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烟草专卖局主管 中国烟草总公司传媒中心主办
首页加入收藏订阅中心
资讯搜索

中国烟草传媒网投稿邮箱:echinatobaccotg@126.com

当前位置: 资讯中心 > 媒体视点
武夷烟叶公司以工业原料提质升级为导向,探索跨区域、大模块配方打叶,在更高水平上服务于原料供给。

用好每片叶 “炒”好每道“菜”

——福建武夷烟叶公司深入探索配方打叶技术

字体:+ -

武夷烟叶公司 供图

隆冬时节,寒意正浓。位于福建南平的武夷烟叶有限公司,迎来了最忙碌的“烤季”。

“对福建烟叶为主的配方模块,适当处理强度,彰显香型风格特色;对河南、湖南烟叶为主的上部烟叶配方模块,提高处理强度,达到保香增透功能。”复烤车间内,技术中心负责人卢敏瑞带领人员调整参数,为不同原料设定不同“火候”。

聚焦品牌需求、烟叶特色,应用特色工艺,这是武夷烟叶公司深耕配方打叶的一个缩影。2014年起,武夷烟叶公司以工业原料提质升级为导向,探索跨区域、大模块配方打叶,在更高水平上服务于原料供给。

配方打叶占比保持在90%以上,建立“利群”“黄金叶”“泰山”“长白山”四个品牌区域加工中心,均质化加工指标保持行业先进水平……围绕“增值”与“服务”,武夷烟叶公司深化升级配方打叶技术,力求用好每片叶、“炒”好每道“菜”,让重点品牌“吃饱”“吃好”。

聚焦集约化 构建“仓储保质”体系

“北方烟区收购调拨迟,要对相关烟叶除湿、清选;中部烟区部分烟叶入库时干燥易碎,要轻拿轻放,采用滑道卸车;南方烟区部分烟叶水分偏大,要及时除湿。”

在武夷烟叶公司原料仓库,有这样一张管理清单,详细列出了不同原料的保管“指南”。

“管好是用好的前提。”武夷烟叶公司加工的原料涉及福建、安徽等13个省份和部分国外烟叶,配方打叶原料平均在库周期3.5个月。为此,企业新建原烟仓库2.6万平方米,可存储库容达到50万担,从“硬件”上为配方打叶提供保障。

在此基础上,武夷烟叶公司优化管理流程,做好烟叶在库保管与调度:

结合原料使用情况,采取不同周期保管机制。短周期保管烟叶清选后,装框入库;长周期保管烟叶清选后,重新打包并存放除湿库。

所有仓库实现温湿度自动采集,及时掌握库内外温湿度变化。建立入库、选后入库、在库“三级质检”和分类保管机制。设立“烟叶拯救库”,建立“超水”“霉变”“虫情”三种应急处置机制。

着眼批次管理,提升仓储物流效能。批次管理模式重点跟踪烟叶批次“由一变多”后的配方使用,推进仓储环节质量追溯和数字化管理。精细化调度模式则能形成“日”配方单和“时”批次备料单。两者结合,大大提升了配方打叶原料的调度效率。

聚焦模块化 构建“均质加工”体系

“数字化精细控制,有利于稳定模块烟叶内在质量,也有利于根据品牌需求开展定制化生产。”谈及“ABC参数”控制法,浙江中烟驻点工作人员李波赞不绝口。

“ABC参数”控制法,是武夷烟叶公司推进加工参数控制数字化的一项探索,通过关联历史参数、物理特性等,智能生成不同环节的参数组合和处理强度,大大提升了加工控制水平。

均质化加工,是配方打叶的“灵魂”,其目的在于实现同一模块年度间、批次间和批次内片烟产品烟碱成分均匀一致,评吸质量相对稳定,物理指标协调均衡、过程质量波动有效可控。

聚焦这一目标,武夷烟叶公司打出“组合拳”,不断提升控制水平——

完善工艺模式,夯实均质化加工基础。构建“七级混配”均质化加工模式,在清选环节建立三级质量管理,推行四层质量把关机制。加工环节应用“小比例预配、二次预配”和“最小配方周期”模块配比方式,实现铺叶精准控制;采用定性、定量双因素配比出库,实现投料内在成分均匀。

建立多维评价,保障均质化加工稳定。建立“感官评价+外观评定+化学检测”三维动态评价体系,每2小时对样品进行感官评价和外观评定。

深化数字应用,促进均质化加工升级。推进全流程质量追溯信息化,实现原烟追溯到包、工艺数据追溯到批(柜)、片烟追溯到箱。推进生产关键指标可视化,为质量分析、参数控制、工艺改进、设备维修赋能。

聚焦个性化 构建“原料提质”体系

针对“泰山”原料,设定“抛物”干燥曲线,剔除青杂味;针对“黄金叶”原料,设定“递减”干燥曲线,彰显高香气风格;针对“利群”原料,设定“梯形”干燥曲线,减少香味物质损失……“一企一策”的个性化复烤工艺,已成为武夷烟叶公司的服务“名片”。

“卷烟品牌的需求,是我们工作的起点。”在满足共性化要求的基础上,武夷烟叶公司聚焦工业企业需求,探索特色工艺,助力原料使用范围拓宽和综合价值提升。

——设计烟叶分切分类提质处理工艺,实现叶身、叶基分切分类加工,拓展烟叶使用空间。

——引进片形调控系统,进行叶片规格筛分、超大片滑切和叶含梗调控,提升叶片“矩形度”“圆形度”,降低“细长度”。

——建立非烟物质剔除工艺和现场管控机制,以“设备+人工挑杂”方式,进一步增强除杂效率和质量。

——实施国家局重点项目“复烤加料加香对烟叶品质影响的研究”,打叶复烤加料加香设备及系统控制精度显著提升。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截至目前,2022年烤季实物产品得率为97.15%,重点品牌模块成品烟碱和水分变异系数分别为2.13%、1.33%,各项指标保持行业先进水平。”武夷烟叶公司主要负责人章文水介绍:“我们将以五项关键技术和均质化加工技术规程为指引,进一步深入探索配方打叶技术,为重点品牌提供优质可靠的原料保障。”

(作者单位:福建武夷烟叶公司)

编辑:陈慧芳

∧  返回顶部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出版发行

2024-10-15 来源: 《中国烟草》杂志社有限公司

10月15日,《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总第779期)出版发行。

近期,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分别组织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和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认真传达学习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本期“特稿”栏目报道相关会议精神,推动行业结合实际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紧盯目标任务,确保如期验收。本期“专稿”栏目刊发国家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捷在全国烟草生产经营管理一体化平台验收工作行业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当前,行业正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实。本期“学习”栏目刊发内蒙古、西藏区局(公司)和广东中烟主要负责同志的交流文章,并邀请广州市局(公司)、呼和浩特市局和湖北中烟武汉卷烟厂进行交流。

以责任为“笔”,用服务着“墨”。本期“关注”栏目刊发本刊调研组文章《格局打开 共赴山海》,展示青海烟草探索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有机融合工作,以及大连、福州市局(公司)做好中秋、国庆“双节”卷烟销售的报道。

最美是金秋,收获正当时。眼下,全国烟区随处可见忙碌的秋收景象。烟叶采摘、烘烤、收购如何提效率、优服务?本期“视点”栏目走近湖南、广东、江西烟区,喜看基层一线新气象。

更多精彩看点,敬请关注《中国烟草》杂志及中国烟草资讯网、“中国烟草资讯”微信公众号。

编辑:丘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