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兴洪是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对口扶贫郴州市宜章县关溪乡东源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
自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以来,他以科学规划为蓝图,夯实东源基础设施建设;以创新与整合资源为推手,铺就东源产业发展大道;以率先垂范为导向,打造东源坚强有力班子。带领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精准扶贫“管道”作用,有效带动当地群众稳定脱贫。他坚守初心使命,求真务实为人民,率先垂范显作为,履职尽责干工作,体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
曹兴洪先后获评“宜章县脱贫攻坚十大标兵”“宜章县最美扶贫人物”“郴州市最美扶贫人物”“省直工委新时代建功标兵”“全省抗疫先进个人”等。

2018年初,根据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部署,湖南中烟在圆满完成郴州市宜章县黄沙镇新坌村的精准扶贫任务后,启动了新一轮扶贫工作,转战郴州市宜章县关溪乡东源村。
东源村位于关溪乡西南部,沟壑纵横,山高路险,曾是宜章县最偏远的深度贫困村。在选派扶贫工作队员时,时任湖南中烟吴忠卷烟厂纪委书记的曹兴洪主动请缨。有人劝他别去,三年前,他曾交流到宁夏吴忠卷烟厂工作,离家几年。好不容易与家人团聚,又告别家人,到480公里远的偏僻山村。他妻子身体不好,女儿马上升高三。
曹兴洪给出的理由却很充分,他说:“再难的事,总要人去做。我是土生土长的郴州人,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能尽快进入角色。我姐姐、妹妹都是扶贫工作队队长,我们一家人都是共产党员,我们坐在一起闲扯都是精准扶贫!”
随后被正式选派参加精准扶贫工作的三年时间里,曹兴洪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与精神风范。作为湖南中烟公司驻宜章县东源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他始终坚持用党员应有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用双脚走遍东源的每一寸土地,以人民为中心,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为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闪亮的答卷。

牢记使命 深入乡村解难题
东源村,地处郴州市宜章县关溪乡最边远的山区,是一个由三个村合并而组成的大村,有25个自然村、639户2903人,其中贫困户162户704人,综合贫困发生率6.28%,属湖南省级贫困村,是名副其实的“脱贫攻坚硬骨头”。
为早日掌握实情,提早进行产业布局,在最是寒冷的1月份,曹兴洪带领工作队的3位共产党员提前2个月入驻东源村。自此曹兴洪如钉子般将自己“钉”在扶贫点,白天忙走访、夜里想措施。驻村半个月时间,曹兴洪的足迹遍布东源村的每一个角落。
经过扎实的调研,曹兴洪带领队员综合东源群众呼声意愿、发展热点难点、地形地貌条件,科学制定、民主通过东源村年度、三年、十年战略发展规划,并以规划为蓝图,努力统筹协调资金推进6大工程36个基础设施建设,一改东源基础设施投入历史欠债大,土坯房成群连片,垃圾靠风吹、污水靠天蒸、房屋乱搭建的落后面貌。
自开展驻村帮扶以来,全面提升东源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新建饮用储水池3座225立方,饮用水净化功能池2座80立方;扩建东源小学,占地面积6.34亩,建筑面积1328.92平方米;新建机耕道建设4条6.9公里;完成农田水渠修复1.4公里;新建烤烟房10栋;新建10亩生态农田广场1个;新建阳光苑3座,占地面积10亩,建筑面积2416平方米;新建(维修)石砌桥2座;新增道路安全护栏3180米。

求真务实 担当作为兴产业
脱贫致富,产业发展是关键。为引进更多产业项目,曹兴洪和队员们铆足了劲穿针引线、跑前跑后。没有任何一种努力会被辜负,在忙碌的调研会诊中他们找到了东源村的病根:产业基础薄弱、村集体经济薄弱。东源也有优势,四面环山宛如聚宝盆,空气清新山势海拔800米左右,种植茶叶、油茶、烟叶条件优越。泥土坯的房子也不是一无是处,经过危房改造便成为了旅游开发企业眼里的“香饽饽”。
曹兴洪带领工作队秉承“大小配套、长短结合、电社合作、引晋交融”产业发展思路,有效协同与整合社会各界的资源,引入农业龙头企业对接烟叶、紫米种殖、香猪养殖产业,大力推进互联+教育、远程医疗、居家养老、电商直播、共享经济、红色文化、乡村旅游等充满创新元素的扶贫项目,使东源村短时间内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了产业,产品还要依靠道路和物流运输出去。2018年4月的一天,曹兴洪获悉一条信息:县里启动村组道路计划,宜章全县只有40公里的规划。
曹兴洪立刻动身去宜章县城,跑县政府,跑交通局,跑扶贫办,跑公路局,一趟趟补齐材料,一趟趟争取项目。曹兴洪回到村里,召开了几场村民会议。以前修路全部由村民出钱,现在村民只出一半,湖南中烟出一半,以奖补的形式,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集资工作迅速完成。他再跑交通局、扶贫办,让东源村的公路项目进入了县里的项目库。到这时,曹兴洪才松了一口气。东源村最终争取县财政10.2公里村组道路项目及配套资金。
2018年夏天,2条道路加宽,4条通组水泥路开工,3条公路路基开挖……工作队帮扶期间,共新修道路23条38公里,一条条道路建设在寂静山村里唱响了乡村发展振兴的高歌。

率先垂范 建设班子强堡垒
在3年的工作中,曹兴洪政治站位高、工作责任心强,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不顾病痛折磨,以牺牲小我,牺牲小家的决心,始终坚守奋战在扶贫一线。“我是第一书记,我是工作队长,脱贫攻坚是考场,我不能让这里的老百姓失望,必须交上合格的答卷。”面对家人,曹兴洪强忍不舍做出了选择。
2018年9月底,妻子被诊断出患有急性肿瘤,先后在医院进行3次化疗,而作为丈夫的曹兴洪却因扶贫任务繁重,坚守在扶贫村,很少陪伴妻子左右。常常,他只能在寂静的夜色里,在100多公里之外的扶贫村里,默默祈祷妻子平安。
曹兴洪也想像其他父亲一样,多陪陪闺女,给她精神鼓励和生活照顾。但身为扶贫工作队队长,他心有余而力不足。2019年4月26日,曹兴洪前往长沙参加全省扶贫工作会议。掐指一算,自己与女儿已将近两个月没有见面了。当时,尽管与女儿相隔只有十几分钟车程,可因为会议纪律,也因为会后有关领导要前往东源村考察,他只能在微信里再一次给女儿道歉。
2020年1月,当千家万户都沉浸在春节的喜庆中时,曹兴洪又离开自己牵挂的家人,回到东源村,着手部署快速启动疫情防控工作,带领扶贫工作队队员义无反顾奔赴乡村一线,构筑起群防群治的牢固堡垒。
他不仅身体力行,还积极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严格选好支村“两委”班子带头人,深入实施“能人引领”工程,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建立健全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村务公开等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村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形成了查实情、办实事、求实效的良好风气,打造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永不走的工作队”,成为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村党支部连续两年破格评级从二类党支部上升为红旗党支部;“村级网格化+户积分”的基层治理模式在全县246个行政村全面推广。

履职尽责 心系群众显真情
驻村之初,曹兴洪便把自己和工作队员的手机号码贴到每一户贫困家庭的外墙上,他的手机也因此成了村里的“热线电话”。
孩子暑期打工找事做——“曹书记,请你帮帮忙”;家人生病求寻良医——“曹书记麻烦您帮我找找好医生”;山洪爆发家里水质受影响——“曹书记应该可以解决”;手机信号不好,打电话时断时续——“喂,曹书记,辛苦您要电信局查下网络”……自从东源村各家各户的墙上写上了自己的手机号码,曹兴洪就俨然成了东源村的“号码百事通”。最多的时候,他一天接到村民35个电话。甚至连深夜11点,还有人打电话过来请教各种疑难杂题。
“村民打电话给我,很多事情并不属于扶贫范畴,但一想到大家的急切心情,我还是愿意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曹兴洪说。
贫困户范仰宽一家五口人,平时靠他养点鹅解决一家人的生活开支。由于条件有限,他每批次最多养100来只鹅,成活率60%左右,加上交通不便利,大鹅要卖出去也颇费周折,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曹兴洪调研发现范仰宽有养鹅经验,周边乡镇又没有养鹅大户,便鼓励他扩大养鹅规模,同时建议他把后山承包开发种植果树,用鹅粪做肥料。开始,范仰宽瞻前顾后,口头上答应,就是不见动静。曹兴洪带领工作队员一次次上门,一方面为他想办法、出主意,另一方面寻求公司支持,指派专业人士为他家的鹅设计商标,帮助他打造绿色生态品牌,命名为“东源鹅”,并放在电商平台上进行认领。范仰宽握着曹兴洪的手激动地说:“有了电商平台,销量多了,我就大胆地养鹅了……”
扶贫路上守初心 助力脱贫担使命。3年来,曹兴洪在脱贫攻坚战中顶在前面,干在难处,充分彰显了共产党员的本色。目前,东源村已初步构建“两茶一叶+互联网+旅游”的“2111”产业格局。2019年即实现东源村产业实现全覆盖,贫困户全部动态清零,村集体经济从零到全县第一的飞跃。曹兴洪的付出也得到了上级组织的充分肯定——他被评为宜章县脱贫攻坚十大标兵、最美扶贫人物、郴州市最美扶贫人物,省直工委新时代建功标兵、全省抗疫先进个人。
编辑:张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