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烟草专卖局主管 中国烟草总公司传媒中心主办
首页加入收藏订阅中心
资讯搜索

中国烟草传媒网投稿邮箱:echinatobaccotg@126.com

当前位置: 资讯中心 > 媒体报道

四川中烟:“宽窄花园”产业扶贫种出“幸福花”

2025-04-25 来源:新华财经
字体:+ -

“我家种了49亩烤烟,去年收入近30万元。”一碗水村村民高庆华满脸堆笑着说。他家靠种烟叶致富,去年新修了三层楼房,还买了小汽车,日子过得很红火。

一碗水村所在的四川凉山州会东县,地处川滇结合部,日照充足,降水充沛,有着高山小梯田、山地原生态的独特地貌,是优质烟叶适宜种植地区。

如今,烟叶种植产业帮助全县3000多贫困户成为了像高庆华这样的“职业烟农”,种植烟叶面积户均超过10亩,年收入5万多元。

在一片烟叶的带动下,四川大凉山深处的一个个山村,走出了贫困,过上了幸福生活。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宽窄花园”烟叶原料基地,为大凉山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带动群众脱贫致富贡献了力量。

四川中烟“宽窄花园”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金沙江畔一枝花”产业升级

会东烟叶,有着“金沙江畔一枝花”美誉,是烟草行业唯一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农产品。

7c61d7fbea4a4e9b8149773ffb5b077d.png

远眺一碗水村

四川中烟在这里实施“宽窄花园”产业扶贫工程,首先是派种植专家教村民种烟叶,以保证烟草质量稳定。

四川中烟技术中心段旺军博士,被村民称为“草帽博士”。“凉山的太阳烈,晒得我的脸和脖子脱了几层皮,老乡送了我一顶草帽,就经常喊我‘草帽博士’。”段旺军对这一称呼感到亲切,他说,能够用自己的所学为贫困山区百姓做事,感到很有意义。

“草帽博士”每天要在山路颠簸1个多小时,赶往40公里外的试验田。他在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攻关,完成多项技术质量标准制定,并手把手指导农户开展标准化生产。

3年多来,四川中烟除了安排技术人员驻扎“宽窄花园”,进行烟叶标准化培育指导外,还联合四川省烟草专卖局、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专项科研项目。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副研究员孙鹏介绍,针对“宽窄花园”的绿色生态种植要求,已成功开发了三个独特技术:一是减肥增香,以化学肥料的施用量,提升烟株抗病性和烟叶的品质,并降低成本;二是绿色防控,通过在烟田周边搭配种植向日葵、万寿菊等显花植物,建立了景观布局生态防控技术,美化环境的同时,达到化学农药零使用的生物防治效果;三是烟花提取物,“变废为宝”使得香气韵调更丰富,“源于自然、香自天成”。

“四川中烟来我们这里搞基地,一开始我们还不太相信。他们派专家来村里做试验和新技术推广,让我们提高了烟叶质量,增加了收入,我们感恩啊!”一位烟农说。

据会东县烟草分公司新马烟点点长朱勇介绍,2017年至今,“宽窄花园”烟叶绿色生产新模式累积推广示范面积约4000亩,“金沙江畔一枝花”实现上规模与质量稳定的产业升级。

新鲜烟叶“进”烤房

脱贫路上不落下“一户一人”

村民高庆华新楼房的露台,让翠绿山景尽收眼底。三层楼房的第一层是烘烤烟叶的烤房,新鲜烟叶采收后,在这里编杆挂烤5至10天,再由烟站购走。

如今,通过烟叶种植,一碗水村19户54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19年,一碗水村被评为省级“四好村”,州级“文明村”。四川中烟“宽窄花园”产业扶贫种出了“幸福花”。

一碗水村靠烟叶种植脱贫致富,是会东县、凉山州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

“一亩地能产300多斤干烟(初烤烟),每亩地一年的产值达到五六千元。”会东县烟草分公司生产科副科长彭文勇说,这相对于玉米一年一亩仅1000元左右的产值,种烟收入是很可观的。贫困群众1人种烟1亩,就能保证稳定脱贫。

烟叶植株

四川中烟和当地烟草商业公司紧密协作,积极推进“宽窄花园”基地建设,凉山州烟草公司和会东县烟草分公司努力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技术服务、绿色生产体系构建”三篇文章,让农民实现种烟脱贫致富梦。

彭文勇介绍说,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行业投资8300余万元建设的新马灌区水源工程使15000余亩烟田受益;在生产技术服务方面,站点技术员在烟叶生产移栽、田间管理、采烤等关键环节走村入户做好对烟农的技术指导,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在绿色生产体系构建方面,建立绿色防控体系,实施废旧地膜、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理,开展新型能源烟叶烘烤及土壤保育综合治理,确保烟叶产业长远稳定可持续发展。

“给钱给物不如给产业。”会东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王国新介绍到,他2016年联系帮扶两户人家,一户全家7口人种了17亩烟叶,年收入达8万多元,另一户4口人种了14亩,年收入5至6万元。

王国新说,烟叶种植对会东县的脱贫攻坚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以来,会东县6000多户贫困户中,有3000多户种植烟叶面积户均在10亩以上,年收入达到5至6万元,脱贫致富效果明显。

近十年来,四川中烟在凉山累计投入科技项目资金1亿元以上,建立4个烟叶基地单元,采购烟叶500万担以上,采购资金120亿以上,支持凉山扩大烟叶生产规模、提高烟叶质量水平,促进当地烤烟生产,实现助农增收等工作。

2016年底,会东县通过省级脱贫攻坚验收。全县烟农每年收入11亿元左右,还为财政贡献税收收入近3亿元。

凉山作为全国重要优质烟叶种植基地,目前有10多个县市种植烟叶,群众每年烟叶种植收入达30多亿元。

王国新对今年全县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充满信心。他说,攻坚收官已经到了清扫“战场”时候了,正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挨家挨户核实“两不愁三保障”,依靠烟叶产业扶贫补短板,把资金、技术扶持工作做实,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

编辑:张晓燕

∧  返回顶部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出版发行

2024-10-15 来源: 《中国烟草》杂志社有限公司

10月15日,《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总第779期)出版发行。

近期,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分别组织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和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认真传达学习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本期“特稿”栏目报道相关会议精神,推动行业结合实际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紧盯目标任务,确保如期验收。本期“专稿”栏目刊发国家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捷在全国烟草生产经营管理一体化平台验收工作行业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当前,行业正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实。本期“学习”栏目刊发内蒙古、西藏区局(公司)和广东中烟主要负责同志的交流文章,并邀请广州市局(公司)、呼和浩特市局和湖北中烟武汉卷烟厂进行交流。

以责任为“笔”,用服务着“墨”。本期“关注”栏目刊发本刊调研组文章《格局打开 共赴山海》,展示青海烟草探索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有机融合工作,以及大连、福州市局(公司)做好中秋、国庆“双节”卷烟销售的报道。

最美是金秋,收获正当时。眼下,全国烟区随处可见忙碌的秋收景象。烟叶采摘、烘烤、收购如何提效率、优服务?本期“视点”栏目走近湖南、广东、江西烟区,喜看基层一线新气象。

更多精彩看点,敬请关注《中国烟草》杂志及中国烟草资讯网、“中国烟草资讯”微信公众号。

编辑:丘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