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居新村新景 龙岗 图
春到会理娇媚展,万亩花海万亩烟。在四川凉山州会理烟区,一路烟苗青青,满眼菜花金黄,樱花相送,开落成诗,村舍点缀其间,浓浓的乡情氤氲其中,一幅又一幅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金黄油菜花 迎来八方游客
“我通过新闻了解到这里的油菜开花了,就约了朋友,两家人开车自驾游,拍了许多照片,还录了视频发了抖音,特别是小朋友,看到油菜花海和大片田园农景非常开心。”明媚春光中,会理市鹿厂镇银坡村水稻现代农业园区里5000亩油菜花竞相绽放,来自成都的游客郑女士尽情徜徉于花海享受自然美景。
从鹿厂镇进入银坡村,沿途就能看到大片油菜花或远或近分布道路两旁。来到现代农业园区,大片的油菜花让人眼前一亮。走进田间,置身于金灿灿的油菜花海,顿觉身心轻松惬意。微风拂面,阵阵浓郁的花香扑鼻而来,不少观光打卡的游客正拍照留念或者小坐休息。
“真没想到,我们看来再平常不过的油菜花,现在也变成了吸引游客的观赏花。”银坡村7组烟农尹国军情不自禁地感叹。
近年来,银坡村抢抓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契机,在园区内建成高标准农田10000亩,水稻、油菜高标准种植面积5000亩,园区内路、水、电、气、通信“五网”配套齐全,实现了“田成型、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园区积极探索“以粮为主、粮烟复合、六良配套”发展模式,聚焦新品种改良、科技赋能,持续优化土地生产要素配置,因地制宜处理好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烟叶种植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关系,打造了“水稻+烟”“水稻+油菜”“稻鱼共生”“小麦+烟”等粮油烟复合产业种植带,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园区致力推行园区+农户、园区+公司+农户等新型助农联合体,带动周边农户致富增收,村民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生产等方式融入产业链,不仅能得到土地租金,还可以通过务工获得收入。”银坡村党支部书记让志军介绍,如今,银坡村发展起赏花经济、休闲度假等新业态,为方便游客,银坡村积极鼓励村民开设农家乐和民宿,纷至沓来的游客在银坡村品尝农家菜,购买油菜花蜜,采购当地生态鱼虾等,为当地村民解决了销售难题,促进了“美丽经济”带动“集体经济”。
山峦随势起伏,花海随风摇曳。油菜花海成了当地村民的“聚集地”,民族服装秀、田间课堂……各色各样的活动都在这里举办,延绵的花海成为银坡村一张亮丽的“金名片”。
鲜红石榴花 染红增收画卷
春花开尽见深红,夏叶始繁明浅绿。4月下旬,会理40万亩石榴花恣意绽放,阡陌纵横间,处处是火的海洋,红的花海。
会理是中国石榴第一镇,全国最大集中连片种植40多万亩石榴,每年市场规模70多万吨。石榴树成为会理人民致富增收的“致富树”,石榴果成了满载希望的“幸福果”“致富果”。
在彰冠镇古桥村,放眼望去,层叠绿叶中,石榴花开正艳,一簇簇、一串串、一朵朵,绽放着骄阳似火的花瓣。石榴花具有一股豪侠气,红焰沸腾红得当仁不让,红得霸道,犹如红宝石一般舒展着奔放灿烂的殷红,怒放着勃勃的生机。
红花绿海间,是一批批“村在林中,园在村中,居在园中”的特色新居。石榴观光旅游业蓬勃发展,实现了园区变景区、果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劳动变运动,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石榴花太美啦,客人越来越多,我都忙不过来了。”近段时间以来,前来赏花的游人络绎不绝,观花海、赏田园、品野菜,家住鹿厂镇兴隆村5组的马约明忙得不可开交,一边张罗着客人的住行吃玩,一边打着电话和预约的客人沟通行程。
马约明今年种植烤烟20亩,本来正是烟叶大田移栽的繁忙季节,得益于合作社的专业化服务,烤烟全部交由合作社社员和“共享用工”采用机械化移栽,腾出时间来的马约明借助石榴花海的优势顺势开了农家乐和民宿,加上供不应求的石榴花蜜、野花蜜、老腊肉、核桃花等土特产,一个花季下来纯收入能达15万以上。
石榴花遇上老火腿别具风味,农家土鸡碰到山野珍菌唇齿留香,刚刚采摘的蕨菜、香椿芽、折耳根、荠菜清香扑鼻。
“平均每天要来10多拨客人,特别是双休日,都是大人小孩一家子开车来。我们村的烟农能抽出时间的都开了农家乐,可不能错过一年一次的石榴花哟,既方便了游客,又鼓了腰包。”马约明介绍,兴致勃勃的客人留恋花海拍照录视频,田野的各色山花野草成了游人的焦点,午餐晚饭样样不同勾引着游客的肠胃,石榴花海变成了附近100多户烟农增收的聚宝盆。
千枝竞秀,万树争艳。油菜花黄得耀眼,石榴花红得像火,龙肘山万亩杜鹃五彩斑斓,梨树一身雪白皎洁无瑕……应时绽放,花海相接,烟农增收的画卷也绚丽得热情奔放。
(作者单位:四川凉山州会理市局<分公司>)
编辑:陈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