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烟草专卖局主管 中国烟草总公司传媒中心主办
首页加入收藏订阅中心
资讯搜索

中国烟草传媒网投稿邮箱:echinatobaccotg@126.com

当前位置: 资讯中心 > 媒体报道

起飞村“起飞”

2025-04-25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字体:+ -

一场秋雨一场寒。10月20日中午,气温14摄氏度,大伙儿围坐在郭天才家里的火炉边,就着现炒的瓜子唠着嗑,暖意融融。

对于郭天才而言,火炉的温度比起心里的温度,还差一点——今年他家种了15.6亩烤烟,售烟收入10.3万元,亩均种烟收入突破6600元。“我们镇今年种植的是特色品种,有补贴,所以收入要高一些。” 郭天才说。

郭天才家住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西一镇起飞村委会起飞村,今年52岁,种植烤烟已有28年。

西一镇植被茂密,有山必有树,有树必有林。守着绿水青山,如何换来金山银山?种植烤烟,无疑是当地乡亲们脱贫奔小康的“捷径”。

说起种植烤烟,郭天才颇有感慨。郭天才24岁分家,按照当地习俗,分家意味着经济独立。分家后,小两口当时可谓一穷二白,日子过得紧巴,依靠种植烤烟,挨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多年后,“小郭”变成了“老郭”,没有变的,是烤烟仍为家里的“顶梁柱”。

依靠种植烤烟,郭天才让全家人过上了不愁吃穿的日子。2013年,郭天才花了15.6万元建起了一幢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的砖混结构的二层小楼。

“虽然面积没有他的大,但我的房子比他的盖得早。”说这话的,是与郭天才同村的武天才。和郭天才一样,种植烤烟也是武天才一家的主要经济来源。

武天才46岁,今年种了23亩烤烟。算下来,种植烤烟的年份比郭天才少4年。虽然今年自家种植一些烤烟受了冰雹灾害,但所幸有当地烟草部门在年初以补贴的方式购买的农业灾害保险,算下来,损失也可以接受。虽然亩均种烟收入比不上郭天才,但也达到了4700多元。

马学宗和妻子查看重楼的长势 /邓楚瑜 摄

马学宗也是起飞村的一位烟农,虽然今年只有42岁,但他种植烤烟的时间和武天才一样,也有24年。马学宗今年种植了15亩烤烟,这在以山地为主的西一镇,已是种烟大户。依靠种植烤烟,马学宗在2006年的时候花了10万元,也建起了一幢二层砖混结构的小楼。今年烤烟收购的时候,凭着过硬的技术,马学宗被当地烟农合作社聘请为烤烟等级初分员,负责起飞村111户烟农老乡的烤烟收购等级初分工作。为期2个多月的烟叶等级初分工作,能有1万多元的劳动报酬。

西一镇是弥勒市典型的彝族聚居区域。和镇里的其他村子一样,多年来,种植烤烟是起飞村的乡亲们最为稳定的收入来源。今年,全村111户种植烤烟的乡亲们,种烟总收入突破500万元,户均种烟收入超过4.5万元。

郭天才有两个孩子,大的是儿子,此前在东莞一家手机厂打工,前段时间刚回来,郭天才打算把数十年积累的烤烟种植经验传授给儿子,“行行出状元,只要踏实肯干,日子会越过越好。”

武天才有两个女儿,大女儿的女儿上幼儿园已有2年。46岁就当了外公,武天才在幸福的同时,更加坚定了继续种植烤烟的积极性。

凭着种植烤烟的积蓄,马学宗5年前在自己的院子里种下了0.2亩重楼。前段时间,有人开价3万元收购的这些重楼,但马学宗没有答应。这些重楼今年正值产籽的高峰期,他打算全部留籽,以便来年扩大种植规模,“种烤烟让我不愁吃不愁穿,我才不愿意卖呢。” 马学宗说。

郭天才、武天才、马学宗的事例,只是起飞村111户烟农老乡发家致富的缩影。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依靠种植烤烟,这个彝家村寨已然“起飞”。

编辑:张晓燕

∧  返回顶部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出版发行

2024-10-15 来源: 《中国烟草》杂志社有限公司

10月15日,《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总第779期)出版发行。

近期,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分别组织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和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认真传达学习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本期“特稿”栏目报道相关会议精神,推动行业结合实际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紧盯目标任务,确保如期验收。本期“专稿”栏目刊发国家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捷在全国烟草生产经营管理一体化平台验收工作行业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当前,行业正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实。本期“学习”栏目刊发内蒙古、西藏区局(公司)和广东中烟主要负责同志的交流文章,并邀请广州市局(公司)、呼和浩特市局和湖北中烟武汉卷烟厂进行交流。

以责任为“笔”,用服务着“墨”。本期“关注”栏目刊发本刊调研组文章《格局打开 共赴山海》,展示青海烟草探索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有机融合工作,以及大连、福州市局(公司)做好中秋、国庆“双节”卷烟销售的报道。

最美是金秋,收获正当时。眼下,全国烟区随处可见忙碌的秋收景象。烟叶采摘、烘烤、收购如何提效率、优服务?本期“视点”栏目走近湖南、广东、江西烟区,喜看基层一线新气象。

更多精彩看点,敬请关注《中国烟草》杂志及中国烟草资讯网、“中国烟草资讯”微信公众号。

编辑:丘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