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烟草专卖局主管 中国烟草总公司传媒中心主办
首页加入收藏订阅中心
资讯搜索

中国烟草传媒网投稿邮箱:echinatobaccotg@126.com

当前位置: 资讯中心 > 媒体视点
机械化是烟草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促进烟叶生产减工降本、提升烟叶产业竞争力的有力手段。近年来,行业坚持以农机农艺融合为突破口,持续推进全程全面机械化。本期特聚焦农机农艺融合主题,展现行业创新探索农机农艺融合的进展和成效。

“机”“艺”融合 创新向前

——行业坚定不移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

字体:+ -

农机一小步,农业一大步。

国家局党组高度关注破解烟叶生产“机械化作业”难题。国家局局长张建民多次强调,要以农机农艺融合为突破口,加快烟叶生产机械化转型。

天上飞的无人机,地上跑的大农机……行走在云南烟区,随处可见种烟“好帮手”,让烟农种烟越来越省力 /云南省局(公司)供图

今年以来,国家局先后印发2023年烟叶生产农机农艺融合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草农机研发与应用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为行业创新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指明了前行方向。

从农艺、农机、农田、农服四个方面协同发力,一体推进烟田宜机化改造、农艺宜机化再造、适用农机研发推广等机械化转型技术路线——

行业上下认真落实国家局党组部署要求,积极与大农业生产对接,坚定不移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跑出全程全面机械化“加速度”,推动烟叶生产向高效作业、轻松种烟迈进。

以艺宜机

——再造新农艺 重构新系统

【镜头】

在黑龙江烟区,农机在集中连片的烟田里匀速“行走”,沿途一片片烟叶被作业工位上的工人快速采摘,很快就在拖拽的货仓垒成了堆。

在山东烟区,无人驾驶的全自动小型烟叶收获机,分层采收烟叶、采后烟叶自动输送并存储,大大提高了采收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

在烟叶生产中,采收一直是用工量最多、用工价格最高、雇工最难的环节,其机械化作业需求最高,同时采收也是农机装备突破中,技术门槛最高、攻关难度最大的环节。

农艺是机械化作业的先导。从采收环节入手,一体化重构农艺生产技术,努力构建宜机化生产技术体系——

2022年,中国烟叶公司凝聚行业内外专家智慧,把农艺的宜机化作为推进机械化作业、实现生产减工降本的基础性要求,坚持宜机、轻简、质效并重的理念,结合国内外实践经验,创新提出以4次采收为主要技术特征的《农机农艺融合生产技术规程》。

在保障烟叶质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通过农艺整体设计调整,实现烟叶采收从5到7次调整至4次,降低采收农机装备研制技术门槛,既满足了中式卷烟原料需求,又符合现有烟叶生产技术特点,为全程全面机械化奠定了农艺基础。

去年以来,行业4个作业区、25个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县紧抓采收环节宜机化关键,以采收环节的农艺宜机化、倒逼其他环节农艺调整,全方位开展农艺标准体系宜机化再造,推进农艺标准集成、重构、统一,推动烟叶生产从精耕细作注重质量,向机械化作业兼顾质量效率转变。

再造新农艺,重构新系统。在中国烟叶公司生产管理部(技术推广部)主任黄晓东看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从来都不只是农机装备的问题。

“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农艺上要先行一步。”黄晓东表示,提升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用系统思维统筹谋划,全要素构建“机、艺、田、服”融合发展的机械化生产系统。

今年,为验证完善宜机化生产技术,行业在全国建立12个试验点,开展农业验证、工业验证、农机对接,优化定型宜机化农艺技术,完善农机农艺融合生产技术规程,推动烟叶生产技术体系提档升级。

同时,将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县增加到39个,以示范县为主体,探索构建“机、艺、田、服”机械化生产系统,建立烟叶生产机械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形成烟叶机械化生产系统构建技术要点,更好推进全程全面机械化。

以机促融

——农机更给力 种烟更省力

【镜头】

多彩黔贵,黔西南烟区育苗工场内,装盘播种一体机、烟苗剪叶机等快速运转,整个播种工序在机器运转中高效进行。

湖湘大地,郴州烟区大马力拖拉机牵引着起垄机穿梭于烟田间,农机所过之处,一行行笔直的烟墒随即呈现在眼前。

彩云之南,曲靖烟区自走式旱地栽植机等农机大显身手,烟叶移栽中打塘、放苗、灌溉、覆膜等各个环节大步迈向机械化作业。

八闽福地,南平烟区翠绿的烟叶长势喜人,无人机“嗡嗡”地穿梭飞防,精准、高效的作业,极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中原大地,平顶山烟区集中连片的烟田里,中耕培土机等农机来回穿梭耕作,一次次烟草农机测试选型正在热火朝天开展。

…………

春和景明,走进行业各烟区,随处可见农机下地“跑”,一台台种烟“好帮手”,让种烟越来越省力。

春日里一个个农机“劳作”的微镜头,折射出全国烟区机械化作业水平的不断提升——适用农机种类持续增加,烟叶生产重点环节机械化率超过55%。

能用、好用、适用的农机是机械化作业落地的重要支撑。

坚持机艺适配、衔接发展,把农机的适配选用作为减工降本的重要手段,把农机的适应性提升作为增强机械化生产系统效能的关键要素——

瞄准机械作业“盲点”“难点”,聚焦机艺融合、轻简高效、一体作业,国家局整体统筹推动全国各烟区加大关键环节农机装备研发推广力度,形成全环节覆盖、多场景应用、多区域适用的烟叶生产农机装备体系。

东北沃土,黑龙江烟区创新研制出的高地隙烟叶辅助采收机,进一步丰富采收装备类型,一机收千亩的机械化作业景象蔚为壮观。

齐鲁大地,山东烟区积极应用智能自走式高地隙植保、打顶、抑芽一体机等先进适用新技术、新农机、新装备,补齐全程机械化短板。

…………

农机更给力,种烟更省力。广袤烟区里,越来越适用的农机,让越来越多的烟农解放了双手,实现轻松、高效种烟。

以田适机

——烟田更宜机 农机更适配

【镜头】

一望无际的连片烟田,田成方、地成块、路相通、渠相连……这是贵州烟区开展烟田宜机化改造、建设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县的成果之一。

聚焦入田通畅、作业便利,推动烟田改造标准化、道路畅通化、地块规格化——

作为丘陵山地烟区的典型代表,贵州烟区积极开展以“小并大、短并长、弯变直、陡改平”等为重点的烟田宜机化改造,着力解决农机“下田无路走、田间掉头难”的难题,极大改善了农机入田条件。

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不仅要“以机适田”,还要 “以田适机”。

烟叶作为特色经济作物,70%以上种植在丘陵山区。改善丘陵山区农机通行、作业条件,推动丘陵山区烟叶生产机械化发展,是行业推进全程全面机械化的重点难点。

借鉴大农业土地宜机化改造技术经验,全国各烟区把改善农机通行、作业条件作为烟田宜机化的重要目标,坚持在烟田与农机作业互适上下功夫,因地制宜推进丘陵山区烟田宜机化改造,让更多的烟田可以享受农机之便。

2022年,全国烟叶百亩以上集中连片种植比例突破70%,多种农机可以直接开到田间地头,农机作业条件持续向好,农机“下田难、入地难、转弯难”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要为烟农提供优质便捷服务。在国家局统筹下,全国各烟区着力提高农机服务水平,积极融入大农业农机作业服务体系,因地制宜探索农机服务模式,推动农机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结合,提升农机作业效率效益,让农机服务真正方便烟农。

农机起舞忙,种烟更轻松。

放眼全国烟区,农机纵横驰骋,烟农辛勤耕耘,向全程全面机械化进军的新图景正不断铺展,烟叶生产展现出“高效作业、轻松种烟”新气象。

(通讯员单位:中国烟叶公司)

编辑:陈慧芳

∧  返回顶部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出版发行

2024-10-15 来源: 《中国烟草》杂志社有限公司

10月15日,《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总第779期)出版发行。

近期,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分别组织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和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认真传达学习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本期“特稿”栏目报道相关会议精神,推动行业结合实际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紧盯目标任务,确保如期验收。本期“专稿”栏目刊发国家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捷在全国烟草生产经营管理一体化平台验收工作行业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当前,行业正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实。本期“学习”栏目刊发内蒙古、西藏区局(公司)和广东中烟主要负责同志的交流文章,并邀请广州市局(公司)、呼和浩特市局和湖北中烟武汉卷烟厂进行交流。

以责任为“笔”,用服务着“墨”。本期“关注”栏目刊发本刊调研组文章《格局打开 共赴山海》,展示青海烟草探索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有机融合工作,以及大连、福州市局(公司)做好中秋、国庆“双节”卷烟销售的报道。

最美是金秋,收获正当时。眼下,全国烟区随处可见忙碌的秋收景象。烟叶采摘、烘烤、收购如何提效率、优服务?本期“视点”栏目走近湖南、广东、江西烟区,喜看基层一线新气象。

更多精彩看点,敬请关注《中国烟草》杂志及中国烟草资讯网、“中国烟草资讯”微信公众号。

编辑:丘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