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南京市高淳区东坝镇,有这样一位零售户,她用笑容温暖人心,用行动诠释坚持,用爱心守护未来。在漫长的20余年开店历程中,一店,两人,三餐,四季,她从未说苦,从不怕累,迎着朝阳前进,向着美好的未来奋斗。
她叫张春梅。

张春梅(右)看望生活困难的群众 邢益鸣 图
一抹笑容温暖如春
从1995年起,张春梅与爱人共同在集镇经营一家食品百货店。第一次见到她,她正抱着3箱零食一路小跑地往店里搬,一顶鸭舌帽、两个袖套透露着干练与麻利。见到我,她热情一笑,说:“需要什么店里看看。”我一愣神,原来是把我当顾客了。
每次来到张春梅店里,总是人未到,笑声先到。有生意成交之后和客户的莞尔一笑,有和邻居拉家常时的捧腹大笑,有和供货商争论后的付之一笑。当然,每次见到我时都会心一笑,我知道,这是又要给我介绍相亲对象了……

张春梅(右)的笑容总是那么灿烂 邢益鸣 图
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好奇地问她天天怎么会有这么多开心的事呢。张春梅听了,哈哈大笑,说:“笑容是我待人处事的方式呀,我店里欢声笑语热闹了,来买东西的人才能更多,再说还能维护好邻里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举多得?用你们年轻人的话来说,笑容是会传染的,生意也会传染啊。”
是啊,用笑容对待每一天的劳累,对待每一个进店的人,张春梅用灿烂的笑容“笑看人生”,这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真让人羡慕。
一股韧劲坚如磐石
张春梅不光经营着一家商店,她自产自销的家乡特产“萝卜干”更是誉满全区,在年底销售旺季时平均一天能卖出3000多斤!每当别人羡慕她家萝卜干的销量时,我都会想起她曾对我说过创业时的艰辛。
开店之初,张春梅家生意并不怎么好,一是启动资金少,店铺老破小;二是没有固定客源,商品动销慢。时间一长,店撑不下去了,张春梅决定和老公一边经营商店,一边试着发展副业。
有次去二哥家做客,张春梅品尝到了二哥腌制的萝卜干,觉得非常好吃,便想着能不能扩大生产、对外销售。起初二哥担心腌萝卜干既上不了台面,又需要不少资金投入,风险太大并不同意。但张春梅三番五次上门劝说,并把自己的房子抵押贷了款,二哥这才同意一试。
“刚办萝卜干厂的前几年,我的手没有一处能看,冬天腌萝卜干时,被冻得长满了疮,为了食品卫生还不能涂药,戴着三层手套继续干。为了节省人力成本,我白天晒萝卜干、腌萝卜干,晚上还要送萝卜干,24小时连轴转,别人过年都是胖3斤,我是瘦10斤。”张春梅苦笑着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腌萝卜干市场反响特别好,买的人越来越多,许多单位、工厂都是上百斤起订购。张春梅灵机一动,便把萝卜干运到自己的店里售卖,既方便了消费者,又带动起了店里其他商品销售,顺带着自己的小店也盘活了。
春风拂过,万物复苏。坚持是张春梅的气质,她相信,在与坚持为邻的日子里,生活一定不会亏待她,美好必如她所愿。
一份守护感动人心
“张姨,过年好!我想你了都!”
“梅梅,你又来看我老太太了啊!”
……
每年过年前,张春梅都有一个习惯:带上红包和慰问品去看望街镇社区里的孤寡老人和儿童,给他们送上新年的礼物和祝福。这个习惯,一坚持,就是二十余载。
“我小时候,父母去世得早,靠村里的姑姑伯伯接济,现在长大了,有能力了,理所应当回馈社会,这并不算什么。”说这句话时,张春梅一改往日笑容,很严肃。
小舒是一位孤儿,张春梅早些年经常看望她,鼓励她认真读书,考上大学改变命运。小舒工作后,每年春节前都会来到店里,帮张春梅打扫卫生,与她聊聊家常,一起吃一顿年夜饭。“在我心里,早就把小舒当成我自己的孩子了,每年见到她别提多开心了。”张春梅笑呵呵地说。坚持公益事业,不求回报是张春梅一贯的作风,但孩子们又怎会忘记她的好呢?
不畏生活苦难,积极乐观向上;不惧事业险阻,努力闯荡前行;不吝付出回报,只求温暖存于人间。成千上万像张春梅一样的零售户,是卷烟零售市场上最美的风景,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高淳区局<分公司>)
编辑:陈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