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有过一个春节,像这特殊的2020年的春节一般没有年味,不见张灯结彩的喜气,不见你来我往的热闹,人们脸上戴着各色不一的口罩,眼里充满对疫情的恐惧与担忧。疫情当前,没有人是局外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人人都是战士,处处都是战场。医务工作者冲锋陷阵,可爱可敬。身为青年,身为党员,关注每日陡增的数据之余,我能做些什么?我该做些什么?我扪心自问。
主动请缨“招募令”
居家的日子格外漫长,我每日与手机为伴,一边关注疫情一边学习自我防护。无意间看到公众号发布的《湖州防疫志愿者招募令》正在招募志愿者赴一线协助做好防疫排查等工作,认真读完以后立即转发给其他支部热爱公益的同事,二话没说,我们仨人迅速报上名。
要说刹那决定之前,没有一丝害怕一定是假话,可是入党誓词在耳边回响,支持我去做“逆行者”的理由足以战胜迟疑。毫不犹豫的背后是我想给予自己战胜恐惧的勇气,更是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想要对那些真正的勇士所表达的敬意。进入志愿者群以后,看到各行各业素未谋面的志愿者都纷纷请缨,迎难而上,主动冲到最艰苦的岗位,我为我们身在一个充满大爱、众志成城的群体中感到庆幸。那晚,志愿者群里热血沸腾,言语间都是无私、无畏。看着刚满周岁已经熟睡的女儿,我想:你一定会为妈妈的决定感到骄傲。
共同吹响“集结号”
冷风细雨无法阻挡前进的脚步,山长水远不能阻隔共命运的决心。我与机关支部的同志被电话通知参加第一轮岗前培训。那天,我早早起床,整理好行装后直奔湖州市卫健委进行岗前培训。会议室座无虚席,志愿者们都已经戴上口罩,严阵以待,狭小的空间群情昂扬、斗志满满,每位志愿者的善意如同涓涓细流,终能汇成江河。我拿出笔记本,仔细记录下培训内容,包括个人防护、口罩穿戴、体温测量、排查人员表格登记等。我意识到即将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作为母亲,我有诸多不舍,但作为党员,我义不容辞。培训后,我花了一点时间反复记忆工作要点,囫囵吞枣地吃了几口午饭就匆匆赶往湖州北高速路口。雨越下越大,在应急帐篷里和其他志愿者简单的交接后,我穿上防护衣,带上口罩和护目镜,立即投身工作。高速路口寒风呼啸,但吹不灭我们内心的“火焰”。
由于资源有限,我站立的通道只有一名测量体温的医务人员,测量一辆车上所有的乘客大约需要三分钟时间,排队车辆越来越长,乘客也开始焦躁起来。我主动提出帮助医务人员在通道的另一侧测量体温,分担工作量,提高通行效率。经过简单的指导,我开始对乘客进行体温测量。前方志愿者示意车辆缓慢驶入、到点停车,乘客都会主动摇下车窗,我微笑着问候:“新年好,麻烦配合测量体温。”乘客都理解地探出头,配合我完成测量工作。遇到七八岁的孩子,他们总是露出纯真的笑容,探出脑袋对我说“给我也量量”。额温枪“滴”声过后,稚气的问:“阿姨,我正常吗?”我笑着说:“你很棒!体温很正常!”如果有人问我,这个寒冬的温暖在哪里,我想一定在这些孩子无邪、期待的目光里。许多乘客会在放行前,真诚地说:“你们辛苦了!”这是我在服务过程中最满足的时刻,他们的理解让我深深感到自己的 “保卫”很值得。
红心闪耀战“疫”路
临近夜晚,天色逐渐变暗,寒风愈发凛冽,换岗的同志提前半小时就到达高速路口,接替下一班志愿工作。还未到交接时间,他已经穿好装备,帮我在前方示意等待车辆摇下车窗散去车内的暖气,确保体温测量精确。站在一旁的交警问:“来这么早干嘛,这里可比家里冷多了。”他坚定地回答:“比起病毒,这点冷算什么,我要从这里开始,保护我的家园。”我脱下满是雨水的防护服,将手中的温度枪交给他,此时的温度枪就像是一根接力棒,我们用爱传递它,不遗余力地与病毒赛跑,与时间赛跑。
四小时的志愿工作很快就过去了,但战“疫”之路还很艰巨。志愿者、医务工作者、交通警察、公务人员,我们来自不同的行业,依次站在一条通道上,将微弱的力量汇聚起来,筑成一座城。城与城之间多了防线,人与人之间多了防护,但什么都隔离不了爱,因为爱是战胜一切的力量。华灯初上,灯光照射着湿漉漉的地面,照映着志愿者的脸庞,在这条战“疫”之路上,照耀我们前进的不只是夜晚的华灯,更有闪烁的红心。
编辑:张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