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卖管理队伍面临着年龄结构大、学历以及技能鉴定水平还未达标的问题,今年必须要把队伍建设摆在前列,努力提升全员综合素质。”年初工作会议上,提到专卖管理队伍建设,江苏镇江丹阳市烟草专卖局局长宋昀如此说道。
近年来,丹阳市局紧扣专卖管理队伍职业素养提升总目标,适应新时代专卖执法队伍建设新要求,通过切实抓好真假烟鉴别技能提升工作,激发全员苦练内功、提升素养的热情,促进专卖稽查人员进一步掌握“看家本领”、练就“火眼金睛”。
锁定目标 夯实基础
“这几条假烟制假技术比较高,好几个点都比较接近真烟,可以用于这次的真假烟鉴别培训。”杭麟从众多的假烟中挑选出几条说道,这是他在为第二天的真假烟鉴别培训做准备。
“大家请看,这两包软中华侧边烫封有明显区别,左边这包真烟烫封平整,烫封面积占到一半以上,两头有明显的鱼尾型收缩纹;而右边这个烫封面积只占到三分之一,有明显的‘死印’,再看它两头,完全看不到鱼尾型收缩纹。”在“周周练”现场交流上,真假烟鉴别骨干陈卫华向其他稽查员讲述真假烟鉴别知识。
自2020年1月以来,丹阳市局坚持每月开展真假烟鉴别培训,通过小班化教学、差异化培训,紧盯基础较差、年龄较大的员工,由鉴别骨干“一帮一”,一个个地提升队员真假烟鉴别水平。
从稽查员自身寻找解决之策,以自主学习和市场实践相结合,不断积累经验,夯实好全员的基本功。这是丹阳市局做实卷烟产品鉴别检验工作的“先手棋”。
多管齐下 厉兵秣马
“专卖科本月将会组织真假烟鉴别竞赛,希望全体专卖管理人员能高度重视,借此机会提升真假烟鉴别水平。”在工作例会上,专卖科科长陈水平吹响了第一次鉴别竞赛的号角。
“老哥,请教一下这条玉溪怎么看出是假烟的”,“这包利群我怎么看都像是真的,到底是哪里出错了。”竞赛结束后,大家都围绕在一起讨论着,反复查看竞赛样品。“原来可以通过这个看出是假的啊,哎,考的时候没发现,可惜了。”如此的话语在现场此起彼伏,大家都非常重视此次机会,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
针对考试发现的薄弱环节,丹阳市局邀请行业内著名培训老师,开展了一系列专题性真假烟鉴别培训。通过理论+实战的教学模式,对卷烟的各种通用识别点进行了详细讲解。
“这个我知道!假烟条盒一般是手工包装的,烫封上可以明显看到大面积的鱼鳞纹、气泡状浸渍、不垂直的刷痕等痕迹......”“对对,这条这么平整,一定是假的!”培训现场大家积极的讨论着,仔细核对真假烟的区别,当找出老师讲到的判断点时,大家都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我讲了这么多年的课,还是第一次看到县局把这么多人力、物力、时间和精力投入在真假烟鉴别培训上。”培训间隙杨老师感慨道。“勤能补拙嘛!我们一线稽查员普遍年龄较大,在真假烟鉴别上基础又薄弱,只有强化培训才能看到成长!”专卖科副科长孟宪玲笑道。
以自学补基础,借他力夯基础,用定期实战促提升,通过“培训+竞赛”的不间断模式,快速提升了队员们鉴别检验能力,这是丹阳市局增强卷烟产品鉴别检验技能的“组合拳”。
赛场对决 厚积薄发
赛场是最好的炼金石。全省竞赛号角吹响后,丹阳市局高度重视,组织摸底考试,抽选种子选手,开展封闭培训,严格实战测试,全员一齐发力,紧锣密鼓地筹备赛前工作。
承担旅途风雨,方能守住彩虹满天。2020年12月2日-12月4日,丹阳市局选送3名员工参加了省局2020年度卷烟产品鉴别检验技能竞赛,他们在比赛中使出浑身解数,沉着应对,激烈角逐,取得了较好成绩。其中,杭麟同志以第八名获得三等奖,其他两位同志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形成了丹阳市局建设高质量卷烟产品鉴别检验队伍的“排头兵”,为镇江市局在该项比赛中实现进位提升作出了贡献。
“没有一开始的重视,没有无数次的积累,我们根本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面对此次取得的成绩宋昀感慨道。
新的一年已经开启,正等待丹阳烟草人书写新的篇章。丹阳市局将继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请进来、走出去”的思路,以赛促学、以学促精,进一步强化真假烟鉴别技能培训和人才培养,确保以扎实作风、过硬本领推进专卖管理各项工作高质量落实。
编辑:张晓燕