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烟草专卖局主管 中国烟草总公司传媒中心主办
首页加入收藏订阅中心
资讯搜索

中国烟草传媒网投稿邮箱:echinatobaccotg@126.com

当前位置: 资讯中心 > 媒体报道

幸福的“航班”

2025-04-25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字体:+ -

张国民的新居一角 /邓楚瑜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西一镇油榨村委会油榨地村,在地图上看,与昆明长水机场直线距离不过百余公里。每天,从村子上空飞过的客机不少。

这两年,张国民多了一个爱好——闲下来的时候,他喜欢找个空旷的地方,抬着头等着看有没有客机飞过。每当发现有客机翱翔在天空的时候,他的心里都美滋滋的。“你看这些飞机,说不定就有我儿子修过的。”村里有不知道情况的人问起张国民这个特殊爱好时,他总是自豪地说。

2017年,张国民的儿子张金龙从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经过实习期的锻炼后,通过了昆明长水机场的招聘考试,成为了一名民航客机维修员。

虽然操劳了大半辈子,但看到儿子成器,他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这娃娃很懂事,爱学习,从小到大没让我们操过心。”提起儿子,张国民的眼中满是骄傲和爱意。

张国民祖祖辈辈居住在油榨地村,今年57岁,种植烤烟已有30多个年头。

西一镇是弥勒市的革命老区,是朱家璧等老一辈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然而,受制于海拔相对较高、土地耕作条件不太理想、规模化产业底子薄等因素,生活在这里的乡亲们的日子此前过得紧巴。

为了摆脱贫困,西一镇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推广烤烟种植,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正当壮年的张国民揣着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的强烈愿望,加入了烤烟种植队伍。“乡里的干部跟我们开会的时候说,谁家种烤烟要是可以卖1万元,他就自掏腰包带着我们上北京去旅游。”虽然已过了30多年,但张国民对那情那景的记忆依然深刻。

乡干部诙谐中带着无奈的“表态”,愈发让张国民坚定了依靠种植烤烟摆脱贫困的决心。凭着一饱的力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此后的时间里,张国民和妻子用双手让这个小家的日子慢慢变好。1995年,儿子的出世让这个小家庭其乐融融。

辛苦了大半辈子,张国民一家搬进了新居 /邓楚瑜 摄影

依靠种植烤烟,张国民一家的日子渐渐有了起色。2010年6月,作为对妻子跟着自己过了几十年苦日子的“补偿”,张国民花了几千元带着妻子坐着飞机到三亚旅游,这是两口子平生第一次坐飞机。

张金龙打小就喜欢读书,中考的时候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弥勒市第一中学。读高三的一段时间,张金龙的学习有些下滑,这让他有了放弃学业去学修汽车的念头。

“你有本事就去学修飞机!”得知儿子的想法后,张国民很是生气,抛出了一句气话。懂事的张金龙在体会到了父亲的期盼的同时,也“憋”一口气,报考了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高考成绩出来后,还真考上了。

儿子上大学的学费一年要4万多元。张国民扩大了烤烟种植面积,多年来稳定在10余亩左右,以便让孩子顺利完成学业。除去孩子的学费以外,张国民拿出家里的剩余种烟收入养猪,一年能有2万多元赚头。

儿子到长水机场工作后有了固定的工资收入,大大减轻了家里的经济负担。尽管儿子一再嘱咐二老歇一歇,但种了半辈子烤烟的张国民还是闲不下来,还想为孩子多攒一些钱。今年,张国民和妻子种下了11亩烤烟,收入6.3万余元。

几年前镇里在油榨地村统一规划了新的民居,拿着当地政府补助的4万元,依靠多年来种植烤烟的积蓄,自己又贷了一些款,张国民有了一幢建筑面积240平方米的二层砖混结构小楼——是时候和居住了6代人、一百多年的老屋作别了。

虽然平时忙于工作很少回家,但孝顺的张金龙时时牵挂着父母。这两年,新屋的55英寸液晶电视、布艺沙发、人造大理石桌面茶几、橱柜,以及所有房间的灯饰,都是张金龙买的。

张金龙原计划今年国庆节期间回来看望父母,但由于工作繁忙未能如愿。张国民和妻子商量,等今年的烤烟收购结束后,在年内抽出时间去长水机场看看儿子。“如果他有时间,正好一家子坐着飞机出去耍耍。”

漫步于油榨地村统一规划的新民居群的道路中,一幢幢深黄色的小楼造型别致,映射了西一镇这个革命老区乡亲们愈来愈好的日子。乘着新时代的强劲东风,幸福的“航班”飞到了这里。

编辑:张晓燕

∧  返回顶部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出版发行

2024-10-15 来源: 《中国烟草》杂志社有限公司

10月15日,《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总第779期)出版发行。

近期,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分别组织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和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认真传达学习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本期“特稿”栏目报道相关会议精神,推动行业结合实际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紧盯目标任务,确保如期验收。本期“专稿”栏目刊发国家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捷在全国烟草生产经营管理一体化平台验收工作行业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当前,行业正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实。本期“学习”栏目刊发内蒙古、西藏区局(公司)和广东中烟主要负责同志的交流文章,并邀请广州市局(公司)、呼和浩特市局和湖北中烟武汉卷烟厂进行交流。

以责任为“笔”,用服务着“墨”。本期“关注”栏目刊发本刊调研组文章《格局打开 共赴山海》,展示青海烟草探索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有机融合工作,以及大连、福州市局(公司)做好中秋、国庆“双节”卷烟销售的报道。

最美是金秋,收获正当时。眼下,全国烟区随处可见忙碌的秋收景象。烟叶采摘、烘烤、收购如何提效率、优服务?本期“视点”栏目走近湖南、广东、江西烟区,喜看基层一线新气象。

更多精彩看点,敬请关注《中国烟草》杂志及中国烟草资讯网、“中国烟草资讯”微信公众号。

编辑:丘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