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烟草专卖局主管 中国烟草总公司传媒中心主办
首页加入收藏订阅中心
资讯搜索

中国烟草传媒网投稿邮箱:echinatobaccotg@126.com

当前位置: 资讯中心 > 媒体视点

探寻“杭州六小龙”背后的秘诀

字体:+ -

一石激起千层浪。蛇年春节前后,“杭州六小龙”刷屏全球互联网,引得媒体纷纷发问:科技新锐为何扎堆涌现?向杭州、向浙江学什么?如何培育更多的“六小龙”?

问题有深度,分析有很多:营商环境、创新氛围、人才济济、包容开放、产业集聚、积淀深厚……这些答案都很有启发性,作为行业媒体,我们也尝试探寻背后的秘诀。

秘诀一:创新离不开土壤,土壤需要足够肥沃

宇树科技、深度求索、游戏科学、强脑科技、群核科技、云深处科技在创新赛道上各有独门绝技,总部都在杭州,但并非全是当地土生土长的企业。

“六小龙”创始人只有一半来自浙江,有4人曾在杭州求学,特别是强脑科技,最初孵化于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是来自杭州余杭区未来科技城的考察团,于2018年飞行万里从波士顿“请”来的。

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六小龙”创始人之所以不约而同选择在杭州创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里有创新创业的沃土。

浙江历来重视创新。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提出“八八战略”的浙江省域发展总体方略,其中就提到科教兴省、人才强省。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明确要求浙江“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

蓝图绘就,经年不辍。今天的浙江,把创新“置顶”,正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省会杭州是佼佼者,“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热带雨林”式生态彰显创新活力之城的气质。

结出丰硕果实的,一定是肥沃的土壤,这是规律使然。创新是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国家局党组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先后三次召开全国烟草科技创新大会,建设创新型行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烟草生物育种、绿色防控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

科研没有捷径,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一个地方如果是出现一两家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可以视为偶然,而如果是一群“瞪羚”和“独角兽”奔跑,那就是必然。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创新在行业高质量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更加凸显。如何悉心“培土”,源源不断地提供养料,托举起枝繁叶茂的产业森林,是一个值得全行业认真思考的课题。

秘诀二: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

“六小龙”缘何声名鹊起?

《黑神话:悟空》风靡全球,人形机器人春晚刷屏,国产AI大模型震撼科技界,智能仿生手点燃杭州亚残运会圣火,机器狗翻山越岭技艺超群,可交互三维数据能力卓越不凡……正是一个个现象级产品,让“六小龙”龙吟九霄。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中蕴藏巨大的价值,成果只有转化为产品,落在产业发展上,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真正实现价值。

道理简单,做起来却很难。AI、机器人、脑机接口、未来网络等领域,每一条赛道尽头都是一片新天地,甚至是一片无人区,“从0到1”的棘手令多少人百转千回而不得,“达尔文死海”又阻碍了多少种子开花结果。

一方面是关键技术突破“求而不得”,另一方面是科技创新成果“养在深闺人未识”,科技成果转化难、转化率低是一道世界性难题。“六小龙”的成功绝非偶然,既有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之力,也有杭州对科技创新资源和生态持续投入的浇灌之功。

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是科技创新向产业领域扩散渗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提质增效的过程,这是支撑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国家局党组把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摆在重要位置谋划部署,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培育和发展行业新质生产力。

2025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更多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健全政策,完善措施,开展行动,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做强“主赛道”,开辟“新赛道”,行业需要下足“真功夫”“细功夫”,才能真正落地见效。

秘诀三:敢做创新的引领者,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市场如战场,不断进取、不断拓展新的领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六小龙”正是如此。

深度求索的开源大模型降低了AI应用门槛,宇树科技的机器狗和云深处科技的机器人具有卓越的稳定性和平衡性,游戏科学开发了首款国产3A游戏,强脑科技的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造福病患,群核科技在云计算基础设施领域实现创新突破,这些“硬核科技”独具优势,市场前景广阔。

内生创新、革故鼎新,“六小龙”既有对现存成果的深化拓展,也有对知识“无人区”的拓荒进发,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一旦成功自然脱颖而出,这是“吃别人嚼过的馍”达不到的。

“不日新者必日退。”机会总是留给勇于创新的人和有准备的头脑,谁排斥变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市场淘汰。对于行业而言,打破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式,摆脱过去靠数量规模取胜的路径依赖,跳出产品同质化的竞争“红海”,才能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实力。

有这样的感慨:过去创业就是创新,现在创新才能创业。近年来,无论是行业层面还是企业层面,抓创新的力度、强度都在提升,从力度空前共建重点实验室到加快建设重点领域技术创新中心,以科技促进产业发展、产业牵引科技创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共识已经形成。

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思维;没有夕阳的企业,只有夕阳的产品。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不进则退的发展压力,要想拥抱新质生产力,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做优做强产业,别无选择,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和产业支撑。从“六小龙”的启示中汲取智慧与力量,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将更加稳健、动力更足。

编辑:陈慧芳

∧  返回顶部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出版发行

2024-10-15 来源: 《中国烟草》杂志社有限公司

10月15日,《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总第779期)出版发行。

近期,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分别组织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和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认真传达学习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本期“特稿”栏目报道相关会议精神,推动行业结合实际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紧盯目标任务,确保如期验收。本期“专稿”栏目刊发国家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捷在全国烟草生产经营管理一体化平台验收工作行业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当前,行业正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实。本期“学习”栏目刊发内蒙古、西藏区局(公司)和广东中烟主要负责同志的交流文章,并邀请广州市局(公司)、呼和浩特市局和湖北中烟武汉卷烟厂进行交流。

以责任为“笔”,用服务着“墨”。本期“关注”栏目刊发本刊调研组文章《格局打开 共赴山海》,展示青海烟草探索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有机融合工作,以及大连、福州市局(公司)做好中秋、国庆“双节”卷烟销售的报道。

最美是金秋,收获正当时。眼下,全国烟区随处可见忙碌的秋收景象。烟叶采摘、烘烤、收购如何提效率、优服务?本期“视点”栏目走近湖南、广东、江西烟区,喜看基层一线新气象。

更多精彩看点,敬请关注《中国烟草》杂志及中国烟草资讯网、“中国烟草资讯”微信公众号。

编辑:丘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