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
深入基层单位摸情况、找问题、提对策,以高质量调查研究助力现代化建设——
5月11日至16日,内蒙古区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张加成带队赴通辽、赤峰市局(公司)开展调研,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进终端、进车间、进烟田、进所站。一周时间里,调研组走进营销配送、烟叶生产、基层企业一线,实打实掌握实情、破解难题、推动工作。
进终端
掌握实情 直击问题
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
对卷烟市场情况掌握得越全面、越准确,就越能为谋划工作、深耕市场提供科学依据。
“哪些卷烟不够卖”“库存有多少”“零管系统好不好用”“有什么意见建议”……每到一个地方,调研组一行都深入市场最前沿,详细了解零售户社会库存、品牌动销、客户服务等情况。
既注重典型调查,也注重客户的广泛性、多样性。为了能全面准确了解市场真实情况,调研组对通辽、赤峰两地9户农网零售户、8户城网零售户进行深入调研,涵盖烟酒专业店、传统便利店、现代连锁便利店等多种业态。
调查研究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零售户普遍反映,疫情后市场回暖好转,“卷烟不愁卖”。市场真的就是一片大好吗?在调研组耐心询问下,一些零售户坦言,“雪茄烟有动销,但没卖多少”。
扑下身子搞好调查研究,既要把问题找准,还要把思路理清,更要把办法找到。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雪茄烟培育、卷烟货源投放等问题,调研组在全面掌握实际情况基础上,既总体分析面上的情况,又深入解剖麻雀,一一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比如,针对雪茄烟销量规模与市场需求匹配度低、社会库存偏大等问题,张加成当即安排销售部门调整雪茄烟访销策略,并着手制定全区国产雪茄烟培育工作意见,要求找准目标市场,精准细分市场,提高雪茄烟专业化营销水平。在调研的第3天,区局(公司)销售处起草的国产雪茄烟培育实施意见初稿已经“出炉”,对当前雪茄烟市场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切实可行的解决路径。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调研组成员深刻体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掌握真情况、解决真问题,才能出实招、见实效。
进车间
科学规划 统筹推进
内蒙古烟草商业目前共有15个物流中心。从运行情况看,全区整体仓储、分拣、配送能力远超实际需求,存在资源分散、产能不均、配置不合理的问题。面对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要求,亟须完善整体规划布局,整合资源、提高效率。
今年以来,新一届区局(公司)党组立足实际,提出“11345”内蒙古烟草商业现代化发展战略。
在物流现代化发展初步规划中,拟将15个物流中心整合优化为7个区域物流中心。针对内蒙古东部地域特点,将蒙东原有的4个物流中心(呼伦贝尔岭东、岭西、通辽、兴安盟物流中心)优化整合为海拉尔(岭西)、扎兰屯(岭东)、通辽3个区域物流分中心。
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需要大量客观、真实、有效的信息。此前,张加成曾历时一周专程前往扎兰屯、海拉尔,就东部区域物流业务整合进行调研,实地验证区域物流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此次调研第一站,调研组直奔通辽市局(公司)物流中心,实地了解卷烟仓储、分拣、配送情况,深入探讨业务优化整合后人员配置、分拣配送等细节,充分论证通辽分中心在不增加人员和设备情况下承接兴安盟科右中旗、突泉县分拣配送工作的科学性、可行性、有效性,现场解决包装机、叉车、托盘等物资调配需求,验证东部区域物流建设是否准确契合发展需要、是否具备落地条件。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在全面系统调研基础上,东部区域物流网络布局的方向更加明晰。经过综合分析,东部区域物流业务整合后,物流从业人员将减少23人,每年物流费用将减少360余万元。整合后的东部区域物流网络布局既有“一市设两中心”,也有“多中心配送一盟市”,这一布局更符合内蒙古烟草客观地域实际和发展规律。

调研组在赤峰市松山区山前村烟田仔细察看烟叶长势 /内蒙古区局(公司) 供图
进烟田
大有可为 坚定信心
烟叶生产位于烟草产业链的最前端,是行业发展的支撑基础。
5月15日,调研组用整整一天时间,进烟田、访烟农、走烟站,共同分析赤峰烟叶发展的困难与瓶颈,共商烟叶生产转型升级良策。
——“充分利用好地域平整辽阔的优势,提升烟叶规模化种植水平。”
在松山区山前村,调研组一行仔细察看烟叶长势,向正在田间劳作的烟农询问种烟情况,了解机械化起垄覆膜、无人机植保和“一部手机种好烟”服务平台等技术推广应用情况。“烟田连片、平整开阔,这是赤峰烟叶机械化发展的先天有利条件。”看到如此场景,张加成有感而发。
——“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烟叶烘烤质量,减少烘烤损失,进一步提升烟农获得感、幸福感。”
在王家地村烟叶集中烘烤工场,一座座节能环保的新式烤房坐落有序。工作人员正在对生物质烤房、自动加煤烤房进行试点改造。调研组详细了解烤房技改工程推进情况,就烘烤各项技术改进情况进行深入探讨。“烟农稳,则烟叶稳,烟农增收,人心就会稳定。”张加成如是说。
——“在科研上加大力度,服务上加大力度,加快实现内蒙古烟叶技术突破、质量突破。”
在与赤峰烟叶条线干部职工座谈时,针对赤峰烟叶种植规模小、品质不高、烟叶产业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张加成指出赤峰烟叶的价值和机遇所在:如果赤峰烟叶能够实现技术突破、质量提升,将为行业原料供应安全提供有益保障。加之赤峰烟区地域平整,处于北方烟区的最南端,未来大有可为、要坚定信心。
跳出赤峰看烟叶,跳出当下看未来。这是此次调研带给赤峰烟叶条线同志们的最大收获,也更加坚定了内蒙古烟叶现代化的发展信心。
进所站
情牵基层 心系一线
在年初全区烟草工作会议上,张加成强调,“对长期在艰苦偏远基层单位工作的同志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
“高看”和“厚爱”,并不是一句空话,是一次次直插一线的关心慰问,是一项项直抵人心的激励举措。
基层所站是行业专卖监管和客户服务的最前沿。此次调研期间,调研组一行先后奔赴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所站、赤峰市敖汉旗黄羊洼所站,认真察看办公场所、宿舍等区域,关切询问干部职工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得知科尔沁区大林所站的专管员、客户经理生活上有困难时,张加成指出,基层所站要在规范前提下,切实为一线人员做好后勤保障,让基层职工安心工作、舒心生活。
得知敖汉旗黄羊洼所站3名专管员、3名客户经理管理服务563户零售户时,张加成表示,要从基层实际出发,优化人员配置,理顺所站建制。在全区开展“三定”工作,力争在6月底前完成薪酬制度改革和晋升通道改革,关爱员工成长、促进员工幸福。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这次调研,是内蒙古区局(公司)党组大兴调查研究的一个生动缩影。
迎着晨曦而来、踏着夜色而归,调研组辗转奔波3000余公里,先后走访调研2家市局(公司)、4家旗县局(营销部)和3家一线所站,组织召开5场座谈会,听取118名干部职工意见建议,察实情、谋实招、求实效,以高质量调查研究助力内蒙古烟草商业现代化建设。
(作者单位:内蒙古区局<公司>)
编辑:陈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