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烟草专卖局主管 中国烟草总公司传媒中心主办
首页加入收藏订阅中心
资讯搜索

中国烟草传媒网投稿邮箱:echinatobaccotg@126.com

当前位置: 业内纵览 > 农业

绽放精彩人生 照亮一方沃土

——追忆云南烟草科技专家雷永和的科研足迹

2025-04-25 来源:通讯员
字体:+ -

2022年,中国烟草总公司成立40周年。作为科技兴烟的典范,云南烟区数百万亩优质烟叶生机盎然,勾勒出现代农业、振兴乡村的壮美画卷。

历经40年创业崛起,云南烟区烟叶产量占全国总量“半壁江山”,成为全国烟叶生产规模最大、税利贡献最多、支撑地方经济发展最强、普惠农民最广的农业支柱产业。

最为耀眼的是,在全国烟叶产业创新前行中,云南烟草科技成为领跑者。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烟草科技专家雷永和站立于科技兴烟最前沿,带领科研人员举起云南烟草后来居上“第一棒”,书写出科技引领烟草产业崛起的动人诗篇。

雷永和等烟科前辈创造的累累硕果,至今依然绽放光彩、照亮云岭沃土,支撑云南现代烟草农业高质量发展。

潜心培育“一号烟种”

雷永和此生引为自豪的,是发现并培育出“红花大金元”。

1954年,20岁的雷永和从云南农校毕业分配到省农业厅工作,奉命组建玉溪烟草试验站,随后发展成为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从那时起,雷永和将热情和心血融入烟草科研、开发、推广中,立志为科技兴烟闯出一条新路。

在那时,制约烟叶发展的最大难题,是烟种的退化。云南烟区望“种”兴叹,雷永和决心育“种”兴烟。

多年来,雷永和深入田间地头观察生产状况,找到导致烟叶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推广多叶型品种和品种混杂退化”。他带领研究团队搜集大量素材,提出解决品种多、杂、乱,混杂退化的技术路线。


雷永和(右)指导技术人员进行烤烟育苗

1962年,石林县农民发现7株烟花呈深红色的美国良种“大金元”,这株变异烟种成为地方品种“路美邑烟”。1972年,由雷永和主持,省烟科所组织全省六个州市和昆明卷烟厂参与,开展了“烤烟地方品种评选鉴定及繁殖利用”研究。课题组收集了24个地方品种,在全省18个试验点比较鉴定,“路美邑烟”脱颖而出。经省科委和省农业厅组织品种鉴定、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将该烟种定名为“红花大金元”。

“红花大金元”是一个杂合体。雷永和对不同特性的32个株系比较鉴定,经过十年精心培育,筛选出5个株系生产原种,提出品种标准和相应配套技术,规定生产良种必须使用原种,建立起用原种生产良种繁殖推广的管理机制。

“红花大金元”从此名声大振,成为云南烟叶的当家品种、中国彰显清香型风格的代表品种,投入大面积生产后表现良好,占全省种烟面积90%以上,堪称云南“一号烟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同时,省烟科所建立良种繁殖体系,确定原种、良种二级繁殖制度。雷永和撰写出版了《云南省烤烟品种及良种繁育》。他起草的“云南烤烟种子工作六个标准”,由省标准计量局发布实施,云南成为全国最先拟定烤烟种子标准的省份,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烤烟良种化和统一供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雷永和还引进美国烟草包衣种子技术,研制出4种剂型,筛选确定最佳配方,研发推广“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加工机械化,种子质量标准化,品种布局区域化,以县为单位组织统一供种”生产管理模式,形成育种、繁殖、推广、加工、销售一体化格局。

种子是烟叶的灵魂。以培育推广“红花大金元”为支点,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持续推进良种良法,相继培育出13个“云烟”系列优良品种,覆盖全国烤烟种植面积的70%,全面解决种子培育的“卡脖子”问题,推动全国实现种源自主可控、产业自主发展。

依托自主培育的优良品种,云南烟叶产量质量跃居全国之首。而今,每年70亿粒滇系优质烟种,在云南600万亩烟田茁壮生长。云南成为中式卷烟发展生生不息的“种源基地”。

激情打造“第一车间”

“一号烟种”与“第一车间”结合,雷永和甘当“红娘”。

20世纪80年代,云南烤烟进入大发展时期。雷永和想到了山地。为此,雷永和向省领导提出发展地烟、山地烟的建议方案。省领导高度重视,拍板将该方案破格纳入“七五”重点攻关项目。

随即,省烟科所建立起10个地烟、山地烟实验示范基地。雷永和带领课题组进驻玉溪黄草坝,与村民签订了科技联产承包三年合同。

这是一个大胆的科技尝试。在各级政府支持下,省烟科所对黄草坝的山、水、田、林、路进行规划治理,以村为单位划分14个轮作区,实行三年轮作;建立烤烟育苗、肥料、病虫害防治、烘烤技术指导4个中心,统一指导科学栽培、管理和烘烤烟叶。

经过三年试点,黄草坝烤烟收入年递增96.5%,粮食总产量年递增9.3%,经济收入年递增25.3%,远超承包合同指标。《黄草坝山地烟、粮食综合开发研究》《地烟、山地烟综合技术开发》分别获得云南省星火科技三等奖,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全省推广应用。

黄草坝经验,也成为建设烟田“第一车间”的新示范。

1985年,玉溪卷烟厂投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实施大规模技改。为了保障优质烟叶原料供应,玉溪卷烟厂提出建设烟田“第一车间”的设想。雷永和敏锐看到该设想的战略价值,带领烟科所科技人员与玉溪卷烟厂合作,带着“红花大金元”“K326”“云烟”系列等优质烟种,运用推广“优质烟生产的十条技术规范”,投入“第一车间”建设,积极参与优质烤烟基地10年建设工程项目,十年培训农民660万人次,有力推动了烟叶种植集中连片,实现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从打造“第一车间”,再到建设核心烟区、中式卷烟原料基地,滇产烟叶质量声名鹊起,全国多家卷烟工业企业纷纷入滇,在云南烟区创建起219个优质原料供应基地,展现出充满创新活力的中式清香型烟叶产业发展图景。

辛勤铺筑“烟科跑道”

雷永和凭着对科研的挚爱,奋力铺筑一条“烟科跑道”。

走过40年科研路,雷永和以丰硕成果和实干精神,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烟草系统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有突出贡献的农林科普作家、云南省优秀党员、云南省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然而,雷永和天生姓“农”,是土地里“泡”出来的专家,他最喜爱的,是群众送他的外号——“农民科学家”。

数十年来,雷永和经常头戴草帽,高卷裤脚,肩挑担子,起早贪黑,常年在烟田参与浇水、施肥、采烟,收集科技数据,进行科技实验,培育优良烟种,推广实用技术,开设农民课堂,力促农民增收,受到农村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的热情欢迎。

担任省烟科所所长20年,雷永和带领科技人员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在农村建基地、搞样板、重推广,通过多学科、多部门团结协作、联合攻关等办法,辛勤耕耘于全省烟区,促进烟叶产业科技进步。

20世纪50年代,没有人知道云南烟草能走多远。雷永和信念坚定带头搞科研育人才:举办培训班,请专家讲学,组织考察交流,开阔科研人员的视野,提升科技人员政治业务素质;提倡员工读专著,着力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


雷永和(左二)与国外烟草专家在田间进行现场交流

一路泥泞一路辙,一路繁花一路歌。通过多年努力,省烟科所(南方育种中心)先后获评全国烟草系统先进集体、云南省科研改革先进单位、云南省烟草系统先进企业。

沿着雷永和及烟科前辈们开辟的“烟科跑道”,云南烟草科技创新发展方兴未艾,先后建起烟草行业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研究中心、行业生物技术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省烟草农业工程技术中心等15类22个省部级烟草科技创新平台,以及“一部手机种好烟”数字化创新平台,示范带动烟草行业和云南省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落红亦有情,春泥更护花。2018年,雷永和走完了他的生命旅程。追忆雷永和的人生足迹,我们深深感动:作为烟草科技开创者之一,雷永和“一辈子与农民打交道”,致力“三农”发展,初心始终,铸就楷模。一代接一代烟科人,沿着前辈开辟的道路赓续奋进,创造出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辉煌。

编辑:邢忠敏

∧  返回顶部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出版发行

2024-10-15 来源: 《中国烟草》杂志社有限公司

10月15日,《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总第779期)出版发行。

近期,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分别组织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和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认真传达学习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本期“特稿”栏目报道相关会议精神,推动行业结合实际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紧盯目标任务,确保如期验收。本期“专稿”栏目刊发国家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捷在全国烟草生产经营管理一体化平台验收工作行业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当前,行业正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实。本期“学习”栏目刊发内蒙古、西藏区局(公司)和广东中烟主要负责同志的交流文章,并邀请广州市局(公司)、呼和浩特市局和湖北中烟武汉卷烟厂进行交流。

以责任为“笔”,用服务着“墨”。本期“关注”栏目刊发本刊调研组文章《格局打开 共赴山海》,展示青海烟草探索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有机融合工作,以及大连、福州市局(公司)做好中秋、国庆“双节”卷烟销售的报道。

最美是金秋,收获正当时。眼下,全国烟区随处可见忙碌的秋收景象。烟叶采摘、烘烤、收购如何提效率、优服务?本期“视点”栏目走近湖南、广东、江西烟区,喜看基层一线新气象。

更多精彩看点,敬请关注《中国烟草》杂志及中国烟草资讯网、“中国烟草资讯”微信公众号。

编辑:丘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