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烟草专卖局主管 中国烟草总公司传媒中心主办
首页加入收藏订阅中心
资讯搜索

中国烟草传媒网投稿邮箱:echinatobaccotg@126.com

当前位置: 资讯中心 > 媒体视点

小山村惊艳大世界

字体:+ -

游客在荆竹村里的水果基地里采摘水果

天色澄澈,山风悠长。

位于大娄山和武陵山交汇处的重庆武隆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通过努力,武隆将烟叶培育成了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走进武隆区荆竹村,农家小院炊烟袅袅,精品民宿鳞次栉比,乡村茶馆还原乡愁,时尚书屋墨香萦绕,木叶吹奏的山歌不时飘扬入耳,让每一位心怀田园的人痴醉。

往昔回眸,艰辛岁月“难以忘怀”

很多年前,荆竹村还只是一个山区贫困村。“荆竹这个高旮旯,红苕洋芋苞谷粑,要想吃上大米饭,除非媳妇生娃娃”。这几句顺口溜,真实地反映了荆竹村在人们心中的老印象。

荆竹村原隶属四川省,1997年划由重庆市管辖。全村共有565户2084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海拔在1000至1300米,林海、草甸、天坑、峡谷等自然资源遍布全村,森林覆盖率达75%,由于生态良好,天空时常飘着朵朵白云,“云上荆竹”的美名由此而来。

“以前我们哪懂看什么风景哟,山就是山,树就是树,后来才晓得,从小看到大的这些山山树树都是宝贝,现在我们都靠它们吃饭。”住在荆竹村南边桐梓园的老农王良说。王良口中的“后来”,是荆竹村的蝶变时光。

早些年,这些自然生态山水,并没有给大家带来“财富”。相反却因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土地贫瘠、水资源匮乏等条件制约,被周边的人戏称为“鸟都不生蛋”的“穷旮旯”。这些岁月片段记忆,更是让荆竹村民永难忘。

年过八旬曾任村干部的陈明江回忆道:“我们村过去穷,穷根在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滞后,是一个典型的无水、无电、无路、无产业的‘四无村’。”

荆竹村烟田,宛若一幅美丽田园画卷

拥抱变革,山村嬗变“焕发光彩”

自1986年起,荆竹村借改革的春风,开始推广烤烟种植。那年,几名村干部和十余户村民采取“相互转工、抱团发展”的模式,开启这场艰难的“绿色革命”,逐渐在贫瘠土地上找到致富之路。第二年,政府和村民共建进村公路,用了5年时间修成一条13.4公里的泥石路。

这条乡村“振兴路”带动荆竹村的烤烟产业,使村民摆脱了贫困。2012年,仙女山镇政府获得烟草惠民路建设资金,将这条泥石路升级为柏油路,不仅解决了“晴通雨阻”的问题,还加速了荆竹村新时代的转型发展。

同年,武隆区农委果农专家流转了100亩土地,开发高山水果。经过多年试种,蓝莓、葡萄、李子、樱桃、脆桃等多种水果种植取得成功。“寻梦园”水果基地集采摘、观光、休闲等于一体,成为休闲农业示范基地。

2014年,重庆武隆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联合多部门在荆竹村建立首个大学生创业园,吸引多名返乡大学生加入。创业园不仅实现种植收入,还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机会。此后,归原小镇项目的实施和武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重庆仙女山机场的落成,进一步加速了荆竹村的发展。

如此一来,荆竹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葡萄仙坛”“仙家菜圃”等一系列高山特色产业园和精品民宿。每年夏天,仙女山带来的不仅有凉爽的空气,还有带动“凉经济”的丰厚收益。

现在,荆竹村不仅是旅游胜地,更是一个繁荣地区的缩影,成功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年人均收入达到2.2万元。

勤劳铸就,时代脚步“绘就图景”

2023年3月,荆竹村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授予“最佳旅游乡村”称号,颁奖仪式在沙特阿拉伯的欧拉举行。

“从穷乡僻壤变旅游乡村,见证了乡村振兴战略既保护了‘绿水青山’,又带来了‘金山银山’。”荆竹村党支部书记谌菊,在谈及村里这些年的美好变化时十分骄傲地说。

在这场“生态资源”变“美丽经济”,“绿色发展”变“美丽乡村”的进程中,村民不仅成为股东,还创建了荆之园农业有限公司,提供从农业到旅游的一系列服务,实现农民务工收入和土地收益的“双丰收”。这一变革,吸引了更多村民和外来企业加入,共同沿着“农旅融合”的道路前行,进一步提升了乡村的绿色价值、创新力和经济实力。

武隆区局(分公司)积极响应地方经济发展,与区农委、烟办、仙女山街道等协作,于2023年在荆竹村打造了“烟旅融合”示范基地,将一站式服务站、培训中心及六大示范区融于一体,以现代农业之光映照“最佳旅游乡村”的最美底色。

良好的生态、便捷的交通,吸引众多外出打工的人们开始纷纷回乡创业。曾在山西打工“淘金”数年的荆竹村民冉武奎,2020年开始回乡“重操旧业”——种烟。2023年他承包100亩土地种烟,成为村里“植绿致富”的一个典型代表。

穿梭在荆竹村的小路上,目之所及,是平整宽阔的街道,整洁美观的楼房,忙而有序的农事活动和空气中隐隐传来的果香。那路边挂起的“归原问舍,云尚荆竹”标语,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耀眼。这不只是乡村发展的响亮宣言,更是村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颂歌和期盼。

(作者及供图单位:重庆市武隆区局<分公司>)

编辑:陈慧芳

∧  返回顶部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出版发行

2024-10-15 来源: 《中国烟草》杂志社有限公司

10月15日,《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总第779期)出版发行。

近期,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分别组织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和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认真传达学习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本期“特稿”栏目报道相关会议精神,推动行业结合实际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紧盯目标任务,确保如期验收。本期“专稿”栏目刊发国家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捷在全国烟草生产经营管理一体化平台验收工作行业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当前,行业正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实。本期“学习”栏目刊发内蒙古、西藏区局(公司)和广东中烟主要负责同志的交流文章,并邀请广州市局(公司)、呼和浩特市局和湖北中烟武汉卷烟厂进行交流。

以责任为“笔”,用服务着“墨”。本期“关注”栏目刊发本刊调研组文章《格局打开 共赴山海》,展示青海烟草探索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有机融合工作,以及大连、福州市局(公司)做好中秋、国庆“双节”卷烟销售的报道。

最美是金秋,收获正当时。眼下,全国烟区随处可见忙碌的秋收景象。烟叶采摘、烘烤、收购如何提效率、优服务?本期“视点”栏目走近湖南、广东、江西烟区,喜看基层一线新气象。

更多精彩看点,敬请关注《中国烟草》杂志及中国烟草资讯网、“中国烟草资讯”微信公众号。

编辑:丘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