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烟草专卖局主管 中国烟草总公司传媒中心主办
首页加入收藏订阅中心
资讯搜索

中国烟草传媒网投稿邮箱:echinatobaccotg@126.com

当前位置: 资讯中心 > 媒体报道

村里来了个黄书记

——记安顺市西秀区杨武乡石平村驻村第一书记黄兴琴

2025-04-25 来源:新华网贵州频道
字体:+ -

打开黄兴琴的微信朋友圈,从2014年7月开始,里面几乎全是关于脱贫攻坚的内容。正是从那时起,黄兴琴走出贵州省安顺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赴西秀区杨武乡石平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这一干就是6年。

“村里来了个黄书记,还是个女的,到底行不行哦。”刚到石平村时,村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不少都持怀疑态度。

6年过去了,石平村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如今,走进石平村,一条条宽敞平坦的水泥路通往每家每户,阳能路灯矗立道路两旁,一栋栋漂亮的楼房拔地而起……眼前的景象让人难以相信,这里曾是一类贫困村。

要致富,先修路。黄兴琴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帮扶的突破口,她积极协调“娘家”——安顺市局(公司),多次累计投入465.4万元,帮助石平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修建烟水配套工程、机耕道、拦河防护栏、围墙,硬化文化广场、安装太阳能路灯、修建幸福家园等。

“我们石平村是杨武乡第一个装上路灯的村子。”石平村村委会主任王忠琼说。

自驻村起,黄兴琴严格按照驻村要求吃住都在村里,“五加二”“白加黑”,所有精力心思都扑在了工作上,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她发扬果敢泼辣、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足迹踏遍了石平村17个村组的每一个角落,访遍了全村664户农户,及时帮助群众解决矛盾纠纷和实际困难。

“有啥困难,找黄书记准没错!”身患小儿麻痹症的石平村村民张超说。

村里曾经饱受疾病与贫困折磨而丧失生活信心的刘发仁大爷,如今在易地搬迁的新房里开启新的生活,重拾生活希望;因欠下10多万元债务蜗居在危房里的童和银,不仅住上了新房还办起了养殖场;因大学学费发愁犯难的贫困孤儿柏娜娜,因得到及时资助,正在新疆石河子大学发奋学习……在石平村的老老少少眼中,早已把黄兴琴当成村里的一员了。

“‘团拢’人,是干成事的关键。”这是黄兴琴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她通过群众会、院坝会、培训会等多种形式,给石平村群众讲习30场4500人次。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团拢”党员干部拉家常、说变化、谈期待、想点子,带领党员干部深入群众中间、深入田间地头,对产业发展问题进行政策宣传和释疑答惑,鼓励大家坚定信心,感恩奋进。组织完善的村规民约也成为全村脱贫致富的“法宝”。在各级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评估中,石平村的漏评率及错退率为零,满意度均在95%以上。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贫困群众只有通过发展产业,才能实现脱贫,才能彻底斩断穷根。黄兴琴紧紧抓住产业扶贫这个核心要素,利用自身优势,结合当地实际,为石平村量身定制烟叶产业,并将计划向贫困户倾斜,有针对性地对贫困户开展机耕、烘烤、分级等专业技能培训,种植大户人手不够时,优先安排有技术的贫困户务工,既有效解决烟叶种植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又能拉动农民就业创收。与此同时,流转土地2000亩种植太子参、黄金梨、苹果等经济作物,并林下套种生姜、马铃薯、辣椒,建立养牛场和养猪场,实现了17个村组产业推进全覆盖、产业项目贫困户全覆盖、贫困户利益联结全覆盖。

“在黄书记的带领下,我家的破瓦房变成楼房了,口袋钱也多了,生活是越来越有奔头咯。”石平村硐口组村民龙应兰感慨地说到。近年来,通过“一对一”分类指导“点对点”的技术培训,原本一穷二白的老龙逐渐变成了村组“以烟为主”的“致富带头人”。

2020年,石平村种植烟叶500亩,实现烟农直接收入140万元,为当地群众增加务工收入60万元;投入建设资金500余万元,引进建成贵州大学烟草科研教学基地;规划建成1个烟叶产业综合体,着力打造集烟叶种植、轮作作物种植为一体的“烟叶+蔬菜+水稻+N”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模式,2020年预计实现烟农收入350万元,为当地群众增加务工收入80万元。

太子参种植规模从2017年引入时的230亩增至400亩,预计今年产值450万元,增加务工收入100万元。

成功招商贵州晓百农循环农业有限公司入驻石平村开展5万头生猪养殖、600亩绿色蔬菜种植等项目,项目正在建设之中,预计投入资金1.1亿元,每年可解决岗位就业60人,增加务工收入120万元……

产业遍地开花,石平村脱贫有了底气。2014年,石平村的贫困发生率11.5%,人均收入4300元。2018年9月,顺利通过国家评估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至此清零,2019年,人均收入10800元,村集体经济从2014年的一无所有,发展到目前的90万元。

一路走来,尽管在黄兴琴的心中有着对家中年近九旬的母亲、患抑郁症的丈夫和远在他乡的儿子说不尽的不舍与愧疚,但她却不愧于党、不愧于石平村的百姓,用真心换来真情,用实干赢得信任。

2018年,黄兴琴分别被贵州省委、安顺市委授予“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村第一书记”“安顺市脱贫攻坚优秀党务工作者”,被国家烟草专卖局授予“2018年度烟草行业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以黄兴琴为原型拍摄的党员教育片《对不起,妈妈食言了》,荣获第二届全国烟草行业党员教育电视片特别奖、中组部第十五届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评选优秀奖。

黄兴琴用实际行动擦亮了共产党员这个称号。

编辑:张晓燕

∧  返回顶部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出版发行

2024-10-15 来源: 《中国烟草》杂志社有限公司

10月15日,《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总第779期)出版发行。

近期,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分别组织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和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认真传达学习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本期“特稿”栏目报道相关会议精神,推动行业结合实际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紧盯目标任务,确保如期验收。本期“专稿”栏目刊发国家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捷在全国烟草生产经营管理一体化平台验收工作行业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当前,行业正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实。本期“学习”栏目刊发内蒙古、西藏区局(公司)和广东中烟主要负责同志的交流文章,并邀请广州市局(公司)、呼和浩特市局和湖北中烟武汉卷烟厂进行交流。

以责任为“笔”,用服务着“墨”。本期“关注”栏目刊发本刊调研组文章《格局打开 共赴山海》,展示青海烟草探索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有机融合工作,以及大连、福州市局(公司)做好中秋、国庆“双节”卷烟销售的报道。

最美是金秋,收获正当时。眼下,全国烟区随处可见忙碌的秋收景象。烟叶采摘、烘烤、收购如何提效率、优服务?本期“视点”栏目走近湖南、广东、江西烟区,喜看基层一线新气象。

更多精彩看点,敬请关注《中国烟草》杂志及中国烟草资讯网、“中国烟草资讯”微信公众号。

编辑:丘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