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烟草专卖局主管 中国烟草总公司传媒中心主办
首页加入收藏订阅中心
资讯搜索

中国烟草传媒网投稿邮箱:echinatobaccotg@126.com

当前位置: 资讯中心 > 媒体视点

问题插曲一响 “高手”闪亮登场

字体:+ -

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小插曲”突然登场。面对小烦恼,福建中烟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制丝车间工人们用经验和智慧轻松应对。他们紧抓“质量第一”的理念,引入“技能提升、全员参与”的新思路,构建了独特的“4+1”管理体系,确保每个环节稳步前行。遇到难题?不用慌。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像是超级大脑,秒速分析,迅速解锁难题,把挑战变成升级的阶梯。

成绩单上是闪闪发光的全优,特别是质量能力指数(CPK)、烘丝水分精准率、制丝过程质量指数(QI),都远远超过了2024年的预期目标。经验、技巧与智慧的结合,让挑战变成了成长的动力,创造了亮眼的成绩单。

烟丝里的“零差错”艺术

走进制丝车间,一股浓浓的工匠气息扑面而来。质量不是冰冷的检验数据,而是每一次精心雕琢的成果。车间上下追求的不仅是烘丝零断流、工艺无瑕、质量零事故,还要让重点牌号烟丝的品质超越常规,这是一场关于“三个零,一个控制”的质量变革。

为了实现这目标,制丝车间有了“4+1”的创新方法:工艺监督、分析测量、绩效评价、能力提升四大平台齐上阵,再加上创新能力提升的“秘密武器”,让质量管理像流水线一样顺畅,制度、标准、规范一个不落。质量之路,从无坦途。制丝车间工人们自我加压,设定了超严的考核指标,哪里存在薄弱环节,便会组队去“打怪”,专治各种“不服”。

徐志刚,制丝车间的工艺员,他深知烘丝工序的微妙:叶增温的小小波动,都能让烟丝的水分大做文章,影响最终口感。为了“零差错”,制丝车间紧盯叶增温设备,从疏水阀到蒸汽减压阀,再到流量自动调控,一套组合拳下来,烘丝入口水分达标率从不及格冲到85%以上,这背后是无数次尝试与改进的汗水。而烘丝出口水分,更是考验稳定性的关键时刻。存在温差大的困扰,车间的技术小组就像雕琢艺术品一样,对控制模型参数精雕细琢,反复试验,直到烘丝出口水分标准偏差达优率稳稳站在95%以上。

问题导向,是制丝车间的制胜法宝。从员工自主排查到班组长巡查,再到联合专项检查,层层把关,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每月、每季,还有技术中心的大考,问题闭环管理,质量管控水平步步高升。用数据说话,质量分析测量平台也不能少。班组日报、车间周分析、月度运行分析,再加上跨部门的质量分析机制,数据共享,壁垒打破,质量提升的每一步都清晰可见。

在制丝车间,质量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每一次操作、每一次检查的行动准则。大家用行动证明,将“质量”摆在首要位置,在生产线上干出一番实实在在的漂亮活儿。而这,正是制丝车间“质”在必得的底气与自信。

质量在手 难题无忧

在制丝车间的世界里,复杂多变的生产环境就像是一场未知的探险。李小城,这位车间里的“智多星”,总挂在嘴边一句话:“咱们不能等问题上门,得主动出击,把质量隐患扼杀在摇篮里。”在生产过程中,拒绝“救火式”的应对,而是选择以终为始,把质量放在心头,握紧手中。

为了守护产品质量,制丝车间可是下足了功夫,科学规划,精准施策,从“人机料法环”全方位入手,深挖生产中的风险点,搭建起行为、设备等管控模块,这些模块环环相扣,共同织就了一张质量管控的“防护网”,为生产的稳定和产品的优质保驾护航。

2022年9月,“七匹狼(锋芒)”转区生产的挑战悄然而至,但制丝车间已蓄势待发。他们与技术中心、质量管理部紧密合作,犹如一支精干的“超级英雄联盟”,凭借精准识别与系统梳理,提前揪出了风险点,并量身打造了预防措施,真正做到了未雨绸缪。制丝车间还会定期举办质量沙龙,为生产质量搭建了一个“复盘”的平台。通过回顾近5年生产中发生的异常事件,运用“5Why”质量分析工具深入剖析,为生产质量提供了宝贵的“诊断”经验。

车间工艺人员对一区CTD塔底积料问题进行排查 陈晓雯 图

在工艺研究方面,制丝车间同样不遗余力。针对CTD气流烘丝机膨胀塔积料的问题,他们锚定“零断流”目标,对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和精准施策。通过改变蒸汽引射方向、调整风道风量分配、优化塔底网板角度等措施,他们彻底解决了堵料问题,让质量风险隐患烟消云散。

在班组建设方面,制丝车间更是将质量意识深入人心。他们按照企业下达的年度质量目标,对关键指标进行逐级分解,并运用于绩效考核、质量优秀管控班组评比等。这种以工作业绩为导向的激励机制,让每一位员工都充满了干劲和激情。

为了进一步提升全员知识储备和风险防范能力,制丝车间频频上大招,质量知识竞赛、技能竞赛轮番上阵,还有专题培训和联合演练,让车间工人对质量风险了如指掌。值得一提的是,制丝车间还鼓励大家创新,谁有好点子、好方法,都能得到表彰和推广。

面对挑战,制丝车间工人们以卓越的智慧与坚定的决心,将每个细微难题视为锤炼技艺的契机。他们以匠心雕琢品质,将挑战化为成长的阶梯。在质量之路上,始终步履不停,勇往直前,将每一次跨越变成对“再多难题也要轻松拿捏”的生动注解,彰显着卓越与执着的力量。

(作者单位:福建中烟)

编辑:陈慧芳

∧  返回顶部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出版发行

2024-10-15 来源: 《中国烟草》杂志社有限公司

10月15日,《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总第779期)出版发行。

近期,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分别组织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和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认真传达学习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本期“特稿”栏目报道相关会议精神,推动行业结合实际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紧盯目标任务,确保如期验收。本期“专稿”栏目刊发国家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捷在全国烟草生产经营管理一体化平台验收工作行业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当前,行业正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实。本期“学习”栏目刊发内蒙古、西藏区局(公司)和广东中烟主要负责同志的交流文章,并邀请广州市局(公司)、呼和浩特市局和湖北中烟武汉卷烟厂进行交流。

以责任为“笔”,用服务着“墨”。本期“关注”栏目刊发本刊调研组文章《格局打开 共赴山海》,展示青海烟草探索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有机融合工作,以及大连、福州市局(公司)做好中秋、国庆“双节”卷烟销售的报道。

最美是金秋,收获正当时。眼下,全国烟区随处可见忙碌的秋收景象。烟叶采摘、烘烤、收购如何提效率、优服务?本期“视点”栏目走近湖南、广东、江西烟区,喜看基层一线新气象。

更多精彩看点,敬请关注《中国烟草》杂志及中国烟草资讯网、“中国烟草资讯”微信公众号。

编辑:丘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