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叶复烤属于薄利企业,降低成本、向内挖潜、提质增效,才能真正过好‘紧’日子。”谈及企业发展,四川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坚定认为抓好“开源”“挖潜”环节,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必须落实在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
对打叶复烤企业而言,原烟包装物是一笔“捡”来的财富,每年生产烤季,大量的麻片、麻绳会作为原烟包装物进入到复烤厂。如何更有效地将原烟包装物回收利用?且看四川烟叶复烤公司的降本增效“组合拳”。
把握前端需求 统一回收标准
“每一张麻片都要规范整理,做好外观检查,一类要求无1平方厘米以上的破损,麻片平整,无污染、无霉斑、无异味、无水湿、无虫卵,二类要求……全部分类存放,确保回收麻片都达到验收标准。”在四川烟叶复烤公司所属会理、德昌、会东、宜宾复烤厂内,开展麻片回收管理培训,是烤季开始前的必修课。
为构建标准化、规范化的原烟包装物管理机制,四川烟叶复烤公司积极深入研讨、集思广益,统一制定了《原烟包装物管理办法》,以降本增效为主线,明确了原烟包装物的管理流程,涵盖原烟包装物协议签订、回收、整理、储存、移交、处置等各环节具体管理要求,大力推进包装物管理标准化。
聚焦烟叶整选的第一道工序,德昌复烤厂创新编制原烟开包标准化流程操作图,运用人体工程学进行系统分析、参数选择及实践应用,明确“看标识确认烟叶—去大麻绳、外标识—去小麻绳、内标识—去上层麻片、清理折叠—碎片清理—转运配送”的流程操作图,2021烤季四个复烤厂同步运用。

人工解麻绳头
在烟叶整选环节,各复烤厂将备料区作为烟叶开包、标识收集、麻片麻绳规范整理区域,统一按照“提前取标、规范开包、集中清理”流程作业。用“抽”的方式将缝包绳抽出,用“捆”的方式将麻片四角收拢后用麻绳捆绑成组,麻片按照新旧、破损程度,统一回收标准,由高至低对标分类为一、二、三、四类,麻绳则统一采用手工解绳头方式,过程中严禁使用刀具拆包,最大限度保证麻绳完整性,避免原烟包装物损坏,并按粗细归类回收,准确记录包装账、卡、物数据,反复验证,定期开展质量数据抽检,切实杜绝麻丝、麻绒等杂物带入生产线,造成二次污染。同时,也减少了选叶工翻包、解包等动作,通过优化动作、专业化分工,各复烤厂整体选叶效率提升约20%。“2021烤季,宜宾复烤厂新增麻绳回收动作,实现统一去除、统一回收管理,既强化了工人的杂物防控意识,避免非烟物质混入选叶之中,提升产品纯净度,又实现了物资回收利用,小小麻绳,系起了‘两烟’互动的桥梁。”宜宾复烤厂整选车间主任、“最美川烟人”周卫华这样说道。
聚焦内在质量 练好降本内功
“我们要珍惜每一张麻片、做细每一道工序、提升每一批品质,实现回收的全过程质量管控。”四川烟叶复烤公司生产设备管理部部长游世忠表示,要坚持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全面提升麻片规范整理水平。
在规范整理上,各复烤厂采用“统一培训+现场指导”模式,进一步明确管理人员职能职责,对麻片外观要求、内在质量严格把关,规范折叠、规范放置。同时,将整理环节剔除的非烟物质进行集中回收管理,开展班前班后详细清点,杜绝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监督管理上实施内部入库自查、工艺管控抽查、多部门联合验收方式,外部出库前主动邀请产地公司开展联合检验,对抽样结果进行多组对比,质量达到要求后才能出库运输,如此层层把关方可确保一、二类麻片交付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交售率达到100%,三、四类麻片中不浪费一张可销售麻片。

麻片指定框栏放置、麻绳扎捆整理
在精益管理上,四川烟叶复烤公司采用“自给自足”方式最大化利用三、四类麻片。德昌复烤厂将回收的小麻绳用于麻袋缝制,进一步减少麻绳购置费用;会东复烤厂将四类麻片用于冬季包裹绿化植物,让其防寒越冬,巩固精益绿化成果;会理、宜宾复烤厂选取有破洞但质量较好的麻片进行人工缝补后,用缝纫机打成麻袋,用于厂内烟草废弃物包装。一系列循环利用措施,不仅让废旧麻片“活了起来”,生产成本也跟着降低了。
据统计,2021烤季,四川烟叶复烤公司废旧麻片回收利用率预计达到91%,预计可提供给四川产地烟叶包装再利用麻片数105万套。同时,按照四川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烟叶管理处的统筹安排,四川烟叶复烤公司有序开展旧麻片回收再利用工作,为凉山、宜宾、广元产区公司节约费用1000万元。
精打细算、物尽其用,才能油盐不断。四川烟叶复烤公司致力于建设节约型打叶复烤企业,努力用“紧日子”换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好日子”。
编辑:邢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