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烟草专卖局主管 中国烟草总公司传媒中心主办
首页加入收藏订阅中心
资讯搜索

中国烟草传媒网投稿邮箱:echinatobaccotg@126.com

当前位置: 资讯中心 > 媒体视点
8月下旬,在行业主题教育承上启下的时间节点,《中国烟草》杂志社联合湖北烟草工商企业,访科研中心、走烟区烟田、进帮扶车间,就湖北烟草高质量发展主题展开联合调研。

大江奔涌立潮头

——《中国烟草》杂志社暨湖北烟草工商联合调研组调研见闻录

字体:+ -

荆楚大地,勃勃生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5次考察湖北,赋予湖北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等使命任务,为湖北改革发展把脉定向、指路领航。

贺茂堂 摄

牢记殷殷嘱托,近年来,湖北烟草聚焦“两烟强省”定位和“走在行业前列”要求,矢志不移抓创新、凝心聚力谋发展,在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绘写着“湖北实践”的崭新篇章。

8月下旬,在行业主题教育承上启下的时间节点,《中国烟草》杂志社联合湖北烟草工商企业,访科研中心、走烟区烟田、进帮扶车间,就湖北烟草高质量发展主题展开联合调研。

一路行,一路看,一路思。我们记录下这样一组印象——

调研组在楼房沟村察看烟叶生产情况 /兰瑞斌 摄

印象之——“敢为天下新”

第一站: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在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

8月23日,走进素以创新精神著称行业的湖北中烟技术中心,琳琅满目的创新产品,让我们体会到了“创新”之于“双千亿”品牌“黄鹤楼”的重要意义。

“十四五”以来,湖北中烟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着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凸显科技创新对产品发展的支撑优势;另一方面,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为创新发展持续赋能。

首创视窗滤棒技术、降焦减害功能颗粒制备及添加技术、软质润香宝保湿保香技术,创新开发与应用“中棵烟+高油分”烟叶生产技术……湖北中烟围绕技术研发、产品集成、管理创新、数字化转型等6大主题展开技术攻关,形成200余项科研成果,有力支撑产品高质量发展。

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构建“1+4+X”创新制度体系、“五四五”科技人才梯队建设体系、科技创新力量体系和“五位一体”创新绩效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显著激发了创新动力活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放眼行业,“细短中”和香型品类卷烟创新,曾带动中式卷烟品牌整体转型升级,成为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但随着时间推移,新品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引起国家局党组高度关注。

在创意工作室,几款新品的展示,引发调研组极大兴趣。

蜜桃口味、形似口红;透明滤棒、涡流凝香……“黄鹤楼”果韵、视窗等新品打破创新窠臼,带来不一样的消费体验。

技术中心副主任张耀华介绍,这是以“能感知、成体系、有支撑”9字为设计遵循,着力破解中式卷烟可视、可听、可感知技术难题的新实践。

“今年行业半年工作会议上,张建民局长提出了破解卷烟新品创新同质化的重要课题。湖北中烟这几款新品,令人耳目一新,让我们看到了破解这一难题的‘湖北方案’。”调研组组长、《中国烟草》杂志社董事长、总经理支树华对此如是评价。

湖北中烟党组书记、总经理郜强强调,企业将牢牢把握学习“制胜武器”、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基础管理“有力支撑”、数字赋能“重要抓手”,以高质量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印象之——“争先竞位”

第二站:湖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机关

人才是创新之核、发展之要、强国之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人才是关键要素和重要支撑。

国家局党组高度重视干部人才队伍建设,2018年以来,“造就高素质队伍”始终是党组工作重心之一。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湖北省局(公司)持续推进高素质队伍建设,继把2022年定位为“高质量发展深化年”后,又把2023年定位为“高质量发展争先竞位年”,大力营造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让“实干”成为湖北烟草最鲜明的注脚。

在凝心铸魂中增强“想干事”的合力。通过党管人才推动到底、组织力量覆盖到底、理论学习深入到底、监督触角延伸到底,充分激发全员“争先竞位”意识。

在锻造队伍中提升“会干事”的能力。注重选贤与能、注重专业素养培养、注重实践锻炼,着力培育全员“争先竞位”能力。近年来,先后有184名基层员工到国家局、省局上挂,23名省局机关及二级单位员工到基层锻炼,12名员工到地方政府交流。

“只要有需要、有机会,党组一律大力支持员工挂职锻炼,目的就是让他们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调研组副组长、湖北省局(公司)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刘义华解释道。

在搭台唱戏中展现“能干事”的实力。以领军人才、技能人才、青年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为抓手,通过建立人才科创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组建大师工作室、为新员工配备导师等,形成“争先竞位”格局。

在奖优罚劣中激发“干成事”的动力。对优秀集体、个人实行“优者必奖”“应奖尽奖”,并打通成长成才通道,激发员工“争先竞位”活力。

多管齐下,成效卓著,湖北省局(公司)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强大动能。省局(公司)先后获评“全国卷烟打假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省直机关党建工作先进单位”“行业网信工作先进部门”“烟草技能栽培比武一等奖”“行业内训师教学能力竞赛第一名”等荣誉。

印象之——“高质量党建”

第三站:十堰市烟草专卖局(公司)

山水激荡,乾坤际会。

十堰的仙山秀水,涵养了十堰烟草人丰厚的文化底蕴,也激发着干事创业的干劲与闯劲。

2022年以来,十堰市局(公司)党组围绕高质量发展工作主线,着力打造“头雁”党建工作特色品牌,以特色党建品牌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党业融合”,是十堰烟草党建品牌打造的核心目标。

实施党建“头雁领航”工程,推进政治、效能、服务、创新、清廉“五个机关”创建;实施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提升工程,创新“集中学习—交流研讨—初心课堂—现场教学—实地调研—实践活动”模式;实施样板支部建设工程,开展“支部集体攻坚,争当模范书记”“党员立标杆,看板比业绩”等系列活动;实施党员先锋模范工程,组建4支“头雁”党员先锋队,选树11名“头雁·金叶先锋”典型;实施党建文化培育工程,创建“雁行书院”“知行雁语”季刊,成立志愿服务队、文艺宣传服务队,衍生发展廉洁、安全、青年、体育、文艺等子品牌……

“五大工程”的实施,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也让“党业融合”目标照进现实。

党建高质量,发展有力量。

在“头雁”党建品牌引领下,2022年,十堰市局(公司)高质量发展交出精彩答卷,获颁市“经济发展先进集体”“绩效考评先进单位”,市直机关“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红旗党支部”,全省烟草商业“高质量发展深化年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党建品牌建设,有效推动党建工作由虚向实,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十堰市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经理李斌红深有感触地说。

印象之——“山区现代化”

第四站:竹山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

巍巍秦巴,连亘不绝。竹山,古称上庸,是巴文化的发源地。

自1995年种植烤烟以来,烟叶产业便是竹山县特色农业产业之一,是“全县较大的扶贫工程、较快的致富产业、较好的发展项目”。

近年来,为实现烟草农业现代化梦想,竹山烟草人狠抓优质技术示范推广,有效解决连作障碍和烟区土壤肥力退化问题,大力推广“冯氏育苗法”、一次性打顶技术,100%实现小苗井窖式深栽,广泛开展绿色防控,落实成熟采收,探索推广烘烤曲线设定的最优数值等,烟叶品质大幅提升。  

山区农机农艺推广是普遍性难题,也是制约烟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竹山“八山一水一分田”,县局(营销部)围绕“育苗工场、田间生产、烘烤工场”三大作业场景,重点突出机耕整地、起垄覆膜、培土植保等关键环节,全面推进烟叶生产机械化。推广使用“小白龙”起垄机、覆膜机、拖拉机等各类农机设备500余台,科学制作井窖破壁封窝器、简易播种器等小型适宜器具,为山区烟地实现减工降本插上“科学之翼”。

与此同时,大力推进烟区综合体建设,与乡村振兴产业规划高度融合,与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对接,助力烟农再增收、村民再就业。

“我们将持续抓基层、强基础,狠抓技术员培训和职业烟农培养,加强工商政合作,共谋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竹山县局(营销部)局长、经理师利艳说。

印象之——“高品质烟叶”

第五站:竹山县官渡镇楼房沟村

从竹山县城出发,沿着狭而弯的盘山公路车行1小时,便到了官渡镇政府所在地;再沿着蜿蜒颠簸、时有水毁路段的砂石路,行驶1小时,方到楼房沟村。

楼房沟村位于秦巴山区的核心地带,被绵延不绝的大山层层包裹。近年来,楼房沟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形成以烟叶产业为主、种养殖业、中药材为辅的产业格局,真正实现了“户户有产业,人人有事做”。

俯瞰楼房沟村,一幢幢小洋楼错落有致,一辆辆轿车行驶在乡间,在青山绿水间勾勒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改变,源于烟叶产业的落地。

楼房沟村从2001年开始种烟,至今每年稳定发展烟农55户以上、面积达1800亩、年均产值800万元以上,户均收入超过18万元,在全镇乃至全县各项指标位居前列。

眼看、手摸、鼻嗅……在入村的缓坡地带,在烟农尤卫文家中,在生物质烘烤房前,调研组仔细察看烟田烟叶生长情况,现场观摩烟叶烘烤和专业分级流程,对烟叶品质赞不绝口。

调研组副组长、湖北中烟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华刚说:“这里烟叶叶片厚度适中、油分高、色泽佳、品质好,在工业运用上颇受欢迎、颇有前景。”

据介绍,村里严格按照烟草公司培训指导的标准化、精品化流程进行大田管理和烘烤,向质量要效益,烟叶品质好在全县也是有名的。

青山成就了烟叶产业,烟叶产业成就了山里人。

48岁的尤卫文种烟18年,今年种烟40亩、预计收入20万元。靠着种烟,他供了两个孩子上学,新修了两层楼房,购买了小轿车,并准备在城里购置住房。

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的美好图景。

印象之——“高标准建设”

第六站:竹山县宝丰卫浴产业园

“这些产品不仅拥有外观专利,还有发明专利”“公司是国家卫浴阀门行业标准制定单位”……

24日下午,调研组走进宝丰镇卫浴产业园,深入了解园区建设、入驻企业及带动当地税收、就业增长情况。

2020年,竹山县抢抓疫后重振和沿海产业转移机遇,全产业链引进卫浴产业。已投资58亿元,建成标准厂房96万平方米;签约卫浴项目151家,入驻投产企业88家,成为鄂西北地区规模最大、链条最全、特色最鲜明的卫浴产业,明显带动当地就业。2023年1至7月,实现应税销售收入69.16亿元,税收4.16亿元。

产业园的建设,离不开国烟的倾情帮扶。

2020年以来,国家局累计投入帮扶资金9600余万元,支持产业园新建厂房12栋8.2万平方米。厂房坚持高标准建设,“是园区建得最好、配套最完善的”。

筑得金巢在,引得金凤来。

至今,国烟援建厂房共入驻5家规模企业。2023年1至7月,实现应税销售收入39.72亿元,税收2.29亿元。

进园区,系统听取整体讲解;进展厅,细心询问产品详情;进车间,俯下身子察看生产线。调研组边走边看边问,深入了解国烟帮扶项目的特点和亮点,对项目在园区所发挥的示范带动作用有了深刻印象,对国烟帮扶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铭记于心。

沉下身子,深入基层;马不停蹄,直奔现场。此次调研,覆盖省、市、县、镇、村层级,沾满“泥土味”“车间味”,行程满满,收获满满。让我们看到了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劲动力和深厚根基,更坚定了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行业新的更大贡献的信心和力量。

(调研组成员:《中国烟草》杂志社 支树华 高建国 张建丽 张宇 国家局挂职帮扶干部 程晓兵 桑运良 湖北省局<公司> 刘义华 陈昊 吴婕 湖北中烟 华刚 曾瀚东 十堰市局<公司> 兰瑞斌 竹山县局<营销部> 邵雨生)

编辑:陈慧芳

∧  返回顶部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出版发行

2024-10-15 来源: 《中国烟草》杂志社有限公司

10月15日,《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总第779期)出版发行。

近期,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分别组织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和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认真传达学习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本期“特稿”栏目报道相关会议精神,推动行业结合实际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紧盯目标任务,确保如期验收。本期“专稿”栏目刊发国家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捷在全国烟草生产经营管理一体化平台验收工作行业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当前,行业正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实。本期“学习”栏目刊发内蒙古、西藏区局(公司)和广东中烟主要负责同志的交流文章,并邀请广州市局(公司)、呼和浩特市局和湖北中烟武汉卷烟厂进行交流。

以责任为“笔”,用服务着“墨”。本期“关注”栏目刊发本刊调研组文章《格局打开 共赴山海》,展示青海烟草探索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有机融合工作,以及大连、福州市局(公司)做好中秋、国庆“双节”卷烟销售的报道。

最美是金秋,收获正当时。眼下,全国烟区随处可见忙碌的秋收景象。烟叶采摘、烘烤、收购如何提效率、优服务?本期“视点”栏目走近湖南、广东、江西烟区,喜看基层一线新气象。

更多精彩看点,敬请关注《中国烟草》杂志及中国烟草资讯网、“中国烟草资讯”微信公众号。

编辑:丘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