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后,安徽皖南烟区的烟田进入“休眠期”,烟草机械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也陆续回到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复盘全年承担项目的研究情况。但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杨昊林却没有离开,他正使用测绘工具仔细地丈量烟田面积,记录测量的数据,为下一步开展计算机检测田块算法试验打好基础。
立足烟草,放眼大农业。2023年底,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和安徽皖南烟叶公司联合成立烟草机械科技小院,转眼间已过去一年时间。
“现阶段科技小院最大的成果并不是项目进展,而是校企联合实现高层次人才的锻炼成长,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增添新动能。”科技小院的首席科学家江庆教授这样认为。

农机主管林硕(右)正在开展编烟机验证工作
木秀于林 硕果满枝
路过烟草机械科技小院的试验田,经常能看到一位个子不高、皮肤黝黑的小伙子,他蹲在烟田里,痴痴地盯着一台正在作业的烟草农机,似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叫林硕,既是皖南烟叶公司技术中心的农机主管,也是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江庆教授的得意门生,更是烟草机械科技小院的领头羊。
自从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毕业后,林硕踏进了既陌生又充满希望的土地,从事农机建设项目管理、农机研究创新工作。

烟草机械小院的机械
“要搞农机,我现在首先要弄清楚烟叶是怎么种的。”这句质朴的话语,成为林硕职业生涯的起点。弄清烟叶如何种植成为他的首要实习课题。一本技术手册、一辆老旧的自行车、一个磨破了边的笔记本,成了他探索烟叶世界的“三件宝”。烟农家、烟田、育苗大棚、烟技员的寝室就成为了他大部分工作场所。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了解,他基本了解了烟叶种植的流程和基础技术指标。但他也发现,整个烟叶种植环节,除了耕整地和开沟起垄,没有见到任何烟草专用农机作业,也没有开展烟草农机引进的渠道、制度。
面对烟叶种植中农机的缺失与制度的空白,林硕没有退缩,反而激起了他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依托市场,开展农机引进与改进,是发展农机的基本手段。”他积极参与烟草行业《高性能烟草农业系列机械装备的研制与推广应用》项目验证工作,并投身于全国烟草行业全程机械化试点专项工作,同步开展《皖南烟区烟叶生产机械的引用改进与推广应用》项目研究,通过持续的农机现场演示考察与引进改良,林硕在播种、剪叶、起垄、覆膜、培土、烘烤等关键环节,陆续示范推广9种各类适宜机型。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先后围绕农机建设管理、应用管理,结合生产现状,以主要实施者的身份,规范农机项目建设流程,制定《基础设施农机具试行实施办法》以及《农机资产试行管护办法》,他还积极探索开展烟草农机化本地服务,培育了本地农机维保服务商,并构建了一套售后服务体系。在2024年东南武夷南岭丘陵作业区农机现场会上,以林硕为核心的科技小院团队,主导的农机研发工作成为重点展示内容之一,取得了较好效果。他从一名普通高校学生,逐渐成长为一名扎根基层、勇于创新的农机研发精英,实现了职业生涯的转变。

农机主管林硕(中)正在调试起垄施肥覆膜机
初生牛犊 小荷展露
岁末年初,2025年即将毕业的烟草机械科技小院的成员单澳、王浩感触颇深,一年多的时间,他们已经与科技小院的伙伴们结下深厚的友谊。
“我的研究课题是移栽机专用的仿生鸭嘴栽植装置。目前完成仿生鸭嘴移栽装置建模和运动轨迹验证工作,毕业前我必须完成仿生鸭嘴栽植装置的制作及田间试验,尽量不留下遗憾。”研究生单澳坦陈。
“自动取送苗装置是我研究的课题,模型在实验室测试正常,但是烟叶移栽季田间试验却不理想,想要达到栽深栽实的技术标准,还需要对部件不断加工,毕业前我也要完成承担的试验任务。”王浩接着说道。
有别于过去的一些科研人才培养模式,科技小院让研究生长期驻扎在产业生产一线。根据学制,除掉在校学习时间外,在一线实习工作短则一年半,长则两年。再加上专家、教授、企业导师随时随地的技术、科研指导,手把手带着学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服务农户。
科技小院在不断发展壮大,面临着现有小院成员的毕业季,吸纳新的人才,补充新的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杨昊林就是工学院江庆教授挖掘的新人才。
“我们在新型移栽机田间试验过程中发现,烟苗人工大面积统计耗时耗力,且准确度不高。如果能使用工业高速摄像头,运用计算机图像识别的技术,就能快速分析移栽机的田间栽植效果,更高效且准确,能够实现农田的精准管理和决策。因此,我们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揭榜挂帅,选拔成绩优秀的杨昊林成为科技小院的新成员。”江庆教授热心地介绍新成员。
“我有幸刚入学就加入科技小院,能够直接在田间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我研究的计算机检测田块算法,核心是图形图像的处理技术,原不是移栽机项目内容,但对于移栽机栽植效果的判定具有重要意义。计算机检测田块算法在农业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未来还可以与无人机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共同推动烟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杨昊林满怀信心地说。
新加入科技小院的成员吴林杰研究的课题是移栽机底盘。“虽然国外已经有相对成熟的移栽机,但这些机械到皖南烟区始终水土不服,主要是丘陵山区的地形地貌和土壤性状对农机田间作业有较大的影响。外来农机无法拿来直接用,必须进行本地化改良,底盘就是关键的装置,我主要针对移栽机田间调头难的问题,对移栽机底盘进行优化改进,让它更适宜皖南烟区丘陵地形作业。”
“我们的烟草机械科技小院也是国字号的小院,登录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和中国科协共同开发的全国科技小院服务管理平台,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小院日志,今年有54条记录,详细记录每位成员的试验项目及进展情况,学校的导师和企业导师都可以登录系统,实时掌握成员的科研动态,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帮助小院成员取得更大的进步。”江庆教授指着手机APP界面说道。
说一千道一万,乡村振兴关键还是靠人才。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科技小院的“农秀才”下沉农村生产一线,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一年多的时间,烟草机械小院初见成效,依托安徽农业大学的科技优势与人才投入,不仅为烟叶生产,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成为皖南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
(作者单位:安徽皖南烟叶公司 图片:张萍)
编辑:陈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