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秋雨延绵,潮湿的空气中裹挟着丝丝寒意,而家住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月山镇乔村的乔英刚心里却热情似火,远远地看见驻村第一书记毋波涛前来,就急忙从屋檐下拄着拐杖上前迎接。
“老乔,我们过来看看你的房子,一直下了几天雨,没有再漏水吧?”毋波涛赶忙迎上前去,关切地问道。“自从上次村里帮忙修过之后,再也没有漏过雨。”老乔一脸憨笑地回答。
今年76岁的贫困户乔英刚生活在一间土坯房中,由于年久失修,山墙破败,岌岌可危。“老乔的儿子常年在外打工,他自己一个人生活,老房子四面透风,特别是遇到下雨天,漏雨严重,锅碗瓢盆全部派上用场,屋子里十分潮湿,老乔发愁的吃不下睡不着,多亏毋书记给他筹措资金,进行修缮。”乔村党支部书记刘学武告诉记者。
2018年7月,41岁的毋波涛作为博爱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驻村干部,肩负着扶贫使命。当了解到乔英刚、乔英先两家人住房现状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向单位申请房屋修缮资金7600元,用于住房条件的改善。先后完成了乔英刚家房屋山墙更换、房顶堵漏及乔英先家墙体加固工作。
“毋书记是个好人,我现在住得很安心,很放心,你看家里这些生活用品还是前几天烟草局王局长和毋书记给我们贫困户送的。”乔英刚指着家里的油和米激动地说,“国庆节前夕,博爱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组织开展了双节慰问活动,王军明局长亲自把月饼、油、米、饮料等价值3000元的物品送到我们村20个贫困户家中。”
据了解,月山镇乔村有贫困户19户47人,乔不点就是其中一位。今年64岁的乔不点家中兄弟四个,他排行老三,年轻时因在山上打工遭遇事故,落下了身体残疾,他也是村里有名的孝子。在父母双亲年迈生病时,他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按他的话说:“我自己一个人生活,照顾老人方便,老人们长期卧床,我时间最宽裕,也最适合。”质朴的话语显现出质朴的本质,就是他当初死活不愿加入贫困户序列,说是怕名誉不好。那时候还是帮扶责任人的毋波涛连续几天去乔不点家里讲政策、做工作,终于让乔不点放下面子,申请加入了贫困户序列。“他要是不申请贫困户,别说伺候父母了,就连他自己都难以生活,毋书记当时真是替他操碎了心。”村支书刘学武说。“现在他看见毋书记一股劲的感谢,感谢党的扶贫政策好,感谢毋书记当初没有丢下他。”
扶贫需扶志,为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毋波涛在鼓励贫困户乔永利、谢可夫妇扩大生姜种植规模的同时,还多次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组织开展“大爱有姜,情暖扶贫”消费扶贫活动,累计销售乔永利夫妇种植的生姜1000余斤。“要不是毋书记的坚定支持,我们也不会有现在的收入。”谢可高兴地说。
为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2019年,乔村盖起了自己的老年活动中心——“乔村幸福院”,还筹建起了“阅读书屋”。毋波涛无比激动地说:“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老年人的生活其实很单调,多数都是帮忙带带孩子,做做饭,幸福院和阅读书屋的建立,让他们在闲暇之余,足不出村,就能丰富自己的生活,使家庭更和睦,社会更和谐。”
2020年春节,疫情突发,正当毋波涛赶赴乔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时候,家里传来了晴天霹雳:老母亲被检查出胰腺癌。使命当头,他没有回身,仍然赶赴疫情防控现场指挥布控。甚至在老母亲第一次住院期间的大年初八,他还组织烟草局的同事们一起前往乔村开展消毒防疫工作。“老母亲先后在焦作、郑州两地转住院四次,我也就去了其中的一次,亏欠她老人家的太多,在她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我没有尽到做儿子的责任。”毋波涛哽咽道。
“不是我一个人在扶贫,我的背后有国家、有单位、有各级领导的支持帮助,我只是尽到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用心做好扶贫路上的每一件事。”没有惊天动地的语言,没有豪情壮志的表态,毋波涛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
(原载于2020年10月22日中原经济网)
编辑:张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