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烟草专卖局主管 中国烟草总公司传媒中心主办
首页加入收藏订阅中心
资讯搜索

中国烟草传媒网投稿邮箱:echinatobaccotg@126.com

当前位置: 资讯中心 > 媒体报道

云南保山隆阳区:多产融合 锁定增收新模式

2025-04-25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字体:+ -

怎样才能让村民不返贫、怎样才能既要绿水青山又要收入年年增长?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采用以烟草产业为支撑、烤烟合作社统一经营、劳务公司专业服务的办法,构筑了统一经营、规模发展、做强主业、多产融合、稳定增收的发展模式。通过两年的试点摸索,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收到了良好效果,受到了村民们的称赞。

每个月19号至21号,位于隆阳区西邑乡永信社区里的保山市协作劳务有限公司里就会热闹起来,因为公司的256名专业服务队员会在这三天时间里领取他们每个月的工资。

“张贵云、张贵云到了没有?来签字。” “来了,来了!”

签完字的张贵云乐呵呵地告诉笔者:“我这边签好名字,电脑边的那个人就立马把我每个月的3000元工资打到我的这张卡上,我家这个月的生活就不愁了。”

张贵云指着自己的家说:“两个孩子都小,只能在家种烟。3亩烤烟的纯收入一年7500元左右,加上小春每亩纯收入500多元。一年苦到头1万元都不到,生活还是紧呢。”

“两年前,乡上的、村上的、烤烟合作社的,还有烟草公司的,征求我们把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再去劳动服务公司做烤烟专业服务队员每个月拿工资的意见,我立马同意了。现在我每年的工资收入是36000元。3亩田的每年流转租金是3300元、加起来将近4万元。我家每年的人均生活费差不多1万元,够吃够用了。关键是相当稳、没有风险。”

张贵云又带我们到村旁的烟田,他说他的工作就是秋天采烟、烤烟、初分、预检,冬天种羊肚菌等生态绿色农产品。春天耕田耙地、起垄打塘、种烟。夏天揭膜培土、施肥打药、中耕管理。“每天只做8小时的活,还可以照顾家里,实在是太好了!”

在永信社区,像张贵云这样的服务队员有256人,他们大多是2019年1月,隆阳区为探索农民收入稳增长模式在该社区进行烟区产业综合体试点时土地流转的村民。

隆阳区烟区产业综合体试点位于昌保公路沿线两侧下坝、石龙两个村4200亩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内。

试点以烟叶主业高质量发展为基础,构建优势互补、融合紧密的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打造“产业价值链牢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服务便捷高效优质、农民增收保障有力”的产业体系。试点采取100%千亩连片种植、100%商品化育苗、100%专业队机耕起垄、100%的专业化服务、100%绿色防控和100%商品化烘烤六大措施。计划用3年时间,将试点区域建设成为集绿色生产、减工降本、提质增效为一体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试点区村民以每年每亩山田700元、坝田1100元的出让金,将土地统一流转给烤烟合作社、烤烟合作社再以同等收费标准将土地承包给30亩以上的大户。合同三年一签、租金一年一付。合作社按照两年一轮作的要求,组织土地承包户大春种植绿色生态烟叶、小春种植羊肚菌、青菜等经济价值高的农作物。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烟草行业补贴建设的140座密集烤房、39695个烟夹、100台生物质颗粒燃烧机和512台套深耕机、耙地机、培土机等烟草农业机械,也由烤烟合作社统一经营使用。同时,社区组建劳务公司,土地流转出去的村民可以到公司专业服务队务工,为试点内承包大户提供专业服务,实现计件工资、每月工资2000元起步,上不封顶、合同三年一签。

试点实施办法一公布,首批纳入试点运行的1300亩种烟区域,立马就有615户村民办理了土地流转手续、36位承包户签署了承包合同。

试点运行第一年,实施区大小春作物亩均净收入5850元、土地流转户户均收入3.5万元。首战告捷,村民们对试点充满信心!

正在80亩承包田里指引车辆装运烟叶的胡玉杰兴奋地告诉笔者:参加合作社才明白什么叫轻松种烟快乐种烟。“以前,要操心请工做活的事情。好不容易找着了,还要教他咋个做。现在全程专业服务队上门服务,都很专业、不肖担心做不好,工钱也都是一样。特别是到了种小春这一季,种什么、咋个种、咋个卖,都是合作社安排好、专业服务队做活,自己不用操心!”

胡玉杰说承包试点区域里的土地得到的收入,是之前自己单干无法比的。“大春种烤烟,每亩收入4000多元。小春种羊肚菌,每亩也能收入3000多元。两季加起来一亩七八千元的收入。 ”

据测算,隆阳区烟区产业综合体试点实施两年来,承包户大春作物烤烟亩产值以每年增加150多元的幅度增长。今年亩均净收入预计达到3500元以上。小春作物羊肚菌、青菜等绿色生态农产品的亩均纯收入也将达到2500元以上。

烤烟合作社通过经营小春作物、烤房和烟草农机,打响了优质生态农产品名号和烤房、烟草农机服务品牌。

专业服务队因为专业和敬业,非常抢手,要求他们服务的电话应接不暇,服务范围已经超出试点区域,人均月工资已超过2500元。

永信社区支部书记兼保山市协作劳务有限公司法人赵自鸿告诉笔者:“流转土地的615户中256人参加专业服务队,其余人员外出务工了,他们户均年平均收入将近4万元,比服务队高很多。我们认为试点实施的模式非常符合我们社区的实际。”

经过两年的摸索,隆阳区烟区产业综合体试点初步形成了“以烟为主、多业融合、优势互补、互促共进”的烟叶生产与多元化经营增收的新格局。探索建立了“合作社+劳务公司+烟农”的新型专业化服务组织管理模式,有效发挥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作用。解决了烟农用工难、服务标准不统一、工价不稳定的问题。稳定了核心烟区、核心烟田、核心烟农。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稳定增收模式。试点的实施振兴了乡村经济、打造了烟叶强、烟区美、烟农富的美丽乡村。

编辑:张晓燕

∧  返回顶部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出版发行

2024-10-15 来源: 《中国烟草》杂志社有限公司

10月15日,《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总第779期)出版发行。

近期,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分别组织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和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认真传达学习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本期“特稿”栏目报道相关会议精神,推动行业结合实际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紧盯目标任务,确保如期验收。本期“专稿”栏目刊发国家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捷在全国烟草生产经营管理一体化平台验收工作行业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当前,行业正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实。本期“学习”栏目刊发内蒙古、西藏区局(公司)和广东中烟主要负责同志的交流文章,并邀请广州市局(公司)、呼和浩特市局和湖北中烟武汉卷烟厂进行交流。

以责任为“笔”,用服务着“墨”。本期“关注”栏目刊发本刊调研组文章《格局打开 共赴山海》,展示青海烟草探索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有机融合工作,以及大连、福州市局(公司)做好中秋、国庆“双节”卷烟销售的报道。

最美是金秋,收获正当时。眼下,全国烟区随处可见忙碌的秋收景象。烟叶采摘、烘烤、收购如何提效率、优服务?本期“视点”栏目走近湖南、广东、江西烟区,喜看基层一线新气象。

更多精彩看点,敬请关注《中国烟草》杂志及中国烟草资讯网、“中国烟草资讯”微信公众号。

编辑:丘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