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烟草专卖局主管 中国烟草总公司传媒中心主办
首页加入收藏订阅中心
资讯搜索

中国烟草传媒网投稿邮箱:echinatobaccotg@126.com

当前位置: 资讯中心 > 媒体视点

院士领航 赋能烟稻深度融合

字体:+ -

春分过,农事忙。走进福建烟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一望无垠。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3000多亩烟稻轮作区已完成农田翻耕、烟苗移栽、烟田培土作业,千里田畴,绿意盎然。

近年来,福建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牢牢把握农业强国战略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坚持“以烟促稻、以烟稳粮”的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加快融入大农业,拓展粮烟融合新赛道,打造烟稻深度融合新产业,构筑烟稻产业竞争新优势。龙岩市上杭县局(分公司)以此为契机,联合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谢华安及其工作团队,建立“谢华安院士工作小站”,围绕烟稻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利用创新链延伸产业链,探索形成“春种烟叶,秋种稻,冬季抢茬种萝卜”的“烟+稻+N”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着力建设高标准粮烟双优基地。

打造烟稻融合创新链 拓宽发展空间

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关键要靠科技创新驱动。上杭县局(分公司)携手谢华安院士团队在大地上试验、在烟田里研究,坚持研究与转化一体推进,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谢华安院士(中)与粮烟种植大户陈福玉亲切交谈 /上杭县局(分公司) 供图

福建烟区烟稻轮作历史悠久,但种烟后种植传统品种水稻模式单一,产业链条固化。上杭县局(分公司)坚持产业创新、业态创新、品种创新、链条延伸,引入谢华安院士团队培育的最新优质晚稻品种“福香占”,与原种植品种和常规晚稻品种进行生产对比,观察在统一生产技术条件下,不同品种的田间长势长相、病虫发生情况、稻米产质量差异等。

通过对比,优质晚稻新品种“福香占”脱颖而出。“‘福香占’抗倒伏,中抗稻瘟病,稻米外观优,有香味,米质达部颁二等优质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非常适合作为烟后稻种植。”谢华安院士团队成员、全国劳模、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正高级农艺师徐淑英介绍。

2023年6月,上杭县局(分公司)在上杭县庐丰畲族乡建立1000余亩“福香占”烟后稻绿色高效安全生产示范区,由谢华安院士团队负责全程种植技术指导。同年11月,谢华安院士组织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专家开展烟后稻“福香占”千亩示范片测产验收。“福香占”每亩产量达621公斤,比原种植品种每亩增产42.35公斤。

“‘福香占’病虫害少、结实率高、抗倒伏、品质优异,今后可大面积推广种植。”谢华安对“福香占”种植生产给予高度评价。

春季种烟,秋季种稻,烟后稻收割后3个月的农闲土地如何利用?

带着这个问题,上杭县局(分公司)与谢华安院士团队、上杭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又深入研究当地光、温、水等自然资源,分析不同的季节农作物的最佳茬口对接时间,最终将目标锁定在适宜的冬种作物萝卜上。

2023年,上杭县局(分公司)在庐丰畲族乡李立春家庭农场示范种植“烟稻后萝卜”。当年“烟稻后萝卜”亩产量近5000公斤。

“春季种烟叶,秋季种稻,冬季种萝卜。一年三熟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延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也增加了农民经济效益。”上杭县局(分公司)局长、经理江益忠说。

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了烟稻轮作的质量效益,以科技“含新量”提升产业“含金量”,丰富了效益“收获量”。

创新产业发展新技术 激活发展动能

想要收好粮,除了选好种,还要种好稻。

绿色是农业的底色。为提升烟后稻生产绿色化、精益化水平,谢华安院士团队在项目区开展“福香占”不同施肥组合的对比试验,观察不同处理的水稻田间长势长相、病虫发生情况等,分析不同处理的产量、质量差异和对土壤肥力与结构的影响情况。

“实践证明,‘福香占’使用以诺复合微生物菌肥和有机肥后产量高、千粒重重、结实率高,在种植过程中不需要过量施肥。”徐淑英介绍。

在专家的指导下,烟农运用增施生物有机肥、科学肥水管理等技术种植“福香占”,实行健康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既降低了种植成本,又做到科学种稻、绿色种稻、高效种稻。

为做好烟、稻、萝卜茬口对接,推行烟稻菜等组合的水旱轮作制,谢华安院士团队开展同一烟后稻、萝卜品种,在不同播栽及收获期条件下田间长势长相、病虫发生情况等实验,分析对两种作物产量、质量的影响情况,从而选择最优烟、稻、萝卜茬口对接期,实现作物种植时间最优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谋今思远,谢华安院士团队多次组织专家采用多媒体培训、产区现场指导、专家咨询等方式,对高层次技术人员、烟技员、农户等不同层次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相关人员技术水平与智能装备操作技能水平,为烟草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培育人才,积蓄动能。

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上杭烟草依托与谢华安院士工作小站密切合作,从“烟稻对唱”到“烟+稻+N”多元化产业综合体,土地活起来了,大农业发展起来了,农民因此富起来了。

垦千顷良田,收粟米万斛。上杭“烟+稻+N”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是福建烟区产业融合发展的缩影。2023年,全省烟稻融合面积93万亩,占比98%,“以烟稳粮、以烟促粮”融合发展模式进一步稳固和发展。

促进烟稻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福建烟区将持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构建烟稻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完善生产组织模式与市场拓展模式,走好产业兴农、科技兴农、绿色兴农、质量兴农之路,将烟稻产业打造成助力乡村振兴的强村富民新产业。

(作者单位:福建龙岩上杭县局<分公司>、福建省局<公司>)

编辑:陈慧芳

∧  返回顶部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出版发行

2024-10-15 来源: 《中国烟草》杂志社有限公司

10月15日,《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总第779期)出版发行。

近期,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分别组织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和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认真传达学习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本期“特稿”栏目报道相关会议精神,推动行业结合实际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紧盯目标任务,确保如期验收。本期“专稿”栏目刊发国家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捷在全国烟草生产经营管理一体化平台验收工作行业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当前,行业正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实。本期“学习”栏目刊发内蒙古、西藏区局(公司)和广东中烟主要负责同志的交流文章,并邀请广州市局(公司)、呼和浩特市局和湖北中烟武汉卷烟厂进行交流。

以责任为“笔”,用服务着“墨”。本期“关注”栏目刊发本刊调研组文章《格局打开 共赴山海》,展示青海烟草探索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有机融合工作,以及大连、福州市局(公司)做好中秋、国庆“双节”卷烟销售的报道。

最美是金秋,收获正当时。眼下,全国烟区随处可见忙碌的秋收景象。烟叶采摘、烘烤、收购如何提效率、优服务?本期“视点”栏目走近湖南、广东、江西烟区,喜看基层一线新气象。

更多精彩看点,敬请关注《中国烟草》杂志及中国烟草资讯网、“中国烟草资讯”微信公众号。

编辑:丘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