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烟草专卖局主管 中国烟草总公司传媒中心主办
首页加入收藏订阅中心
资讯搜索

中国烟草传媒网投稿邮箱:echinatobaccotg@126.com

当前位置: 资讯中心 > 媒体报道

四川中烟“雁行宽窄”谱出彝海结盟新篇章

2025-04-25 来源:新华财经
字体:+ -

盛夏时节,山林葱郁。沿着蜿蜒的公路进入大凉山,在群山环抱的一片平地上,一排排白墙青色屋顶的房屋依山脚而建,小溪沿村前缓缓流过。

这就是贫困户搬迁后的洛度村。走进村子,水泥路面宽敞明净,每户房屋白墙上粉刷着彝族艺术图案,还有“脱贫攻坚,党心所向”“一户一策,目标明确”等醒目标语。

洛度村安置点

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四川西南,作为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是脱贫攻坚最难攻克的“硬骨头”。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与凉山州政府签订推进精准扶贫备忘录。自2015年以来,西昌卷烟厂累计向贫困地区捐赠款项2330万元,发挥“雁行宽窄”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地方发展,在当年红军“彝海结盟”的地方谱写了脱贫攻坚新篇章。

“彝海结盟”再谱新篇 “雁行宽窄”带来深山里的“阿木科”

四川中烟“雁行宽窄”党建品牌,以“跟我干、向我看”党建品牌理念,将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岗位实践、行为习惯,用党建品牌文化感召人、凝聚人、激励人,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

在四川中烟“雁行宽窄”党建品牌之下,西昌卷烟厂着眼“民族地区标杆工厂和精准扶贫典范”定位,将红军长征中“彝海结盟”精神内涵导入党建工作,打造“彝红先锋”党建引领平台。

西昌卷烟厂党委书记、厂长于翔说:“‘彝海结盟’精神,核心是团结精神,凸显向心力和凝聚力。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发挥党员为群众做实事先锋模范作用,凝聚成脱贫攻坚的红色堡垒。”

洛度村平均海拔3000米,年均温度7.2摄氏度,属偏远高寒山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活环境艰苦,属于凉山深度贫困村。

自2015年起,西昌卷烟厂先后派驻多名员工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健全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的工作生活保障及激励措施,让干部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派驻的第一任驻村书记彝族青年殷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当时动员一个贫困户从山上搬迁到安置点。“我们第一次去他直接就把大门关了。”殷发说。为了做通他的思想工作,村干部前后跑了7趟,每次走路过去都要一个半小时左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帮助他打消了心中的疑虑,最终同意搬迁。

“村民有抵触情绪很正常,他们在山上住了一辈子,对国家政策也不太了解。”殷发说,“要让村民感受到我们是把他们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心里接受了,他们才会愿意坐下来进一步沟通。”

如今,殷发已经成为村民称道的“阿木科(干部)”。扎根村里3年时间,他利用自身的专业和语言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成立了农民专业养殖合作社,建立了跑山鸡养殖场和西南马养殖场,还带领驻村工作队加强对洛度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通过环境卫生评比等活动让老百姓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2019年4月,殷发荣获全国烟草行业第七届“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殷发书记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我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现任90后驻村第一书记熊松攀说,“现在村民都搬到了新房子,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是巩固好脱贫成果,倡导健康生活,树立生活新风尚。”

洛度村村民

“村里这几年变化很大,驻村干部在扶贫工作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以前村民了解国家政策不及时,也学不懂。现在好了,国家出台的最新政策都能让村民第一时间了解。”越西县保石乡乡长沙马伟古介绍,“在教育方面,村民文化水平较低,驻村书记来了以后帮助普及义务教育政策,让更多孩子进入校园读书。”

“党建+”推动生产力 双融双促打造“双强”党支部

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看支部。西昌卷烟厂围绕打造“党建引领力强”“推动发展力强”的“双强”党支部,使党员干部发挥头雁引领作用,探索城乡党支部“结对共建”。通过“党旗领航贫困村”“扶志助力”等先锋党支部项目,多种创新方式实现与贫困村党员群众心贴心、手拉手、面对面、肩并肩的深度对接,提升了洛度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

西昌卷烟厂探索“党建+扶贫”工作模式,先后拨付党费20.91万元,用于开展村民素质培训、打造党员活动阵地和壮大集体经济、购置村民居家设施、推进民俗文化建设等。

凉山地区精准扶贫事业任务艰巨,西昌卷烟厂始终牢记党和国家的重托,帮助贫困地区发展产业、增加收入,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2019年,西昌卷烟厂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被凉山州委评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党建业务双融双促,党建工作做实了也是生产力。“党建之所以能够促进业务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解决了思想问题,使党员干部不能有畏难情绪,作为党员要欣然接受工作任务。”于翔表示,“以前我们只考核支部书记,现在是行政领导和支部书记交叉考核,实现大家在形式上的结合,推进党建与业务‘双挂钩’‘双百分’制考核,进一步压实党建‘一岗双责’。”

2020年上半年,西昌卷烟厂工业产值、实现税利都创下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脱贫有了长久机制 精准扶贫“瓦吉瓦(好得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

自2019年11月起,西昌卷烟厂已为西昌学院近100名贫困家庭学生提供了生产实习、带薪见习等机会。2020年5月,西昌卷烟厂以定向培养、竞争性选拔等方式,招录了30余名来自贫困家庭的应届毕业生,达到“解决一人就业、脱贫一个家庭”效果。同时,西昌卷烟厂与西昌学院推进“产教研”融合,开辟了一条既以稳定就业“真脱贫”,又以联合培养“育人才、促发展”的扶贫路子。

发展集体经济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2017年,西昌卷烟厂捐资30万元建成洛度村跑山鸡养殖场。2020年驻村工作队帮助131户贫困户完成养殖到户工作,为每户申请2000元的补贴,每户增收4100元以上。另外,贫困户参与养殖场的养殖工作还可以领取工资,参与利润分配。

西昌卷烟厂资助建设的跑山鸡养殖场

2017年,洛度村率先实现脱贫摘帽。2019年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7279.23元,比当年的脱贫基准线3750元高出3529.23元。

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从2007年到2020年,西昌卷烟厂投入130余万元,帮助越西县保石乡中心校修建教室、宿舍、食堂,打造校园文化阵地。西昌卷烟厂捐资10万元,为洛度村幼教点配备了教学设备,让孩子“学前学会普通话”,帮助他们认识外面的世界。

西昌卷烟厂在洛度村持续3年开展“文明新风”教育活动,有效带动了社风民风的转变。邀请当地的民间“德古”(德高望重的人),带头开展移风易俗方面的宣传引导。制定了村规民约,提倡喜事新办、厚养薄葬,摒弃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的习俗。还为村里建了一应俱全的党员活动室、图书室、远程教育中心,利用这些场所经常组织党员群众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村民在图书室查阅资料

如今的洛度村贫困户收入有着落、生活有保障、技能有提升、文化有进步。在企业帮扶和村民自身共同努力之下,洛度村的脱贫致富之路将越走越宽。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洛度村的脱贫攻坚工作是凉山州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曾经一步跨千年,而今跑步奔小康”,彝族群众脱贫进入全面小康将是重大的历史成就,在党建引领精准扶贫助推之下,凉山州的脱贫攻坚进入了新局面,群众纷纷由衷赞叹:“精准扶贫瓦吉瓦(好得很)”。

编辑:张晓燕

∧  返回顶部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出版发行

2024-10-15 来源: 《中国烟草》杂志社有限公司

10月15日,《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总第779期)出版发行。

近期,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分别组织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和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认真传达学习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本期“特稿”栏目报道相关会议精神,推动行业结合实际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紧盯目标任务,确保如期验收。本期“专稿”栏目刊发国家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捷在全国烟草生产经营管理一体化平台验收工作行业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当前,行业正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实。本期“学习”栏目刊发内蒙古、西藏区局(公司)和广东中烟主要负责同志的交流文章,并邀请广州市局(公司)、呼和浩特市局和湖北中烟武汉卷烟厂进行交流。

以责任为“笔”,用服务着“墨”。本期“关注”栏目刊发本刊调研组文章《格局打开 共赴山海》,展示青海烟草探索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有机融合工作,以及大连、福州市局(公司)做好中秋、国庆“双节”卷烟销售的报道。

最美是金秋,收获正当时。眼下,全国烟区随处可见忙碌的秋收景象。烟叶采摘、烘烤、收购如何提效率、优服务?本期“视点”栏目走近湖南、广东、江西烟区,喜看基层一线新气象。

更多精彩看点,敬请关注《中国烟草》杂志及中国烟草资讯网、“中国烟草资讯”微信公众号。

编辑:丘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