压缩空气吹扫装置后,获得了满意的效果,降低原料附着率80%以上,年节约成本超50万元。此后,再接再厉,董立江改进了快装毛刷辊,换装效率进一步提升,不仅于2013年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技术还推广到行业其他单位和设备生产厂家,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2016年,作为膨胀烟丝生产线的关键大型设备,浸渍器使用多年后,上下盖和密封锁环出现磨损漏气情况,既威胁生产安全,又容易造成产品质量波动。浸渍器返厂维修耗时太久,本地维修则无先例可循,解决问题的重任落到了董立江和维修团队的肩上。由于上盖、下盖在不同楼层,他跑上跑下,观察开合状态;要了解每一个部件磨损情况和密闭效果,利用生产间隙一个个拆解、观察、记录;温湿度影响、操作保养手法,每种影响因素都考虑得细致入微……最终,董立江给出了答案:上下盖和锁环加紧进行补焊喷涂、开模制作一体成形密封环、制定维护保养基准延缓设备劣化,一套“组合拳”行之有效,不仅节省了数十天的设备返修时间,而且大大延长了设备安全工作年限。

…………

“这活儿咱自己能干!”这句话伴随了董立江33年的维修生涯,也激励他在自主维修路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从年少青春到年近花甲,43年的职业生涯,获得过多少荣誉董立江早已记不清,但谈及制丝设备和维修工作却如数家珍,神采飞扬:“只要对企业心怀感恩,对工作热爱挚诚,对技艺精益求精,每一个平凡岗位上都能走出能工巧匠。”

(作者单位:上海烟草集团北京卷烟厂)

工匠点评

上海烟草集团北京卷烟厂制丝车间党支部书记 窦金跃:精益求精、实事求是、感恩奉献,这是董立江对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他秉持着兢兢业业的执着和心无旁骛的热爱,铺就了自己的工匠之路,而这份热爱与执着,正从他手中传递给更多年轻的“奋楫者”。

编辑:陈慧芳

∧  返回顶部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出版发行

2024-10-15 来源: 《中国烟草》杂志社有限公司

10月15日,《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总第779期)出版发行。

近期,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分别组织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和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认真传达学习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本期“特稿”栏目报道相关会议精神,推动行业结合实际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紧盯目标任务,确保如期验收。本期“专稿”栏目刊发国家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捷在全国烟草生产经营管理一体化平台验收工作行业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当前,行业正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实。本期“学习”栏目刊发内蒙古、西藏区局(公司)和广东中烟主要负责同志的交流文章,并邀请广州市局(公司)、呼和浩特市局和湖北中烟武汉卷烟厂进行交流。

以责任为“笔”,用服务着“墨”。本期“关注”栏目刊发本刊调研组文章《格局打开 共赴山海》,展示青海烟草探索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有机融合工作,以及大连、福州市局(公司)做好中秋、国庆“双节”卷烟销售的报道。

最美是金秋,收获正当时。眼下,全国烟区随处可见忙碌的秋收景象。烟叶采摘、烘烤、收购如何提效率、优服务?本期“视点”栏目走近湖南、广东、江西烟区,喜看基层一线新气象。

更多精彩看点,敬请关注《中国烟草》杂志及中国烟草资讯网、“中国烟草资讯”微信公众号。

编辑:丘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