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烟草专卖局主管 中国烟草总公司传媒中心主办
首页加入收藏订阅中心
资讯搜索

中国烟草传媒网投稿邮箱:echinatobaccotg@126.com

当前位置: 资讯中心 > 媒体报道

王文秀村:拔掉穷根进小康

2025-04-25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字体:+ -

8月中旬的一个清晨,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七里坪镇王文秀村口来了一支身着当年红军服的“红军”队伍,他们举着红旗,唱着“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这是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红安卷烟厂红心向党总支来村党员群众活动中心开展“党风廉政教育主题活动”的情景。9组71岁的农妇陈晓梅正在菜园里摘豇豆,看到烟厂“亲人”来了,高兴地提着菜篓就赶回家去烧开水,送茶给“亲人们”喝。

五年前的一个炎炎夏日,烟厂共产党员、退伍军人、正科级干部秦永福走马上任驻扶贫村扶贫工作队队员,55岁的他要把工作生涯的最后几年奉献给这片英雄的土地,就像歌中所唱的“不负人民养育恩”。那天,秦永福第一次走进一贫困户家中,太阳光涂抹在油漆脱落的木板门上,从阴暗潮湿的堂屋里传出女主人长吁短叹的声音:“唉,么办啊,我想动动不了,这日子怎么过啊。”过了一阵,一个戴旧草帽、腋下拄着双拐的男人回来了。这一对夫妇两年前坐熟人的拖拉机去县城时翻到了山下,男人摔断了双腿,女人摔坏了脑壳,到武汉大医院做了手术才捡回了两条命,可是却失去了劳动力。

烟厂志愿者在村里卫生大扫除

不走进贫困户家是想象不出贫困的具体模样的。临别之际,秦永福掏出了口袋里仅有的现金,助这一家人度过眼前困难,并鼓励这对夫妇树立战胜贫困的信心。

红安是一块英雄辈出的红色土地,这里几乎每村有烈士,每家有革命者,如今先烈的后裔还挣扎在贫困线下,秦永福顿有一种神圣的责任感使命感压上肩头。

党建促脱贫 攻坚有信心

王文秀村党员到红安烟厂参加支部共建活动

红安卷烟厂党委每年都要召开两次精准脱贫专题会议,讨论扶贫工作重点,听取扶贫工作队的工作报告,研究解决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扶贫工作难点问题。班子成员每季度到扶贫村开展一次调研,支部书记、部门负责人对贫困户实行包保帮扶,定期入户看望,结为亲戚。支部与村党支部结对共建,联合召开主题党日活动,一起研讨切合实际的脱贫新思路新举措,常来常往,互学共鉴。党建带动群团,团员青年组成志愿者服务队到村里植树造林、栽花种苗,打扫卫生美化环境,帮助贫困老人洗衣做饭等,烟厂与王文秀村结成了鱼水情谊。

发展产业是稳定脱贫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村民造血功能,促进就地就近就业的长远之计。王文秀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土地贫瘠,早些年农户养猪小有规模,后来倒水河流域环境治理被关停,青壮劳力绝大多数去了外地打工,只剩下老小守家。帮助王文秀村上什么产业项目,成为烟厂一班人迫切思考的问题。

厂党委班子成员、支部书记、扶贫队员组成20余人的考察团,奔赴烟草行业扶贫先进单位鄂州烟草实地参观考察生态养殖种植项目,回来后与村两委班子共谋村集体发展之路。经过严密论证科学分析,村委决定流转土地种植油茶,第一期先在400亩岗地栽种2.4万余株油茶苗,优先解决贫困户在基地劳动就业。这一年遇到红安50年未有的大旱,幼苗未保住,他们不气馁,从教训中咬紧牙关爬起来,建引水工程滴灌到地头。鉴于油茶生长缓慢开花结果需5年左右,他们抓住空档期,利用土地套种矮棵向日葵、朝天椒、红苕,增收增效益。烟厂出资在山边为红安特色品牌“红安红心苕”准备好过冬的新家,打出一口300立方米、干燥温暖的苕窖。

为红苕预备的新家

朝天椒红了,进入采摘季,秦永福在微信群里发出靓丽的图片。扶贫办马上询问是否需要人帮忙,党员先上,自备工具来出力。团员青年也不甘落后,迅速拉起“益”起采摘突击队,大清早开赴辣椒地,干得大汗淋漓,兴奋而自豪。

扶贫先扶智 真正拔穷根

疫情期间,烟厂为王文秀村送去粮油生活物资

当红安县脱贫摘帽后,进入巩固提升期,厂党委做出脱贫力度不变,工作队不撤,资金帮扶不减,帮扶措施不变的决定,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收官。

厂党委书记张小平与村支书蔡兴友交谈时说:国企名牌兴业,报效社会,脱贫攻坚责无旁贷。我们作为党员干部要解放思想,着眼未来,要坚定引领和带动群众创业致富奔小康的决心信心。

陈红恩跟村里大多数贫困户一样是因病致贫。而立之年的他因心脏病做了搭桥手术,欠下10多万元外债。纳入建档贫困户后,工作队根据他年纪轻,有高中文化,有致富愿望,帮助他买回5头牛喂养,每年可获1万元国家奖补。放牧之余,他还能在附近打点力所能及的短工。慢慢地还清了借款,陈红恩走出了阴影,释放了精神压力,恢复了奋斗志气,一家人的生活也慢慢进入了常态化。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办法,就是不能让贫困人口的子女输在起跑线上。村部后面的山包上是联山联校,附近几个村的4年级以下小学生都在这所学校就读,幼儿园也设在学校里,共有近300名学生。红安卷烟厂关注教育扶贫,从娃娃抓起,派出厂安全师到学校讲安全课,六一为儿童送书籍书包文具,厂团委发起捐书活动,将500余本图书捐赠到村部图书室,供学生和村民阅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娃娃们是家庭的希望,是王文秀村走向富足文明的接力者,读书是让孩子们通往山外世界的阶梯。精准扶贫,建档贫困户学生小学入学率已达到100%,幼儿入园率已达到90%,桔黄色的校车每天往返于学校与各村的公路上,成为一道耀眼的风景。

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

这天,陈晓梅老人提着一个大红开水瓶,怀抱一摞一次性茶杯来到了村部。村部是烟厂捐资改建一新的,广场平整,樟树粗壮;拾级而上,一面鲜艳的红旗在风中飘扬,一长排平房端庄有序分布。烟厂的两名“小红军战士”在党员活动室准备投影,等总支党员们从地里摘完辣椒回来,将在这里召开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红心向党总支党员助农摘辣椒

“奶奶,您快坐下,歇一会儿。”“小战士”拉出一张靠背椅让陈晓梅坐下。

陈晓梅问:“永福也下地了?”

“小战士”笑着回答:“下地了,他摘得可起劲了,您看照片。”陈晓梅看到了手机上秦永福一头汗水摘红辣椒的图像,念叨着秦永福是个好人,多次去她家关心慰问,提醒她“一个人在家,要随时注意头晕病,要按时吃药”,亲如娘家兄弟。

陈晓梅向“小战士”讲起自己家的脱贫故事,自己9岁就没了娘,算是苦命女,18岁嫁到蔡家,中年丧夫,拖着两个女儿过活。现在,女儿爸已走了19年,两个女儿也外嫁有了自己的家,每年会回来看娘几次。疫情期间在浙江的小女一家回来住了3个月,女婿为村里捐了5000元爱心款。她动情地说:今天有住有吃有穿,全是享了共产党的福,沾了烟厂的光啊,疫情时烟厂领导送来的米面油,现在还没吃完呢。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烟厂的大力帮扶,日子就像门前芝麻开花节节高,越过越有盼头啦。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王文秀村48户贫困户两年前已全部脱贫,且通过为时两年的持续跟踪,脱贫成果得到巩固。红安卷烟厂获评烟草行业“2018年扶贫工作先进集体”。

编辑:张晓燕

∧  返回顶部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出版发行

2024-10-15 来源: 《中国烟草》杂志社有限公司

10月15日,《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总第779期)出版发行。

近期,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分别组织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和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认真传达学习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本期“特稿”栏目报道相关会议精神,推动行业结合实际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紧盯目标任务,确保如期验收。本期“专稿”栏目刊发国家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捷在全国烟草生产经营管理一体化平台验收工作行业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当前,行业正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实。本期“学习”栏目刊发内蒙古、西藏区局(公司)和广东中烟主要负责同志的交流文章,并邀请广州市局(公司)、呼和浩特市局和湖北中烟武汉卷烟厂进行交流。

以责任为“笔”,用服务着“墨”。本期“关注”栏目刊发本刊调研组文章《格局打开 共赴山海》,展示青海烟草探索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有机融合工作,以及大连、福州市局(公司)做好中秋、国庆“双节”卷烟销售的报道。

最美是金秋,收获正当时。眼下,全国烟区随处可见忙碌的秋收景象。烟叶采摘、烘烤、收购如何提效率、优服务?本期“视点”栏目走近湖南、广东、江西烟区,喜看基层一线新气象。

更多精彩看点,敬请关注《中国烟草》杂志及中国烟草资讯网、“中国烟草资讯”微信公众号。

编辑:丘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