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烟草专卖局主管 中国烟草总公司传媒中心主办
首页加入收藏订阅中心
资讯搜索

中国烟草传媒网投稿邮箱:echinatobaccotg@126.com

当前位置: 资讯中心 > 媒体报道

从“三元之殇”到“三元之兴”

2025-04-25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字体:+ -

“三元地区”的香葱丰收了 人民网 程浩 摄

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三元地区”一个晴朗的上午,温暖的阳光洒在广袤的田野上,香葱已长到尺把高,向着天空伸着绿油油的葱尖儿。巨木村村民马尚志和老伴正在栽葱,如果连续干一个月,他可以赚到2000元左右。这对已年过七旬的他来说,实属不易。

同一天上午,41岁的巨木村村民老马来到自家上千平方米的鸡舍,消毒、打扫,准备养殖今年的第三拨肉鸡。刚卖出去的第二拨肉鸡,给他家带来2万多元的收入。

一两公里外的红杏村,57岁的胡江湧穿着制服,带着其他几名警务助理,在村里的背街小巷巡逻。几圈下来一无所获,这反倒让他高兴,“说明村里治安好!”

在泸西县白水镇,巨木、桃园、红杏三个村委会,因历史缘由,在当地被称为“三元地区”。“曾经的‘三元地区’全国‘闻名’——这里是涉烟违法犯罪的重灾区,仅以2015年为例,这里制售非法烟丝120余吨,造成国家税收损失5166万元。”红河州烟草专卖局(公司)主要负责人邓云龙介绍。

村民正在香葱基地务工 人民网 程浩 摄

数年的打击、治理、转型,如今再看“三元地区”,地广、田方、沟直,规模化的蔬菜种植随处可见,田间劳作的村民比比皆是,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正徐徐铺开。

打:刚柔并济

说起“三元地区”的过去,一向平和的胡江湧眼珠子突然瞪起,眉毛向眉心靠拢。“一开始只是少部分人倒腾烟叶,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有人开起‘黑工厂’,干着非法加工烟叶、烟丝的勾当……”说话时,他的情绪有些激动。

胡江湧说的“一开始”,是1984年当地开始种植烤烟那段时间。此后,涉烟违法犯罪在当地蔓延,致使“三元地区”乃至泸西形象受损,当地发展陷入僵局。

为严打涉烟违法犯罪,历届红河州委、州政府持续整治,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整治不够彻底,“打击——反弹——再打击——再反弹”的怪圈持续循环。

面对严峻形势和复杂局面,2016年底,公安部、国家烟草专卖局将打击 “三元地区”非法经营烟叶活动列为源头打假的重点任务并挂牌督办。

打击过程中,相关部门“刚柔并济”,对重点人员且屡教不改的,打击力度不减;对其他相关人员,重点宣传教育,引导主动投案,争取宽大处理。

老马是主动配合者之一,2017年4月,在当地政府通告下,他主动上缴昔日设备,按照有关政策,得到宽大处理。

力度空前的整治后,到2018年8月,当地烟叶种植及收购秩序开始有序,特别是2019年7月27日至今,“三元地区”涉烟发案率降至零,“完全、干净、彻底”的整治目标得以实现,整治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

“村里的(涉烟)违法犯罪再也看不到了!”和前几分钟的义愤填膺比,胡江湧的语气缓和很多。

治:找准“病灶”

打,能让“三元地区”涉烟违法犯罪归零;治,能让村民们重新振作。

可如何治?得先找到问题根源、找准“病灶”。“人心散、基层软是问题核心。”相关部门看法一致。

当地选派政治强、作风硬的干部担任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强化基层党组织;泸西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党总支下属3个支部委员会与3个村开展支部共建活动,构建组织互联、队伍共建、活动同办、资源共享、工作共推的格局。

泸西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副书记李继飞记得,以前“三元地区”的党员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党组织很少开会,就算开会也很难把党员凑在一起。

咋解决?一起上党课是个办法。

记得去年9月30日下午,泸西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党员和3个村的党员一起聆听县委党校一名老师的党课,老师讲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故事,讲起来激情澎湃。“入党几十年,第一次听到这么深刻的党课!”村里一名80多岁的老党员说。

党员积极性慢慢高了,党组织凝聚力慢慢强了,基层治理工作开展起来顺畅很多。

当地派出所依托驻村警务站建设,在“三元地区”每个自然村招录一名村民成为警务助理,组成一村一警队伍。

一年前,胡江湧被村委会列为推荐对象。“我怕干不好工作,辜负了组织的期望。”一开始,胡江湧担心不能胜任工作。“你是党员,又是本地人,干好工作没有问题。”组织做通了他的工作。

胡江湧带着几名警务助理在村里巡逻 人民网 程浩 摄

经过系统培训,胡江湧上了岗。此后,入户调查、矛盾排查、记录信息……胡江湧干劲十足,他甚至自学掌握了H5的制作技术,通过微信群定期不定期向村民推送法律法规宣传材料。

各种措施下,“三元地区”的人心拢起来了,村民们期盼着更好的日子。

转:产业是基础

好日子不是凭空来的,归根结底,产业是基础。

泸西县制定出台“三元地区”产业转型规划方案,整合烟草等各类帮扶资金1.59亿元,在巩固核心烟区的基础上,引导老百姓将土地流转给龙头企业、合作社发展蔬菜产业、林果产业。老百姓既可以赚租金,又可以到产业基地务工,一年下来收入可观。

马尚志正在基地栽葱 人民网 程浩 摄

马尚志将自家的1亩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每年每亩租金1600元。平日又和老伴到基地务工,老两口每月能赚3000多元。家里还有几亩苹果,收入不低。

根据统计,“三元地区”目前种植以香葱为主的蔬菜8000多亩,实现销售收入3.2亿元,带动当地80%以上的农户就近务工,每户每年务工收入可达五六万元。

整治涉烟违法犯罪行动中,清理出很多仓库,当地引导村民发展养殖业,老马是代表。

和过去彻底作别后,他积极转型,和养殖公司建立合作关系。2019年9月,他花8万多元,购买了微型锅炉,配套了通风设施和自动喂料系统,铺设了热水供暖系统,将位于自家院子一侧的仓库改造为饲养大棚。

一个月后饲养大棚建成,养殖公司运来了6000余羽鸡苗及饲料。第一批肉鸡出笼后,今年8月初,老马接着养殖了第二批。前段时间,第二批肉鸡出笼,他家收入2万多元。

村后,老马还种了20多亩梨树,虽然还未到盛果期,但今年的梨也卖了3万多元。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在‘三元地区’,这些目标正逐一实现,‘三元之兴’也逐步取代‘三元之殇’,成为当地新的代名词。”红河州烟草专卖局(公司)副局长陈敬说。

确实,奔向好日子的路上,不管是老马、马尚志,还是胡江湧,没有谁是旁观者,他们都是参与者,在好日子的那一端,等待着他们的,是幸福,是美好。

编辑:张晓燕

∧  返回顶部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出版发行

2024-10-15 来源: 《中国烟草》杂志社有限公司

10月15日,《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总第779期)出版发行。

近期,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分别组织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和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认真传达学习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本期“特稿”栏目报道相关会议精神,推动行业结合实际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紧盯目标任务,确保如期验收。本期“专稿”栏目刊发国家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捷在全国烟草生产经营管理一体化平台验收工作行业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当前,行业正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实。本期“学习”栏目刊发内蒙古、西藏区局(公司)和广东中烟主要负责同志的交流文章,并邀请广州市局(公司)、呼和浩特市局和湖北中烟武汉卷烟厂进行交流。

以责任为“笔”,用服务着“墨”。本期“关注”栏目刊发本刊调研组文章《格局打开 共赴山海》,展示青海烟草探索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有机融合工作,以及大连、福州市局(公司)做好中秋、国庆“双节”卷烟销售的报道。

最美是金秋,收获正当时。眼下,全国烟区随处可见忙碌的秋收景象。烟叶采摘、烘烤、收购如何提效率、优服务?本期“视点”栏目走近湖南、广东、江西烟区,喜看基层一线新气象。

更多精彩看点,敬请关注《中国烟草》杂志及中国烟草资讯网、“中国烟草资讯”微信公众号。

编辑:丘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