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在防疫前线,挺身而出,在防疫后方,默默坚守;从白天到黑夜,从街头到巷尾,他们接力防疫;他们用平凡之躯筑成坚固防线,用一颗赤诚之心点亮爱和希望。他们,就是湖北省宜昌市城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在疫情防控中的那抹“党员红”。
“孩子,有人比你更需要我”
“防疫物资已送到,感谢汪主任。”
“我和胡燕的防护用品己收到,谢谢汪主任。”
......
他们口中的“汪主任”,名叫汪正华,是宜昌城区局党总支伍家党支部书记,也是综合办公室主任。
得知单位大多数同事由于疫情期间小区封闭管理,没有准备足够的防护物资时,汪正华想尽办法、多方筹措防疫物资,驱车往返几百公里拖运,并将防护物资一一送到同事们所在的小区。同事苏华玲参与社区值守缺少防护用品,他就将自己为数不多的口罩送给了她;同事李峻因为道路交通管制到社区值守十分不便,他就驾车早晚接送。他就像是一位“家长”,总是将同事们的健康和困难放在第一位。
“非常时期,全天无休!”汪正华在自己的朋友圈写下这8个字时,他已连续奋战在防疫一线22天。
作为党员志愿服务队的一员,结对社区的防疫工作也是汪正华每天的工作内容。走街串巷宣传、重点楼宇消杀、卡口测温劝导......这些防疫的琐碎“小事”里,都能看到他执着的身影。

汪正华与社区网格员为孤寡老人送菜上门
张家店社区90岁孤寡老人望作英,因菜场封闭买菜不便,汪正华和网格员一起默默为老人送菜上门,打开门的一瞬间,老人红了双眼。
汪正华把大部分时间花在防疫前线,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家中80岁高龄的母亲、上小学的大女儿、尚在襁褓中的二宝,他都无暇顾及。女儿不解地问他:“别人都放假了,你怎么还天天上班啊?”他俯下身微笑地说道:“因为有人需要我啊!比你更需要我!”
“有召必回,回即能战”
“我是转业军人,我申请加入疫情防控突击队!”宜昌市点军区落步埫村,地处郊区,疫情防控工作点多面广,51岁的城区局稽查大队证管中队队长李为华递上了“请战书”,主动请缨加入村组疫情联防联控工作。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农村的疾病检测、医疗水平、村民的科学防疫意识不如城市,因此,农村防疫尤为关键。“守住出入口就是守住群众的安全底线。”李为华主动申请参与村公路出入口的防控工作,而且要求村委会给他安排凌晨时段值班。其他队员纷纷劝他:“您年纪大了,熬夜怎么受得住?还是让我们年轻人来吧!”他却宁愿自己苦点累点,“我是一名军人,更是一名党员,战‘疫’当前我怎么能做逃兵!”
落步埫村村民居住较为分散,山高路远,十分不便。为了将防控疫情的相关知识宣传到位、不落下一户,李为华常常需要驾驶巡逻车4个多小时反复进行宣传和巡逻,同时,还要承担村内主干道的消毒工作。

李为华不畏风雪坚守岗位
2月15日,随着寒潮来临,一场大雪突袭湖北,点军地区路面积雪最厚处达20公分。李为华一大早便冒着风雪为巡逻车辆安装防滑链,开始了一天的宣传巡逻工作,雪花打在他的脸上,把他的脸冻得通红,他却毫不在意,依旧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风雪中,他的身姿依旧如年轻从军时一般挺拔,胸前的那枚党徽在白雪映衬下也更加熠熠生辉。
“爱情最美的样子,是与你并肩同行”
“爱情最美的样子,是与你并肩同行。”大年初十,城区局点军党支部党员苏华玲偶然看到这句话,她很喜欢,默默将它存进手机草稿箱里,准备在情人节那天发给丈夫。
苏华玲的丈夫是驻长阳县龙舟坪镇晒鼓坪村的一名扶贫干部,春节本应该在家陪伴家人的他却坚守在晒鼓坪村。出发的头一晚,苏华玲告诉丈夫:“你安心去村里,他们更需要你,家里不用担心!”“我这次去可能几个月都见不到你和女儿了......”“怕什么,还可以视频和电话啊!”苏华玲深知自己作为妻子,此时最应该做的就是让丈夫毫无后顾之忧。

苏华玲参与社区防疫工作
就在丈夫抵达长阳县紧锣密鼓开展防疫工作的第二天,苏华玲也主动到居住地所在的白龙井社区报到,加入了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巡逻值守、测温消杀、服务居民生活的各种需求......除了照顾女儿的餐食,她把其他时间都放在了志愿服务上。春节单位政务值班,因为防疫交通管制原因,一些同事无法按照原本安排到岗值守,苏华玲便主动联系办公室报名替换,确保了特殊时期办公大楼24小时值守不断。
“我和爱人都是党员,他在前线奋战,我可不能落后!”他们一个在宜昌城区,一个在长阳晒鼓坪村,在这场战“疫”里,却始终携手同行、并肩作战。
一颗赤诚的初心、一面鲜红的党旗、一枚闪亮的党徽、一份铮铮的誓言,他们用自己的那抹“党员红”,为疫情防控涂上了最亮的底色。
编辑:张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