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层治理工作,强调“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
2023年全国烟草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全行业要实施基层提升专项行动,引导工作力量向基层下沉、工作资源向基层聚集。这一系列重要要求,为四川烟草商业优化基层治理提供了有力指导。
由于自然、气候、历史等诸多因素,四川省人口分布极为不均,其中常住人口低于十万的县(区、市)有32个,主要集中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两个高海拔民族自治州。这两个州面积达到四川全省的48.7%,但所辖31个县(市)常住人口合计只有191.7万,仅占全省2.3%。具体到行业,位于甘孜、阿坝州的一些县级分公司“规模虽小、机构俱全”,普遍存在“管辖面积大、服务对象少、管理基础弱、运行成本高、生活条件差、拴心留人难”等特点,成为制约全省商业整体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弱项。
2023年,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四川省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董秀明领题,带领调研组深入甘孜、阿坝两家单位,以“解剖麻雀”的工作方式,调研当前两家单位管理优化工作成效、明确尚存的短板弱项、谋划下一阶段管理优化工作重点,力争以点带面,努力提升行业基层治理效能。
梳理职能 精准施策 扎实推动“三个优化”
2021年以来,四川省局(公司)党组提出“探索优化全州管理服务体系、探索优化机构和人员配置、探索优化资产和费用配置”“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质效”等工作思路,鼓励两家单位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闯出一套符合高海拔地区实际、与内地单位差异化发展的管理模式。
在四川省局(公司)的指导下,两家单位认真梳理州、县两级职责,在保持现有机构不变、执法主体不变、管理层级不增、人员数量不增的前提下,重塑州局、县级局的职能和权责边界,将非必须由县级局承担的事务上移至州局(公司)或集中到中心县级局,并相应进行机构调整、业务优化、机制配套,推动了资源要素更加集聚,管理优化取得阶段性成效。
优化了管理服务模式。在专卖监管、卷烟销售、物流配送等行业主营业务工作上,两家单位结合各自区域特点,尊重历史因素,进行了业务合并、优化,将具体工作向州局(公司)和中心县级局(分公司)整合,减轻基层单位的业务工作压力。
优化了机构人员设置。两家单位都将所辖区域划分为不同片区,在片区内指定中心县级局(分公司),将片区党的建设、纪检监察等党建职能授权于中心县级局,基层党组织由之前的24个优化为13个,并根据业务工作开展撤销其他县级局(分公司)内设机构,把减量与提质有机结合起来,借势优化人、财、物配置。
优化了资产费用配置。两家单位大力推进资产集中管理,其中甘孜州局(公司)将全州20个支出账户调整为一个基本账户集中支付,对全州单位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进行归口统一管理,全面取消县局(分公司)的核算职能,税务申报、缴纳全部集中至州局(公司);阿坝州局(公司)在原资产“集中管理、统一调配”的基础上,实施“税收集中解缴、资金集中支付、财务集中核算”,精简银行账户13个,每年减少基层单位会计凭证处理笔数3800余笔,实现全州行业零现金支付。
这次管理服务优化工作,是甘孜、阿坝两家单位自上划以来最为重大的业务管理变革,虽时间紧、任务重,但进展比预想得顺、效果比预期得好。总结原因,在于两家单位贯通运用了系统融合、求真务实、创新求变、精准施策、依靠群众的“五大作风”,做到了按客观规律和群众意愿办事。
贯通运用了“系统融合”的作风。管理优化是一场结构性调整和格局性重塑,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过程中,两家单位在空间上注重统筹“整体与局部”、时间上注重统筹“当前与长远”、业务上注重统筹“融合与独立”,坚持统筹兼顾、相互促进,形成整体合力,实现管理优化的最大效能。
贯通运用了“求真务实”的作风。两家单位在管理优化中,都进行了深入系统谋划,着力把情况摸透、问题找准、药方开实,注重把各方的意见“听全”,尤其重视正反两面不同的声音,尽可能把各种要素考虑得更周全一些,既“求是”又“唯实”,推动管理变革真正落地见效。
贯通运用了“创新求变”的作风。“逢难处,则思变,应变则通”。两家单位管理优化,着眼自身实际,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敢于突破条条框框束缚,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涌现出大量行之有效的创新做法,极大激发了基层活力,形成了从“要我改”到“我要改”、从“要求减压”到“自我加压”的良好局面。
贯通运用了“精准施策”的作风。四川省局(公司)不出统一模板、不要求“齐步走”,两家单位尊重差异、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结合实际进行探索,做到宜留则留、宜调则调、宜改则改,因地制宜出实招,精准应对解难题,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贯通运用了“依靠群众”的作风。基层的事,关键是要多听基层言、多为群众谋。管理优化中,两家单位把职工群众摆在重要位置,鲜明提出顺向调整原则,即顺应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之“向”,顺应“人往高处走”的人心之“向”,始终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为民,切实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
理清问题 久久为功 推动工作落地见效
管理优化是一篇前后相续的大文章,“前半篇”重在调整优化,形成物理变化;“后半篇”重在提质增效,催生化学反应。目前“前半篇”完成较好,但如果“后半篇”跟不上,管理优化就不算真正到位。
两家单位管理优化取得阶段性成效,但调研中发现,两家单位队伍素能还未完全匹配,优化成效还未完全彰显,配套体系还未完全跟上。在下一阶段管理优化过程中,要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深化完善措施,统筹把握融合与独立、线上与线下、减人与优事等原则,切实把管理优化成果转化为发展红利和治理实效,确保“十四五”末圆满实现规模、成本、费用、质量、效益等预期目标。
继续抓好业务模式优化。聚焦市场管理、客户服务、物流配送等业务工作,围绕“应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进一步梳理职能职责,及时出台相匹配的业务流程、操作标准、考核体系,压紧压实各级责任,确保既高效履行职责,又防止出现责任盲区。
继续抓好机构与人员优化。根据优化后的各级职能职责,统筹人数和薪酬、管理岗和操作岗,按照“宜分则分、宜合则合、人岗匹配”的原则,需要什么就设什么,合理设置专卖、营销、党建、监督等相关岗位,健全基层干部选育用管工作链条,全面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努力通过“人”的素质素能提升,带动“事”的优化提升。
继续抓好资产费用优化。资金、资产、核算、税费等以集中为基本原则,同时从实际出发,聚焦资产配置、费用报销、食堂开设、保安服务等方面,兼顾好管理优化与职工所需,把握好集中的程度,以高质量资源配置保障高质量发展。
优化基层治理,中央有要求,行业有部署,四川烟草商业有行动。着眼未来,四川省局(公司)将把管理优化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提高发展质量效益、落实为基层减负要求的具体抓手,在“十四五”后半程持续做好四川烟草商业“业、人、财”的优化,以高水平的基层治理推动全省烟草商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编辑:陈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