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烟草专卖局主管 中国烟草总公司传媒中心主办
首页加入收藏订阅中心
资讯搜索

中国烟草传媒网投稿邮箱:echinatobaccotg@126.com

当前位置: 资讯中心 > 媒体报道

李春平的孝道

2025-04-25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字体:+ -

因平时忙于活计,李春平和外公外婆鲜有合影,这张照片弥补了李春平心里的一个遗憾 邓楚瑜 摄

“噼啪、噼啪……”一大早,清脆的鞭炮声从村中响起,一群孩子穿着新衣服,兜里鼓鼓囊囊地装着拆散的炮仗,手持着火捻,不时将炮仗点燃,留下一串欢快的笑声。

人勤春来早。孩子们放炮仗的时候,李春平已备好了这天喂猪的食料,“外公闲不住,我提前备好猪食,他就能少操劳一些。”李春平说,外公外婆年事已高,让他们多享几年福,是自己最大的心愿。

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保和乡斐贾村委会斐贾村,说起李春平对外公外婆的孝道,无人不竖大拇指。

斐贾村是一个彝族聚居的小山村,是保和乡的新烟区。

种植烤烟以前,李春平一家和乡亲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只能依靠种植玉米和饲养几头猪,“每天都要去村附近的山里找猪食。”李春平说,因为穷,家里买不起饲料,养出的猪不长膘,一头猪最多只能长到100来公斤,在当时只卖得1000多元。全家6口人,一年收入不过4000多元。

虽然生活条件有限,但在父母的辛勤努力下,李春平和妹妹从没饿过肚子,家里的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2003年,正当一家人踌躇满志地打算着怎样把日子过得更好的时候,李春平的父亲突然病逝。那一年,李春平才14岁。

李春平的父亲是上门女婿,是家里的顶梁柱,“父亲走的时候,常年生病的外婆已干不动农活,外公也只能找找猪食、喂喂猪。”没了顶梁柱,这个家的日子,该怎样继续?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从小懂事的李春平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这个家。李春平说,当时村里不通车,每到乡里的赶集日,他只能学着大人的样子,用背篓背上30多公斤玉米步行5公路多山路去集上卖,换得的十几元钱就是全家一个星期的生活费。

并非没有想过改变。辛苦务农几年,家境依然贫寒,李春平想外出打工,但看着日渐年迈的外公外婆需要人照顾,他选择了留下。

2010年,当地烟草部门挂钩帮扶斐贾村。得知乡亲们的生活情况后,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当地烟草部门将斐贾村发展为新烟区,安排技术员驻村开展工作,并投入资金在村里修建了10座先进的卧式密集式烤房,以此让乡亲们走出贫困。

当地烟草部门悉心的服务让乡亲们打消了顾虑,许多人家踊跃报名种烤烟。2011年,已是家里顶梁柱的李春平种下了6亩烤烟,收入1.8万元。

“长这么大,第一次见过这么多钱。”李春平说,拿着这些钱,他把位于院子正中的猪圈改到了一侧,解决了多年来人畜混居的问题,一家人过上了清净整洁的生活。

2012年,家里好不容易归于平静的生活再次被打破。那一年,母亲决然地改嫁了,照顾外公外婆落到了李春平一个人身上。虽理解母亲的选择,但李春平的心里却五味杂陈,“也想过不管了,但却做不出来。”

李春平看准了种植烤烟这条路,下定决心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这一切,让外公外婆安享晚年。

2013年,靠着种植烤烟的收入,李春平花了1.6万元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解决了此前运输生产资料到田间不便的问题;2014年,依靠新买的一台小型旋耕机,李春平进一步扩大了家里的烤烟种植面积;2018年,李春平拆除了一家人居住了几十年的土坯房,花了5万多元建起了130多平方米的一层砖混房,并把外公外婆用了大半辈子的旧床、旧衣柜换成了新的。

2020年,种烟9个年头的李春平靠着自己和妻子的打拼,已成长为一名“职业烟农”,当年种下的20亩烤烟,为他带来了6万多元收入。这年烤烟交售结束后,李春平花了2万多元买了一辆二手面包车,方便了平日送外公外婆到乡里的医院治病。

李春平的外公今年77岁,外婆73岁,多年的劳作和疾病让两位老人的容貌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老很多。对于将来的打算,李春平说,他会一直坚持种烤烟,赚更多的钱,在照顾好小家庭的同时,服侍好两位老人,“别家老人有的,外公外婆也要有。”

编辑:张晓燕

∧  返回顶部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出版发行

2024-10-15 来源: 《中国烟草》杂志社有限公司

10月15日,《中国烟草》2024年第20期(总第779期)出版发行。

近期,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分别组织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和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认真传达学习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本期“特稿”栏目报道相关会议精神,推动行业结合实际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全面振兴。本期“专题”栏目回顾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国烟定点帮扶调研足迹,刊发本刊编辑部文章《做好“大文章”  共绘“振兴卷”》等一组稿件,展示行业强农惠农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紧盯目标任务,确保如期验收。本期“专稿”栏目刊发国家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捷在全国烟草生产经营管理一体化平台验收工作行业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当前,行业正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实。本期“学习”栏目刊发内蒙古、西藏区局(公司)和广东中烟主要负责同志的交流文章,并邀请广州市局(公司)、呼和浩特市局和湖北中烟武汉卷烟厂进行交流。

以责任为“笔”,用服务着“墨”。本期“关注”栏目刊发本刊调研组文章《格局打开 共赴山海》,展示青海烟草探索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有机融合工作,以及大连、福州市局(公司)做好中秋、国庆“双节”卷烟销售的报道。

最美是金秋,收获正当时。眼下,全国烟区随处可见忙碌的秋收景象。烟叶采摘、烘烤、收购如何提效率、优服务?本期“视点”栏目走近湖南、广东、江西烟区,喜看基层一线新气象。

更多精彩看点,敬请关注《中国烟草》杂志及中国烟草资讯网、“中国烟草资讯”微信公众号。

编辑:丘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