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力木的店铺
每到夏日清晨,“阿卜力米提便民店”门前就成了一个小集市:卖馄饨的、卖干果的、卖油条的、卖水果的……
“快来快来,早上刚摘下来的草莓!”
“卖石榴咯,新鲜的石榴!”
……
叫卖吆喝声此起彼伏,汇成一段平淡却温馨的旋律,充满人间烟火气。
一个“坐标”
这间小商店开在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巴合齐乡斯日勒玛村村口,以店主阿力木·阿卜力米提的父亲名字命名。多年来,阿力木·阿卜力米提和他的店铺默默守卫在村口路边,为往来游人遮风挡雨,培育着金叶胡杨,开拓着路边经济,见证着乡村振兴。
阿力木的店铺位于315国道旁,是斯日勒玛村口,又在多个村庄的交汇点。作为村口第一站,在喀什地区烟草专卖局(公司)的帮助和指导下,阿卜力米提便民店成为疏勒县巴合齐乡第一个“金叶胡杨红色终端店”,商品从寥寥无几到琳琅满目,服务项目从仅售卖日常商品到生活服务全覆盖。
从2008年开店以来,阿卜力米提便民店成了斯日勒玛村的坐标,成了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一部分。人们相约出去做事时总会以“阿卜力米提商店见”作为“接头暗号”。
路口村头来往便利,在村委会和烟草公司多方的联络帮助下,阿力木申请成为斯日勒玛村唯一的“电子商务店”,免费为周围多个村的村民缴纳水电费、接收快递;申请成为“金穗惠农通服务点”,帮助周围村民存取款;打造成为“爱心助农驿站”,免费帮助村民售卖农产品;开通运用新零售,让商品插上“数字”翅膀,销路也越来越广。店门外硕大的“金叶胡杨·红色助农驿站”几个大字讲述着阿力木助农增收的故事。他说:“我是个农民,曾经我们两口子也是天不亮就下地劳作,我对农民的辛苦深有体会。在烟草公司帮助下,我的商店升级了好几次,现在收入高,店铺位置又好,能够尽一份力,帮助、服务村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一个“牌面”
随着经济和交通的发展,村子里南来北往的人多了起来,不少游客因斯日勒玛村的乡土风情慕名而来。店门前坑洼不平的“石头地”总会让驾驶小轿车的旅客悻悻而去。阿力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自费在路边修建了一个斜面的小平台,以供游客将车停到自家门口。同时,他利用位置优势,在商店前打造空闲休息区,放置了一些板凳桌椅,无偿为附近村民提供特色产品销售区,邀请困难群众在店门口开设早餐销售点,如果哪位村民没有时间来摆摊,只需把商品放置在店里的“爱心助农柜台”标上价格即可。阿力木还在门口流过的河渠旁放置了水桶、水盆等物品无偿供有需要的人们取用。
从石头地到小平台,不仅路经此地的游客能够下车小憩,欣赏乡村美景、购买农村特色产品,还帮助村民增加了收入。阿力木说:“每当看到游客将汽车停在店旁,下车来我们村观光、消费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小斜面不是斜面,是村子的‘牌面’;这条马路不是马路,是致富的道路。”村委会的干部们打趣说:“阿力木家的店可是咱们村的支柱产业,带动了半个村的GDP呢。”
一扇“窗口”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阿力木在店内实行“志愿劳动积分免费兑换”,附近多村村民可以凭借志愿劳动所获得的积分在这里免费兑换商品。他希望通过此举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劳动的行列。

阿力木(中)和妻子用心经营店铺
阿力木把自己的路边小店当作一个窗口。在烟草公司的帮助下,他在店里设置了红色革命精神宣传栏、红色精神读书角,他时常邀请村民来这里参观学习,村委会也将这里作为教育学习基地。有游客到这里游玩时,阿力木还会主动当起讲解员,为游客们宣讲红色故事,展现村庄的美好形象。
夏天到了,门前的公路上车来车往,阿力木和村民们又忙碌起来了……
(作者单位:新疆喀什地区局<公司> 张辉供图)
编辑:陈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