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烟草专卖局主管 中国烟草总公司传媒中心主办
首页加入收藏订阅中心
资讯搜索

中国烟草传媒网投稿邮箱:echinatobaccotg@126.com

当前位置: 资讯中心 > 媒体视点

劳模带头 工匠跟上

——四川中烟以劳模工匠人才培育强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字体:+ -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事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事关企业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建设。

近年来,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将培育劳模工匠人才作为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公司干部职工努力下,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烟草产业工人队伍正阔步走在企业发展新征程上。

锲而不舍 以劳模精神为引领

“只有不断打磨工艺,才能不断追求卓越。”党的二十大代表、四川中烟长城雪茄厂“李秋月雪茄卷制创新工作室”带头人李秋月如是说。

作为四川省劳动模范和雪茄卷制大师,她多次深入车间一线,宣讲党的政策理论和工匠精神;并通过创新工作室,发掘、培养雪茄卷制人才,同时在多个行业交流平台展示雪茄制作技艺。

“我将继续做好传、帮、带工作,用行动诠释工匠精神。”李秋月说。

作为四川中烟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者,劳模孙常荣和朱鹏程的故事同样充满传奇色彩。

作为成都卷烟厂制丝车间主任,孙常荣瞄准新质生产力,带领团队通过智能化改造,推动企业向“无人车间”的目标大步迈进。作为技术中心产品配方员,朱鹏程参与公司多项创新项目,帮助企业在产品研发上取得显著成绩。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创于新”,唯有技艺精湛,才能擎起“大国制造”。

西昌卷烟厂卷包车间包装维修班长刘昌林,是车间公认的技术“大拿”。他从创新入手,开展多项包装设备的技术创新工作,共取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1项、4项发明专利进入实审期。

其中,“一种透明纸夹钳开合控制装置”创新解决了ZB45型包装机组的共性问题,使该部分的故障率由1.54%降低到0.041%。成果进行推广后,仅此一项每年每台设备节约成本19万元,并带动了车间的“创新热潮”。

从配方到工艺,从技术创新到设备维修……以劳模和工匠精神为引领,四川中烟上下一心,着力打造有理想守信念、懂知识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和技能支撑。

“四大平台” 以制度创新为抓手

高素质产业工人的培养,不仅仅依赖个人的奋斗,更需要制度的支持和平台的搭建。

为此,四川中烟积极建设“四大平台”,从选树、培养、宣传到创新,努力打破职业转换、岗位调整和职位晋级的限制,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产业工人提供全方位支持。

“刘万春和张宝是企业优秀产业工人的代表,也是‘四川中烟工匠’选树活动培养出来的人才。”四川中烟人力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四川中烟工匠”培养选树活动每两年开展一次。活动聚焦企业生产一线的优秀人才,通过评选树立榜样,带动全员争当工匠、奋勇争先。

刘万春是长城雪茄厂一线工人,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与厚积薄发,成功改进雪茄生产工艺中多个环节,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成为企业又一雪茄卷制大师、“春派”卷制技术创始人、首屈一指的“大工匠”。

张宝,曾经的绵阳卷烟厂维修工,如今已然成为全国技术能手、四川中烟首席技师,张宝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以他命名的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已组织开展科技项目、QC课题等28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3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144项、外观专利7项。2019年,被认定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22年,被授予四川省“十佳”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固然重要,创新平台的建设则能覆盖更全面的人才建设。

四川中烟李旭东工作室成员介绍自主研发的工厂数据平台。该平台通过整合工厂数据,打通“系统壁垒”,让数据管理实现互联互通 /四川中烟 供图

近年来,四川中烟已建立了覆盖生产、科研、技术等领域的多个创新工作室。这些工作室的创立,不仅推动了企业技术和产品的进步,也成为了劳模工匠们展示才华和实现梦想的舞台。

截至目前,四川中烟共创建覆盖生产经营全业务线的57家公司级创新工作室,在技艺传承、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长期发挥积极示范作用。

由“工”至“匠” 以产业发展为目标

工,为工人;匠,即有专门技术的工人。由“工”到“匠”,不仅需要企业的辅助催化,更需要职工自身的破茧重生及团队之间的传承成就。

“人才引领、人才驱动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和内在意涵,年轻干部人才队伍正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中坚力量。做到严管厚爱,把严的基调贯穿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各环节、成长进步各阶段,为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储备更加强大的后备力量。”四川中烟主要负责人表示。

在四川中烟,工匠精神已深深植根于企业文化之中。从市场拼搏到工艺传承,从技术拓展到业务创新,一支懂知识、有技能、敢创新的产业工人队伍正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实现了产业工人与企业发展同向发力、双向奔赴。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奋斗在四川烟草工业各个环节的产业工人,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正在时代的洪流中勇立潮头、乘风破浪,在新征程上实现价值、展现风采。

(作者单位:四川中烟)

编辑:陈慧芳

∧  返回顶部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出版发行

2024-10-15 来源: 《中国烟草》杂志社有限公司

10月15日,《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总第779期)出版发行。

近期,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分别组织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和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认真传达学习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本期“特稿”栏目报道相关会议精神,推动行业结合实际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紧盯目标任务,确保如期验收。本期“专稿”栏目刊发国家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捷在全国烟草生产经营管理一体化平台验收工作行业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当前,行业正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实。本期“学习”栏目刊发内蒙古、西藏区局(公司)和广东中烟主要负责同志的交流文章,并邀请广州市局(公司)、呼和浩特市局和湖北中烟武汉卷烟厂进行交流。

以责任为“笔”,用服务着“墨”。本期“关注”栏目刊发本刊调研组文章《格局打开 共赴山海》,展示青海烟草探索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有机融合工作,以及大连、福州市局(公司)做好中秋、国庆“双节”卷烟销售的报道。

最美是金秋,收获正当时。眼下,全国烟区随处可见忙碌的秋收景象。烟叶采摘、烘烤、收购如何提效率、优服务?本期“视点”栏目走近湖南、广东、江西烟区,喜看基层一线新气象。

更多精彩看点,敬请关注《中国烟草》杂志及中国烟草资讯网、“中国烟草资讯”微信公众号。

编辑:丘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