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烟草专卖局主管 中国烟草总公司传媒中心主办
首页加入收藏订阅中心
资讯搜索

中国烟草传媒网投稿邮箱:echinatobaccotg@126.com

当前位置: 资讯中心 > 媒体报道

“干好工作就是稳就业”

2025-04-25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字体:+ -

张永贵在后厨工作 邓楚瑜 

将半夜便开始熬制的高汤,趁着沸点舀入上口直径接近30厘米的大瓷碗中,随后依次放入新鲜的鹌鹑蛋、鲜肉片、黄豆坨、草芽片、豆芽、韭菜、芫荽、香葱、菊花瓣、豆腐皮丝,边放边用筷子轻轻搅动,以确保肉熟菜香,最后放入米线和熟鸡肉,就此,一碗蒙自过桥米线即可开吃。

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天源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简称红河天源酒店),这一碗蒙自过桥米线曾创下日销2800余碗的记录。“今年受疫情影响,酒店行业不景气,但我们也实现了高峰期日销1000余碗的业绩。”酒店行政总厨张永贵说。

这一碗让食客大呼过瘾的蒙自过桥米线“配方”,源自张永贵之手。

从配菜员到红白案厨师,再到后厨领班、厨师长、行政总厨,自2000年到现在,张永贵已在红河天源酒店工作20个年头。“不论干什么工作,都要做到极致,否则就对不起手中的饭碗。”这位性格耿直的彝族汉子说。

为何把工作看得如此之重?打小吃过苦的张永贵有自己的看法。

张永贵今年42岁,家住红河州元阳县牛角寨镇牛角寨村,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小时候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为了让两个考上大学的哥哥顺利完成学业,1995年,初中毕业后的张永贵辍学回家,和父母一起务农。而早在几年前,姐姐也因同样的原因辍学。

回家一段时间后,心有不甘的张永贵决定走出大山。说服父母后,他揣着2000多元,走进昆明的一家烹饪学校学习烹饪技术。“当时只想着学一门手艺,这样回来方便打工。”

学习烹饪技术虽然辛苦,但张永贵不敢懈怠半点,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为期两年的学习中,他熟练掌握了红白案的技术,熟悉了中国八大菜系的特点,并且在川、滇、粤菜的烹饪上取得了长足进步。

1997年,张永贵毕业后到昆明的一家餐馆当厨师。2000年,他通过了红河天源酒店的招聘考试,成为后厨的一名配菜厨工。随后的岁月里,他一步步成长起来,2017年成为行政总厨。

作为红河州烟草专卖局(公司)的一个所属单位,红河天源酒店始终牢记作为国有企业的责任和担当,多年来所招聘的服务人员中,大多来自条件不好的家庭。从苦日子走过来的张永贵没有忘本,工作之余,他经常和餐饮部的年轻员工们交心谈心,教导他们花钱不要大手大脚,要时刻惦记着家里的人。目前在红河天源酒店,仅张永贵负责的餐饮部便有60余名员工。

稳就业,除了企业的责任和担当,还需从业人员对待工作的敬业之心和创新举措。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今年6月,张永贵和同事们在反复试验后,研究出了过桥米线送外卖时如何最大程度保留原有风味的方法,平均一天能卖出50多套。今年下半年,凭着良好的口碑和过硬的技术,红河天源酒店制作的过桥米线,连续3年被蒙自市过桥米线协会评为冠军,这为酒店做好稳就业增加了砝码。

因工作原因,20年来,张永贵没有回老家和亲人们过上一个除夕夜。虽然一身好厨艺,但做饭给亲人们吃的机会却极少。几年前,母亲因病去世,这成了张永贵心里的痛。

疫情面前,张永贵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把餐饮部的业绩提上去,“一个贫困家庭能有一个人稳定就业,这个家庭就有希望。”

除了干好工作,张永贵还有一个心愿:抽时间回一趟元阳老家,为父亲做一桌好吃的,陪着他喝几杯酒,以弥补多年来对亲人们的亏欠。

编辑:张晓燕

∧  返回顶部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出版发行

2024-10-15 来源: 《中国烟草》杂志社有限公司

10月15日,《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总第779期)出版发行。

近期,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分别组织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和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认真传达学习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本期“特稿”栏目报道相关会议精神,推动行业结合实际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紧盯目标任务,确保如期验收。本期“专稿”栏目刊发国家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捷在全国烟草生产经营管理一体化平台验收工作行业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当前,行业正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实。本期“学习”栏目刊发内蒙古、西藏区局(公司)和广东中烟主要负责同志的交流文章,并邀请广州市局(公司)、呼和浩特市局和湖北中烟武汉卷烟厂进行交流。

以责任为“笔”,用服务着“墨”。本期“关注”栏目刊发本刊调研组文章《格局打开 共赴山海》,展示青海烟草探索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有机融合工作,以及大连、福州市局(公司)做好中秋、国庆“双节”卷烟销售的报道。

最美是金秋,收获正当时。眼下,全国烟区随处可见忙碌的秋收景象。烟叶采摘、烘烤、收购如何提效率、优服务?本期“视点”栏目走近湖南、广东、江西烟区,喜看基层一线新气象。

更多精彩看点,敬请关注《中国烟草》杂志及中国烟草资讯网、“中国烟草资讯”微信公众号。

编辑:丘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