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博在土耳其救援现场 /桐柏县局(分公司) 供图
没有人天生勇敢,但总有人无畏“逆行”。
在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有这样一位烟草人:平日不善言辞、默默无闻,但每当有事故或者灾害,他总会挺身而出、逆行而上。他就是桐柏县烟草专卖局市场监督管理员刘博。
2001年,刘博退伍后进入烟草行业。他带着一颗初心扎根基层,一干就是20多年。他是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也是南阳市“杰出青年志愿者”。他热心公益,作为桐柏蓝天救援队队长,从驰援武汉抗疫一线,到省内外重大救援,甚至远赴土耳其参与救灾,他从未缺席。
不惧生死,他奔赴抗疫第一线
2020年初,武汉打响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枪”。面对未知的疫情,无数人谈“疫”色变、避而远之,而刘博却时刻关注着武汉的疫情发展变化。
在新闻上看到武汉寻求支援的报道后,他第一时间向县防控工作指挥部递交了请战书,并妥当安排好单位工作和家庭的相关事宜,随时待命出发。
2020年2月18日,刘博作为蓝天救援队第三梯队成员驰援武汉,投入到武汉黄陂慈善总会联合仓库进行防疫物资接收转运工作。当时,这个应急仓库主要用于临时中转全国各地及境外通过中华慈善总会、湖北慈善总会等相关机构驰援武汉的物资,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每天,刘博与其他队员一起,为捐赠物资清关、调拨发放、登记整理归档,将指定物资转运到各医院和省内各市、州车辆……每个环节都是分秒必争。有时,一些援助物资午夜到达,在人手紧张的情况下,他们白天晚上连轴转。在整整26个日夜里,他和队友们一道转运酒精9000余桶、大米360余吨,蔬菜水果更是不计其数。
回想当时,武汉的物资保障相当困难。救援队员们坚守在仓库,饿了吃泡面,困了睡帐篷。面对艰苦的工作,他坚定地说:“我是一名退伍军人、一位出生在革命老区的烟草人,理应竭尽全力,为战胜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武汉回家时,刘博整整瘦了20斤。消瘦的身躯,掩盖不住他笔直的脊梁,他将坚守初心、舍身忘我的品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不眠不休,他连续奋战72小时
2021年7月20日,郑州及豫北部分地区遭遇特大暴雨,发生严重的内涝灾情。看到郑州受灾的消息后,刘博倍感揪心。
当日,他处理安排好手中的工作,深夜与几名志愿者一道,带着救灾物资自行驱车奔向郑州,再次踏上逆行之路。
尽管桐柏距离郑州只有4个多小时的车程,但这次的路途却显得格外的漫长。一方面,他携带着救生艇等大量救援器材;另一方面,暴雨依旧持续不停地下着,阻碍着他们前进的脚步。
7月21日6时许,驱车近7个小时,刘博一行赶到了郑州。来不及休息,在简单啃了几口自带的面包后,他便投入到紧张的救援工作中。
偌大的城市里,一片汪洋。哪里受灾严重,他就去哪里;哪里有需要,他就在哪里。在30多个小时内,刘博冲锋在前,与其他救援队员一道共转移被困人员200余人,其中幼儿16人、孕妇1人。
7月23日,刘博转战新乡救灾一线,继续奋战。此时,他已经持续开展救援工作近72小时。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烟草人无畏无惧、回报社会的责任之心和拳拳深情。
抗震救灾,他以“小我”成就“大爱”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7.9级地震,铺天盖地的灾难现场图片令人揪心。当看到中国蓝天救援队队长群里发布的“启动土耳其地震救援报备”通知时,刘博第一时间便萌生了参与救援的想法。
异国他乡、余震不断,语言不通、生活习惯差异,都是摆在面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一次救援的危险远超以往,生死往往就在一线之间。
2月11日,刘博辞别了父母,与其他河南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们一道,奔赴土耳其救援一线。历经10余个小时飞行后,刘博一行抵达土耳其南部城市,也是此次地震的重灾区——卡赫拉曼马拉什。
卡赫拉曼马拉什距离震中只有50公里,最低气温达到-7℃。目之所及,城市一片狼藉,坍塌的房屋随处可见,频频发生的余震,让本就摇摇欲坠的房屋随时都有再次坍塌的可能……可以说,这里没有一刻是安全的。
救援分秒必争!在这种凶险的情形下,刘博不顾危险,全力投入到救援当中。在废墟下的狭小空间内,他冒着危险、匍匐前行,只为寻找一丝生的希望。凌晨两三点,他仍然在救援现场全力搜救,实在疲劳,就在附近的火堆旁和队友背靠背打个盹,然后继续投入到救援行动中去。
在一周的救援中,刘博和其他蓝天救援队队员共搜救生还者2人,搜寻被困遇难者37人。
一次逆行,足见勇敢;三次逆行,尽显担当!
在刘博身上,还有太多鲜为人知的爱心故事。他似一道微光,温暖他人、照亮前路。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有他的身影;他用实际行动,彰显着行业的无私大爱和责任担当!
编辑:陈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